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 宁 记 忆</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段八年前的回忆。自驾天路之旅风雨兼程7231公里/20天后,第一次走进西宁这座古城,选择宗教名胜古迹游再适宜不过了。</p><p class="ql-block"> 西宁市,青海省省会,古称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地处青海省东大门,古“丝绸之路”南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是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 五大宗教如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也是我对西宁留下最为深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1. 塔尔寺</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地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莲花山,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三世、四世、五世、七世、十三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九世、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p> 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的四大法会,称之为“四大观经”,更是信徒云集,热闹非凡。 塔尔寺前广场矗立的“如来八塔”,是为纪念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功德而建,塔座端庄高大,塔身洁白高雅,每个塔都有其独特点象征意义和背景故事:<div> 1. 莲聚塔,纪念释迦牟尼降生时行走七步,步步生莲。象征着他的诞生和慈悲的开始。</div><div> 2. 菩提塔,纪念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成正觉,成为“佛陀”。象征着他的觉悟和成佛。</div><div> 3. 四谛塔,纪念释迦牟尼初转四谛法轮,开始传授佛法。象征着佛法的传播和教义的圆满。</div><div> 4. 神变塔。纪念释迦牟尼展示神通,降伏外道时的种种奇迹。象征着他的神通力和教化众生的能力。</div><div> 5. 降凡塔,纪念释迦牟尼从天堂返回人间,继续教化众生。象征着他的广大的慈悲愿力。</div><div> 6. 息诤塔,纪念释迦牟尼劝息弟子之间的争端,促进和解与团结。象征着他的智慧和慈悲。</div><div> 7. 胜利塔,纪念释迦牟尼战胜一切外道邪魔,弘扬正法。象征着他的胜利和不屈不撓的精神。</div><div> 8. 涅槃塔,纪念释迦牟尼入涅槃,结束生死轮回。象征着他的圆满解脱和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div> 这些塔不仅在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每个塔的塔刹都由细高的象轮伞盖、仰月圆光宝珠组成,塔身南面有佛龛,里面刻有梵文。体现了佛教的文化和艺术,也展示了佛教徒对释迦牟尼一生的敬仰和纪念。 建造于莲花山山坡上的塔尔寺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占地600余亩,现存殿堂25座,建筑9300余间;鼎盛时期有僧侣3600多人,解放初期尚有1983人,目前共有寺僧800余人。。 塔尔寺宏大的建筑群依山而建,最早最主要的建筑无疑是正中的大金瓦殿,藏语称“赛尔顿庆莫”,意为“金瓦”,最初建于公于1560年,而后公元1711年又用黄金1300两,白银10000多两将屋顶改成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高约16米,面积450平方米,飞脊中央装饰有宝塔及一对“火焰掌”,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殿前的一颗菩提树,则是殿内宝塔中母树上的分枝,千百年来静静地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见证佛光普照。殿宇四壁为绿色琉璃砖墙,忖托着大金顶,流光溢彩,耀眼夺目。 殿门廊柱用藏毯包裹,殿内还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匾额题字为“梵教法幢”,象征塔尔寺崇高的宗教地位。(殿内禁止拍照) 步入大殿,迎面一座12.5米高的大银塔,镀以黄金,镶嵌珠宝,披裹白色“哈达”,以示高贵,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塔前供奉着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琳琅满目。<div> 登上大殿二楼,幽暗的光线下,是酥油灯不灭的灯火,晃动的灯影里,传来喇嘛们低沉的诵经声,四周回廊高台上供奉着35尊镏金的铜佛像,在无声中指点着另一种江山......</div> 殿檐下悬挂着“护国保民”的匾额,象征着庇佑众生的誓言。 塔尔寺的释迦佛殿和依怙殿比邻而建,分别修建于公元1604年和1597年,位于大金瓦殿左侧,这里是塔尔寺殿宇核心,殿宇四周布满转经筒,络绎不绝的信众们虔诚地转动经轮并念诵经文,祈祷获得福报。 大金瓦殿右侧是弥勒佛殿,始建于公元1577年,是塔尔寺最早的正式佛殿,该殿是座两层歇山顶汉宫殿式建筑,高约13米,平面呈方型,面宽5间,进深5间,面积156平方米;15根藏式八楞柱承飞檐,静雕细刻,着彩饰花,粉金绣文,形成回廊殿,间竖嘛呢经轮8对,随着信徒转动吱吱作响。 弥勒佛殿的门楣上悬挂着“佛日重旭·”匾额,纪念对藏传佛教格鲁派创世人宗喀巴大师,歌颂他通过宗教改革,使藏传佛教重新唤发光芒。 多少年来,嘛呢经轮就在人们的生死轮回中,在喃喃的六字真言中,在那虔诚的信徒沾满酥油的手的拨动下,一圈圈的转动着,承载着佛祖与藏民之间的精神沟通...... 大金瓦殿西侧是九间殿。最早记录于2500年前的古老神话传说:九间殿是纣王讨妲己欢心而大兴土木建造的宫殿,有史以来最早最豪华的古老宫殿建筑。 塔尔寺九间殿,藏语名称“嘉祥贡艘”意为“文殊菩萨殿”,初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92年);为汉式硬山顶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三间,面积592平方米,廊柱为藏式朱色八楞柱;居中三间供奉着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代表慈悲的观音菩萨和代表力量的金刚手菩萨,三尊宝像均是金身,高大雄伟,法相圆润,气势恢宏,十分罕见。 塔尔寺最大的殿宇-大经堂,始建于公元1612年,为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房顶装饰有鎏金宝瓶、胜利幢、法轮、金鹿等,绚丽多彩。 大经堂内陈设考究,地上拜垫整齐划一,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坐诵经,声音回荡如浪潮奔涌。 塔尔寺祈寿殿,建于公元1717年,一座典型的汉族宫殿式建筑;为祈祷驻锡在塔尔寺的七世达赖喇嘛葛桑嘉措健康长寿,院内菩提树浓荫蔽日,盛夏花香满院,俗称花儿寺,别有风情。 塔尔寺历史悠久,积累的文物如建筑、法器、佛像和文献藏书等极为丰富,使寺院成为一座宗教艺术宝库,并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创建了塔尔寺印经院。 印经院是珍藏最古老雕板印刷的场所,也是佛教信仰者请经书的圣地,所刻印的藏文经典及各种著述,畅销藏区各地,对宗教与学术文化思想的传播作出贡献。<div> 独具一格的“艺术三绝”,壁画、堆绣、酥油花,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前来朝圣瞻礼,观光揽胜。</div> 塔尔寺壁画-宗喀巴大师,头戴桃形尖顶黄帽,身着大红镶金袈裟,端坐宝位,目光清朗,法相善慧。 塔尔寺壁画属喇嘛教宗教画系,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颜料采用石质矿物,色泽鲜艳经久不变;壁画有三种制作类型,壁(墙)面画,布面画,木板画。 塔尔寺堆绣艺术,属唐卡的一种。将绸缎、棉布剪裁成所需形状,塞以羊毛、棉花填充物,精心堆贴、彩绣成完整一幅图案画卷,极富立体感和真实感。一般分为平剪堆绣和立体堆绣两种工艺。 这幅“吉祥天女护法神”宝珠唐卡,用各种珠宝精心串镶而成,巧夺天工,称为塔尔寺艺术珍品。 塔尔寺最吸引人的当属一年一度“展佛节”,将珍藏的巨幅堆绣唐卡(14米X6.5米),当东方第一缕阳曙光照射大地之时,即为佛像展开最佳时辰,故展佛于山坡上又称晒大佛;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槃,让信徒们瞻仰佛像,沐浴佛恩,宗教仪式,蔚为壮观。 塔尔寺酥油花,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一架酥油花,整体看来由人物、走兽、亭台楼阁组成,浮雕与圆雕结合,动态与静态相忖,佛界与凡间交融,色彩缤纷,浑然一体。 传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并供奉于拉萨大昭寺,吐蕃人民用酥油做成花供献于佛前,以示崇敬之心,此后各藏传寺院便相继使用,视为礼佛珍品。 公元1409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组织制作了大型立体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于佛前;此后,酥油花传入宗喀巴大师诞生地塔尔寺,在此相沿成习,流传至今,升格成塔尔寺艺术三绝。 莲花山镀金塑像鸟、兔、猴、象“四和合”,传播着深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崇尚和谐,象征吉祥。 领略莲花山塔尔寺亘古的历史变迁,精深的藏教文化,璀璨的艺术珍品,震憾着人们的心灵,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2. 东关清真大寺<div> 东关清真大寺,俗称骆驼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是中国伊斯兰教五大主麻清真寺之一。</div>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九个镶金汉字浮雕匾额高置于门楣之上,题名出自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书法家、民国元老于右任(1879-1964)老先生手书。 东关清真大寺属于传统汉式清真寺,占地22000平方米,为一进两院的建筑布局,建设有两道大门,“前大门”与“中五门”。其中“前三门”为三扇绿色大门,带两侧柱廊式宣礼塔。 清真大寺以古典和民族风格为建筑特点,是西宁古城最著名的建筑,古朴雅致,庄严肃穆;同时,它也是伊斯兰经学研究的最高学府,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 紫铜包镶大门框,镶刻阿拉伯文,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 “中五门”主体为白色,面向礼拜广场与礼拜大殿。由五个半圆拱门组成,为20世纪初常见的“西洋风格”式大门,大门两侧为一对宣礼塔,为中西合鉴式风格,宣礼塔高三层,下部两层为砖结构,第三层为六角攢尖亭,亭顶有塔尔寺特赠的镏金宝瓶(经筒)一对。 “中五门”的中门最大,拱心石装饰突出,上书“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九个汉字,两侧四个小拱门门楣上书写有阿拉伯文经典语录。拱门之间以方形壁柱支撑,柱顶装饰为三陇板,拱门上端为蓝色竖向镂空栏杆。 通过中五门,站在礼拜广场,一眼可见庄严的礼拜大殿,礼拜大殿是清真寺中的核心建筑;按照伊斯兰教义,东关清真大寺的礼拜大殿朝向麦加方向;大殿平面为凸字形,呈“凤凰单展翅”,砖木结构,传统的官殿式造型,雕梁画栋,飞檐四起,建在九级花岗岩石台阶上,面积1120平方米,可供3000人同时礼拜。<div> 礼拜大殿屋顶装饰别具特色,彩色的琉璃瓦和小青瓦,上置一组“二龙戏珠”陶制装饰,鼎立于殿脊中心的三个镏金宝瓶,其中两个经筒是甘肃省拉卜楞寺特赠的,与大殿的建筑布局浑然一体,为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中所罕见。</div>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div> 1. 信仰真主安拉:认为真主安拉是宇宙唯一的神,创造了天地。</div><div> 2. 信仰使者:相信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负责传达真主的教诲。</div><div> 3. 信仰经典: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核心经典,包含了真主的教诲和指导。</div><div> 4. 信仰后世:相信人死后会有一个来世,人的行为将在来世得到报应。</div><div> 5. 信仰前定:认为人的命运是由真主预先决定的,但人的行为也会影响这一过程。</div> 伊斯兰教的五支柱是最基本的信仰、行为和礼仪规范:<div> 1. 信仰声明:信仰真主,承认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这是入教的前提。</div><div> 2. 礼拜仪式:每日五次礼拜,包括清洁仪式向麦加祷告。</div><div> 3. 天课:信徒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向贫困人群捐献财物。</div><div> 4. 禁食月:在伊斯兰历的拉马丹月期间,从日出到日落期间不吃不喝,不性交。</div><div> 5. 朝觐:信徒在一生中至少要完成一次朝觐,前往麦加清真寺朝拜。</div>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创立,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其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div>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而被选为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城中有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禁寺,被称为“宗教之都”。</div> <p class="ql-block"> 西宁之行,受于宗教的洗礼,最起码人的内心更趋于平静,虽谈不上信仰,但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再见,西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