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重视家庭教育导向问题,与学校教育合力促发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请不要在孩子们的重要时刻缺席。12月21日冬至日,我也如期冒着严寒霜冻来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满心欢喜奔赴在爱的道路上,见证孩子的点滴进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首先是学校安排了杜校长的家庭教育报告会,生动朴实,非常接地气,让远道而来的家长受益匪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项是由班主任张老师主持的班级会议,汇报交流开学以来孩子们的点滴变化,从一张张照片见证成长的脚印,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八(11)班取得了一项项荣誉,为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优秀的班级体而自豪,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接下来是家长代表发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家长朋友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够受张老师邀请作为家长代表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家长朋友们,对咱们班所有任课老师说一声:老师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感谢你们对孩子们的悉心教诲。今天与其说是分享一些对家庭教育、孩子引导等方面的育儿经验,不如说是我们短暂的相聚来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现在的孩子与我们小时候相比之下难教育多了。我也不算很合格的家长,正在一直努力探索当中。如今社会的大环境和生活的方式,给孩子们提了供富足的物质生活,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和认知,时刻影响着孩子们的认知。现在孩子们的思想是我们大多数家长朋友捉摸不透的,个别孩子可能出现一些青春叛逆期、抑郁、不合群等现象,我认为一部分是受大环境影响,一部分是家庭教育惯出来的毛病。在座的各位小时候可能吃不饱穿不暖,没听说叛逆或抑郁的。时代不同,孩子们没经历过磨难,心理脆弱,也是让我们最头疼的,怎样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呢?我觉得每个孩子都很聪明,最重要的从思想做好引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俗话说:修树趁早,教子趁小;教子有方家兴旺,教子无方家败光。教育子女,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品德的培养。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的三观,孩子才能找到自己成长的正确方向,用正确的方式去努力追逐。那么什么是三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世界观:就是你对世界的看法。一个人的世界观是由他的所见所闻决定的,比如你读了一本书,结交了一个有智慧的朋友,他们都在丰富和扩展你的世界观。眼界要开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价值观:就是你认为怎么做是对的。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觉得健康是很重要的,而有的人认为财富才是最重要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生观: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共同决定的。你读了那么多书,走了那么多路,然后回归自身,思考我的梦想是什么,我要成为怎样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观正确,转化为学习的内动力,学习会事半功倍,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做法和感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家长的处事行为与处事方法,是孩子效仿的现实教材。所以,当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想要孩子喜欢读书不对手机过度上瘾,我们就不能一天到晚玩手机,也需要每天坚持读书。想要孩子每天有计划的做事,我们就不能整天无所事事,想一出是一出。想让孩子多运动多锻炼,我们不能一天到晚坐着不动。为了给孩子做榜样,假期我尝试着学学古筝、电子琴,打打篮、乒乓球。一呢放下手头工作,能静下心来有时间陪伴孩子;二呢让孩子知道很多东西只要你愿意去学,没有学不会的,尽管学的不精,但充实自己的生活,精神的富足远大于物质的富足。通过一个假期的努力,我的收获满满。与其说我陪孩子,不如说孩子陪我成长。身体好了,气色好了,精神富足了,有利于我工作的开展,使我在工作中树立更高的威信 ,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要感谢孩子,互相监督克服惰性,遇见更好的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重视亲情教育,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钱衡量的。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家长要做有心人。比如,周末带孩子常回家看看老人,即使不带多少东西,陪他们简简单单吃顿家常便饭,说说话,唠唠嗑,短暂的陪伴就会让老人家幸福一阵子。去年当女儿打第一份工挣第一份钱的时候,我引导孩子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给爷爷、外公买一件衣服,感谢老人家对自己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能做到这些,将来长大后对自己的父母更不会差。我们要做一个懂感恩有孝心的人,亲情比金钱更重要,慢慢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善良孝顺有爱心的人运气不会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家长要先要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教孩子时尽可能不逼他去做他不愿意的事,因为强迫的效果往往是不好的,只有鼓励才是最有效的办法。以前我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总想着学习上不逼太紧,让男孩子学习拉丁舞,为以后考学铺铺路。本来学拉丁舞的男生就少,小时候坚持还行,长大了不愿意去学,每次因为这些生气,结果适得其反。现在不逼他去学他不喜欢的的特长,心理抵触情绪少一些,玩的时间多了一点,学习知道上心了。这学期有明显的进步,我也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让他自由合理支配,让孩子获得一定的成就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建立良好的相处模式,增进感情。每次过周末都会跟我唠唠在学校的事情,跟我说说心里话。知道他的诉求,及时疏导,促进母子之间的感情。不过偶尔不像话,该修理还是要修理的,段考之前因为孩子玩手机问题,我还在修理孩子,树不修不直,人不修不成器。当然修理完之后要给孩子讲明道理,做好思想工作,虽严厉但不影响母子关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今后要转变观念,尽好自己的职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图省事”“怕麻烦”。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父母”放弃了无数的娱乐、休息时间,倾心陪伴、严格教育出来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最朴素的教育方式,但也是最有效的。与其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如给孩子做好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无论多好的老师,多好的学校,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位置无人能够替代,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不断学习与提高的成功父母,让孩子多一些自律,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也需要不断进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教育,是一场爱的旅程,唯有互相成就,才能不断成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严于律己,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家庭和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学习都抓得很紧,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和培养却经常流于形式,简单和刻板是家庭和学校对孩子道德教育的两个致命弱点。其实,有关未成年人的德育问题,家庭教育的作用理应更大些。毕竟,孩子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对子女自身品行和素质的教育,要比学校老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平时家长言行的点点滴滴,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学在心里。父母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孩子们也都会模仿。父母的言谈举止不论好的、坏的,还是善的、恶的,他们全会当做信息储存在脑海里。一旦学生受其父母的不良影响而形成不良性格,哪怕老师再努力,再施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用处。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威力要远大于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除了德育,在学习知识方面,家庭不配合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学习现状也会成为辣手的问题。老师给学生灌输了知识,而父母假如在家不管不问,任孩子自我放纵。那么,孩子在课上学习的内容,因在家没有得到加深和复习,过不了多久又会全部还给老师,教了等于白教,教师对孩子打不得骂不得,不自觉的孩子很难进步。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不能使学习效果呈现10天在校学习+4天在家放纵玩<14的效果,而应该呈现10+4>14。愿我们和老师一起努力,做好家校共育,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撑起一片晴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的男孩慢慢长大了,懂事多了,明白妈妈的辛苦不易,看到妈妈的勤奋努力,借儿子吉言,副高职称答辩轻松顺利过关!未来我们继续双向奔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2024.12.21冬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