冬至暖阳

水墨云烟(拒微拒闲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老舍先生写的《我的理想家庭》,老舍先生的理想家庭其中说到要有七间小平房,有客厅,有书房,有两间卧室,有一间客房,一间厨房,一间厕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环顾了我现在住的陋室虽不是平房,但也是七间房,有客厅有书房,有两间卧室,有一间客房,一间厨房,一间厕所。我处在理想中的场景,却独少了先生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北方一年四季的变化很明显,“冬至后一天长一线”是冬至这一天之后,白天会逐渐变长,夜晚逐渐缩短‌。窗外傲雪的腊梅挺立枝头,我想春天应该也不会远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上吃过饭开车把母亲送到庙里,母亲虽已年迈但身体硬朗、腿脚灵便,一年365天,无论风霜雨雪,天天早上去庙里坐功,母亲心里的苦只有我理解,作为女儿的我,每天能送母亲去庙里参禅,也算是做了功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到家又接到了婆婆的电话,让中午去家里吃饭。赶紧给母亲包好饺子,便去婆婆家,去帮婆婆包饺子。十点多赶到了婆婆家,三弟媳和公婆已经包好了饺子,此时火上正炖着排骨。我进厨房帮忙,公公婆婆硬把我从厨房推了出来,我陪着婆婆聊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婆婆聊着家常,看着婆婆慈祥的面庞,又想起三十多年前我和先生刚结婚回老家时的情景,我们是1992年腊月二十结的婚,过完小年趁着婚假就和先生回了老家。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第一次坐农村老家的蹦蹦车,一个人五毛钱,从光山汽车站拉到渠道梗,我和先生上了蹦蹦车,坐五六个人小小车厢就塞满了,还有两个人直接扒在蹦蹦车后面的铁架上,然后蹦蹦车就突突突突突的跑了,路上不时有人下车和上车,大概跑了半个小时就到了渠道梗,那时候并不知道危险只觉得挺刺激的,像印度的大棚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渠道梗还要走几十里的山路才能到老家,在路上先生看我走的浑身冒汗,问我累不累,我向先生撒娇让先生背我。先生果然弯下腰让我趴在他的背上,我当时很瘦,先生很轻松的把我背了起来。我开玩笑的说先生是猪八戒背媳妇,先生真像猪八戒一样,还边摇边走,几十里的山路在我们的笑闹中不知不觉中就走过大半,不一会儿远远的看到前面有一些村落,先生指着一处冒着炊烟的地方说那里就是他的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到家时很远就看到有两个人在一处房屋外等着我们,那是公婆在翘首企盼着我们,走近了发现老家的房子是用茅草坯砌成的。在公婆的热情召唤下,在先生的弟弟妹妹们簇拥下,第一次吃了公婆用自己养的年猪腌的腊肉,虽然咸但肉质紧实醇香耐嚼,还有公公从塘里打上的鱼,那一顿饭吃的特别香。晚上睡在铺着稻草的床上,枕着麦秸秆装的枕头,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睡得特别踏实。在老家还尝试了像江南水乡里的女子在水塘里洗菜洗衣服,学会了用柴火烧锅做饭,处处于我都透着新鲜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我和婆婆虽第一次见面,却如母女般亲切,无半点生疏,我挽着婆婆的胳膊,抚摸着她那布满老茧的手,我和婆婆笑着说着,如现在这般聊着家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公公婆婆都已经是耄耋之年,也早已从偏僻的山村来到我们的身边,享受天伦之乐,先生却因病离开了我们,我和公公婆婆彼此顾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冬至阳回,温暖渐至,愿心情如日初升,明媚不忧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