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开罗到伊斯坦布尔再到其西南城市伊兹密尔,离伊兹密尔约70–80公里,有一个土耳其庞贝—-以弗所古城遗址。但其实,无论在城市规模,还是在历史厚度方面,庞贝都难以望其项背。</p><p class="ql-block">这个位于土耳其境内的亚洲西岸,是来自雅典殖民者于公元前10世纪建立的城邦,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希腊罗马古城。</p><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1000多年前,它是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和安纳托利亚的贸易中心。三千年前,它就是古希腊的城市,后来是古罗马帝国亚细亚省的省会,被誉为亚洲第一个和最大的大都会。公元一世纪,人口已达25万。</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南入口进,一大群猫和三、二只狗在大片废墟内笑迎我们,此刻暂没见到其他游客。</p><p class="ql-block">这儿大约在1863年由一家英国公司得到了发掘许可,并付了一大笔开发权费后,正式开启挖掘,追寻和修复消失的历史和印记。</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于庞贝古城8倍的遗址,目前仅只开发了1</p><p class="ql-block">8%,以弗所于2015年成为世遗。</p> <p class="ql-block">发掘日期: 1863–1869年, 1895年</p> <p class="ql-block">这个新约《圣经》中出现过的地名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道路的两边,是长长短短的大理石立柱,好似在期待凝视的眼眸,同时也将它们的目光与一双双探究的眸子对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处处有珍贵文物的世界,一片支离破碎的奇珍荒野。</p> <p class="ql-block">每走一步,都能看到雕工精致的柱头和巨大的柱础。</p> <p class="ql-block">用大理石制成的巨型拱门,拱门的两边是一排厚重方整结实的石头砌叠的墙体。</p> <p class="ql-block">垒起的石墙高度超出立柱</p> <p class="ql-block">宽广的尘土和草丛中,有着众多的,精雕细琢的大理石碎片。</p> <p class="ql-block">这片苔痕斑驳的废墟背后是市政厅遗址。</p> <p class="ql-block">曼米尔斯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曼米尔斯是以弗所的著名建筑师,也是罗马皇帝苏拉的孙子。</p> <p class="ql-block">曼米尔斯建立此碑是纪念在一场战争中被屠杀的罗马人。</p><p class="ql-block">以弗所人曾协助邻近的蓬蒂斯 (Pontus)王国抵抗罗马人的入侵。蓬蒂斯战胜罗马后,下令屠杀了以弗所城内近8万名罗马人。为纪念这一悲惨事件,于公元前50~30年间建立此碑。</p> <p class="ql-block">物的恒久,源自人恒久的凝视。</p> <p class="ql-block">而后人将其中的一片片拾起,凝视、感受它的破碎,并在脑中拼凑出那个久远、完整的曾经。然而,正是碎片能激发出整体所不能激发的更广阔的思绪、更深远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许多与医学有关的单位、机构或医学院的标志上,我们都能看见含有蛇杖的元素,例如:世卫组织、我国的卫生部,中国急救…源头来自于这块石碑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蛇杖与医药之关联,由这位操着纯正普通话地陪先生介绍,才填补了我的视角空白。</p> <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Nike一手拿着象征胜利的桂冠,另一只手握着橄榄技, 拥有一双翅膀。(在罗浮宫见到的的胜利女神头和手臂都已丢失,感受到的是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这儿是代表力量、速度与胜利,据说耐克品牌创作灵感来自这块石头,胜利女神飘起的裙裾,就是这个商标的logo。</p> <p class="ql-block">图密善广场因图密善神殿而得名,是罗马皇帝图密善为自己所建,现在已是一片废墟。这个皇帝是与尼禄一样的暴君。</p> <p class="ql-block">库里特斯街,是以弗所主要的街道,其两侧立柱林立,记迹明显。</p> <p class="ql-block">这儿的道路均为大理石铺成。据说它的全盛时期,水管和污水管道都装置在大理石石板的下面。</p> <p class="ql-block">图拉真喷泉,建于公元104年,是为罗马“五贤帝”之一的图拉真皇帝的荣誉而建。</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建筑装饰</p> <p class="ql-block">一旁指示牌说明:1963年绘制的图拉真喷泉复原图。</p> <p class="ql-block">商铺和贵族居所前的地面为马赛克拼接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图案,好似波斯地毯。</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贵族宅第</p> <p class="ql-block">前方又出现吸晴点</p> <p class="ql-block">哈德良神庙,典型柯林斯式神庙的代表,前侧拱门上是幸运女神的头像。</p><p class="ql-block">哈德良这位博学多才的皇帝,在所有的罗马皇帝中他是最有文化修养的一位,在文学、艺术、数学和天文等领域都造诣颇深。他统治时期的许多建筑也保留了下来,著名的有哈德良长城和哈德良别墅等。还有在雅典看到的宙斯神庙前的拱门也是。</p> <p class="ql-block">内侧拱门上是张开双臂的蛇发女妖美杜莎的雕像。也许佛罗伦萨市政广场上文艺复兴时期所创作的美杜莎形象就来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内墙廊柱上有不同神话人物的雕刻,拱门上有精美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不知这儿曾经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以弗所另一个吸人眼球的地方便是这排坐便器,古希腊、古罗马人留下的财富除了文化和艺术上的,还有一件大家每天在用,却不知其来历的物品就是他们留下的坐便器。</p><p class="ql-block">这沿墙而设的厕所前面是方形大浴池,据说,石板下深达2至3米有流动的水自动冲刷,并且还同时焚香除异味,在当时只有贵族男人才能进入这个地方,通常是由奴隶先将石头坐热,主人才上去方便。如果皇帝能在上厕所的时候跟你讨论问题那是非常荣誉之事。</p> <p class="ql-block">以弗所最醒目的古迹是库里特斯大街和大理石大道交叉口的塞尔苏斯图书馆,据说建于公元135年,曾是当时世界第三大图书馆。目前仅剩门面,由高大的石柱撑起,内部则全已损毁了。两层楼面成为这儿的地标。</p><p class="ql-block">它原是罗马帝国亚细亚省长尤利乌斯-塞尔苏斯的陵墓,其子安奎拉•塞尔苏斯继任后,在陵墓上修建了这座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三个入口,四尊希腊女神雕像(应该是复制品),它们代表:仁慈、思想、学识、智慧。</p><p class="ql-block">二层上除了四个基座,雕像已不复存在。也许会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当然也有可能是阿波罗和宙斯?</p><p class="ql-block">思想女神</p> <p class="ql-block">仁慈女神</p> <p class="ql-block">一直在图书馆内外凝视,忘了看说明指示牌,不知左边区域当时是啥功能?</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片废墟吗?听,它在讲述一串串属于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右侧是奥古斯都之门,由一座三拱城门组成,两侧拱门大小一致对称,中间内缩且略小的拱门相连。</p> <p class="ql-block">奥古斯都之门</p> <p class="ql-block">穿过拱门,这里是一片罗马柱头林立的空地,原古城的集市。</p> <p class="ql-block">大理石大道的右侧是当年的风月场。与哈德良神庙一墙之隔,斜对着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因为有类似庞贝古城一样红灯区,巷口石碑刻着象征标志,而这儿的标志则是在道路其中一块大理石的刻画,算是“妓院广告”:右下角一个女人头像和脚印,左上角一颗心和一个钱币。</p><p class="ql-block">真正言简意赅:如果你的脚掌等于或大于脚印,证明已成年,那么请你怀揣一颗火热的心,带着钱,那边的姑娘正浅笑盈盈地等着你。 </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了以弗所的“国家大剧院”,据悉可同时容纳2.7万人,相当于当时十分之一的人口。</p><p class="ql-block">不用仔细观察,仅边缘几级台阶是原建物。</p> <p class="ql-block">那么就静静坐在剧院老物件的台阶上,臆想出剧院里再度坐满大批早已销声匿迹的人。</p> <p class="ql-block">提示说明牌:最初有屋顶的半圆形礼堂与舞台墙相连。</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就是半圆礼堂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残骸构成一个个小细节,把整个细节串连一起,想必会在今人的阅读中整个儿复活。</p><p class="ql-block">我又听到了遗址上留下的大片废墟在说:你们知道我当年有多牛吗?</p> <p class="ql-block">大剧场对面是阿卡迪亚纳街,一直朝前走通往港口。</p><p class="ql-block">几经沉浮,盛极而衰。因为地震、海岸口被泥沙</p><p class="ql-block">瘀积,赖以生存的海洋贸易逐告终结,以弗所于公元15世纪被毁被弃。</p> <p class="ql-block">这儿是使徒约翰、保罗传教地方,亦是圣母玛利亚终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儿是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安提柯、庞培、西塞罗和奥古斯都等古罗马名人曾经进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儿是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与安东尼被丘比特之箭射中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儿是可以让风月场与图书馆相隔为邻,灵与肉共存并相伴在世俗之中,又自由切换的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儿是神庙和宫殿中最顶级的立柱,后来散落于君士坦丁堡、比萨,还有西班牙的清真寺和教堂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儿是既可以让古罗马的主流娱乐,角斗与竞技,杀戮与舞美极端结合,同时又可以是市民参加公民会议场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儿…….</p> <p class="ql-block">近北出口处,撞见二位穿着红蓝披风的小哥,装扮中世纪时模样,心里暗想,在这儿不可能有王潮歌《再见敦煌》那样的室内情景体验剧的。</p> <p class="ql-block">那么</p><p class="ql-block">只道别</p><p class="ql-block">不再说再见。</p><p class="ql-block"> (游览时间2023.1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