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济宁市、汶上县、坝上村</p> <p class="ql-block">宝相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城内西北隅城尚书路78号。</p> <p class="ql-block">北、西侧临河,依河建寺。初建南北朝时,原名昭空寺。</p> <p class="ql-block">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御赐昭空寺为宝相寺。</p> <p class="ql-block">1994年3月15日,维修砖塔时,意外发现了塔基底部的地宫入口。</p> <p class="ql-block">1995年起,宝相寺开始恢复建设,一期工程于1998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大宝相寺</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宝相寺朝拜路线</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普贤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也称大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主尊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大殿占地面积256o平方米,建筑面积17o3平方米。大殿围栏用3尺3白汉玉材料,精雕宝相花、如意和缠技纹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供奉的全堂佛像包括释迦摩尼像,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文殊普贤菩萨、十八罗汉及海岛观音群像。</p> <p class="ql-block">殿前石级上也是石雕的朵朵莲花</p> <p class="ql-block">宝相寺塔</p> <p class="ql-block">供奉殿高九米,占地500平方米,为歇山式建筑,是20世纪90年代由文物管理处所建。</p> <p class="ql-block">两幅楹联是由当代高僧昌定大和尚题写的。供奉殿供奉的是旃檀贴金释迦牟尼佛像。</p> <p class="ql-block">周边的十八罗汉彩绘塑像是用青石雕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供奉殿内建有地宫通往太子灵踪塔地宫的地下通道,因供奉佛祖的真身佛牙舍利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地下通道两侧是佛祖释迦摩尼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1994年的一场雨,冲开了神密地宫的大门,沉睡了900多年的佛教圣物面世,</p> <p class="ql-block">地宫出土了金棺、银椁、佛牙、舍利、跪式捧真身菩萨等佛舍利936颗。</p> <p class="ql-block">其中一颗最为珍贵的就是悟空佛牙,佛牙是由唐朝高僧悟空于公元790年从犍陀罗王城获得,非常珍贵。</p> <p class="ql-block">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宋,为青砖楼阁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塔高41.75米,底坐直径为10米,共13层。</p> <p class="ql-block">塔身东西南北均有券门佛龛,北面一层是登塔正门,有螺旋式台阶达于塔顶,第三层飞檐饰砖制莲花宝座,塔内地宫供奉释迦摩尼佛的佛牙舍利。</p> <p class="ql-block">该塔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中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泰安市东平县,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p> <p class="ql-block">总面积1343平方公,山区、平原、湖洼各占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戴村坝,位于山东省东平县境内,是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戴村坝景区占地790亩,是一个集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文化展示、游客集散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日晷,是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计时工具。</p> <p class="ql-block">走了约四十分钟,才看到戴村坝博物馆和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碑</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戴村坝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p><p class="ql-block">戴村坝</p> <p class="ql-block">国家水利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戴村坝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镇水石兽</p> <p class="ql-block">戴村筑坝</p><p class="ql-block">元代开挖的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因水源不足,漕运不畅,明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朱棣诏令工部尚书宋礼等督工,重开运河,发山东六郡民夫16·5万人,自袁口北循金线岭东,经州城、安山、戴庙达阳谷张秋镇,新开河道12O里。</p> <p class="ql-block">同时在东平南城子村北,大汶河内建戴村坝。清乾隆《东平州志》记载:筑戴村坝以遏汶水入海之路。使其全流尽出汶上城北,西至南旺入运,夏秋水盛,则由戴村坝漫入大清河以疏溢,春冬水涸,则由戴村坝遏入南流,以防其涸,</p> <p class="ql-block">此戴村坝所为要害也,戴村坝工程控制流地域面积8537平方公里,约占大汶河总流域面积的80%,是明清时期保障航运畅通的重要工程,在京杭大运河500年的航运史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科学治水</p><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不朽之作,戴村坝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心脏,其工程结构,技术处理和功能作用,均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范例。</p> <p class="ql-block">使“漕运通而海运罢,粮艘联运直上,正供天庚,源源不断",京杭大运河畅通运行500多年”,在明清南北物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戴村坝虽历经数百年,任洪水千磨万击,今仍巍然不动,发挥着主要作用。中国著名水利专家谭徐明教授等运河申遗考察组专家一致认为/戴村坝横截汶水修筑,三坝分级漫水,科学调蓄水量,修建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功能发挥绝,既有精髄传承,又有独特创造,达到中国古代治水巅峰,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坝"。</p> <p class="ql-block"> 戴村坝工程堪称三绝:一是在沙滩基础上用木桩作坝,技术处理堪称一绝;二是"高一分毁,低一分水断″科学设计堪称一绝;三是坝使运兴国旺500年,功能发挥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戴村坝博物馆是中国少见的水工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三千余件。</p> <p class="ql-block">走过博物馆就是戴村坝</p> <p class="ql-block">远处传来“隆隆”水声,</p> <p class="ql-block">戴村坝景区位于东平县城东南10公里处,建于公元1411年,横截大汶河,是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之一,素有“第二都江堰″之誉。</p> <p class="ql-block">“戴坝虎啸”远处白浪翻滚,声若虎啸,</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戴村坝由三段组成: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总河潘季训在北端筑石坝,名曰“玲珑坝“。</p> <p class="ql-block">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尚书舒应龙在南端筑石坝防冲,名日“滚水坝″,中留石滩泄水名“乱石坝“。</p> <p class="ql-block">自此,形成一道三坝连接的拦河石坝,明清后统称“戴村坝”</p> <p class="ql-block">大坝修成后,拦汶水水顺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p> <p class="ql-block">一般情况三分南注,七分北流,即民间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说,从此妥善地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现象,使船只畅通无阻。</p> <p class="ql-block">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大运河变成了交通大动脉。</p> <p class="ql-block">戴村坝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运河之心”</p> <p class="ql-block">戴村坝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引汶济运”,因此它被称为是运河的“心脏”工程。</p> <p class="ql-block">戴村坝的修筑保证了运河600多年漕运畅通。每到丰水季节“戴坝虎啸”成为千里京杭大运河上一幅震撼人心的壮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如今大汶河水经戴村坝已经不再流入运河,而是注入东平湖。</p> <p class="ql-block">但戴村坝在缓洪拦沙、控制河势、灌溉农田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戴村坝</p><p class="ql-block">大水法文化苑</p><p class="ql-block">紧邻戴村坝博物馆及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南旺枢纽"工程——戴村坝,设计科学、建筑稳固、气势恢宏壮观,被中国大运河申遗考察组誉为“中国古代第一坝"。</p> <p class="ql-block">路过东平县、斑鸠镇,小镇位于黄河岸边,环境优美,是《水浒传》的拍摄地,也是程咬金的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