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节气,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也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习俗,让孩子们亲自体验和感受冬至习俗和节气特点,在冬至到来之际,我们开展了“冬至”系列活动,带孩子们开启了冬日之旅。</p> 趣谈冬至 <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冬至,今年的冬至悄然而至,孩子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迎接冬至的到来,老师们向孩子们讲述了冬至的由来和习俗,让孩子们了解了更多关于冬至的秘密。 原来冬至是这个意思啊,孩子们瞪着大大的眼睛,点着小脑袋,听得津津有味。小朋友一起了解了有关冬至的由来与习俗,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古代民间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人们都会庆祝冬至这一天,表达对长夜过后春天的期盼”。孩子们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冬至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数九寒天</p><p class="ql-block"> 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所谓“数九”,是指从冬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燕子归来,桃花绽放,气候也就回暖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九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九二九不出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九四九冰上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九六九沿河看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九河开,八九雁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p><p class="ql-block"> 冬至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这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p> <ul><li>冬至三候</li></ul> <p class="ql-block">一候:蚯蚓结;</p><p class="ql-block">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生的生物,冬至时节,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p> <p class="ql-block">二候:麋角解; </p><p class="ql-block">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p> <p class="ql-block">三候:水泉动。</p><p class="ql-block"> 冬至阳气初生,虽然还是冰雪苦寒,但冰面之下已有泉水在流动。</p> <ul><li>冬至习俗</li></ul> <p class="ql-block">🥣吃汤圆</p><p class="ql-block">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p> <p class="ql-block">🥟吃饺子</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北方,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p> <p class="ql-block">👉祭祖</p><p class="ql-block"> 冬至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天早上早早准备好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先,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9️⃣九九消寒</p><p class="ql-block"> 冬至一到,就进入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每九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数到81天时,便是“九尽桃花开”。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p> <p class="ql-block">🍶喝冬酿酒</p><p class="ql-block"> 苏州地区尤其盛行。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大家对生活的美好祈愿。</p> <p class="ql-block">🐑喝羊肉汤</p><p class="ql-block"> 山东地区较典型的冬至民俗。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p> 食在冬至 <ul><li>奶香小麻糍</li></ul> <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中国作为饮食之邦,长期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为了让孩子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迎接冬至的到来,今天中二班开展了充满民族文化特色的美食活动——制作“奶香小麻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镜头开启美食之旅吧!</p> <ol><li>备材</li></ol><p class="ql-block"> 将糯米粉、食用油、糖、玉米淀粉、牛奶按照比例放入盆中。</p> <p class="ql-block">2.过筛、搅拌</p><p class="ql-block"> 将所有材料凉拌均匀,用漏勺将大颗粒过滤后,放入不粘锅,中小火不断翻炒至成团。</p> <p class="ql-block">3.出锅喽</p><p class="ql-block"> 糯米团稍微放凉,装入裱花袋中,挤成小块,裹上熟黄豆粉或椰蓉即可实用。</p> <p class="ql-block"> 每个麻糍都包含着孩子们对于传统美食的热爱和传承之心。满载着希望和祝福!</p> <ul><li>饺子🥟</li></ul><p class="ql-block"> 冬至少不了要吃饺子,园长妈妈和厨房阿姨们也给我们包了香喷喷的饺子呦~</p> 温馨提示 <p class="ql-block"> 冬至后,就要开始“数九”了,有谚语说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到底该怎么养生好呢?别着急,我们已经为大家准备了冬至后的养生小贴士,一起看过来吧。</p><p class="ql-block"> 1、补充水分,把水喝足冬天到了,气候干燥,小朋友们要喝足水,千万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喝水哦 。</p><p class="ql-block"> 2、补充维C,水果多吃补充足量的维生素,让我们的抵抗力棒棒的。</p><p class="ql-block"> 3、饮食营养要均衡吃点鸡蛋、鱼类、牛奶等食物,补充蛋白质,可以增强小朋友的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4、爱干净,勤洗手小朋友们一定要勤洗手,避免细菌的入侵。</p><p class="ql-block"> 5、睡饱饱我们一定要保证充分的睡眠,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p><p class="ql-block"> 6、多运动,养成运动好习惯运动会让我们的新陈代谢加速,同时肌肉也有记忆功能,重复的运动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冬至大如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间小团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愿所有的美好如约而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祝大家冬至欢愉,顺遂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