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常见这样一个问题:科学的尽头是玄学。判断这句话对与不对,只是人与人之间争论不休的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日遇到一件事。一位民间的心理引导治疗师竟然和一位著名的传统文化研究高级学者之间有了“相互奔赴感”。这样的“玄术”与“玄道”同框共振,引出的是中国中医之真相本源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又在网络上看到了这个内容:祝由术申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先说一下“祝由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书籍《素问》有这样一段话: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俗一点说,祝由就是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用现代语言表达:以心理引导,调理得病者的情绪,调动其小周天功能,达到康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是乎,民间的技师其手法在文化学者那找到了一个理论高度,自然就“奔赴”了。(学者是对“王阳明心学”研究有独道之处的专家、学者汪建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上所说可以肯定有“玄道”。其实,玄道不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先看两个有“玄道”的词:小周天,气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周天。周天,以现代词汇讲叫“宇宙”。宇宙是自身依道而运行的时空存在。小周天,人之身体自我运行系统,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这是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的存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刀割破了皮肤,十个人有十种结果。有的不用药自然痊愈,有的短暂的炎症愈合,有的引起了病变等等。关键是,用西药消炎者,下次再发生此事,他的用药量一定是加量的!最后,对消炎药是一种完全依赖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咱们再看另一个词:气场。“气场”一词也很玄。但用通俗语言讲一下就易懂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个词叫“不怒自威”。《论语·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里说的就是气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无论你是哪一方的人,说出生活之地方,你首先出来在脑海中的就是他那一方的个性。因为,他那一方气场养成了他的个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特别天气的出现,医院一定是人满为患。这是个体不适应那个天气的气场造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朋友相聚,一但有你“不舒服”的人出现,你的心情会不好。连打个小麻将都会输钱。这是聚会的气场造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的家庭一直不顺利。家庭的气场不合!脑梗、血栓都都有一个共同的个性:个性强,急躁,倔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之中医与西医比较,就是处理“小周天”与“气场”的关注度上的区别。西医治的是“点”,中医调的是“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什么中医这么强?它的理论来自于“中华最古老的数据库”——易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医学上有个最基础的理论——五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灵枢·九针论》:“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其中,肝对应木,心对应火,脾对应土,肺对应金,肾对应水。一看它说的是“一路克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知道这些我们就了解中医了吗?早的很!首先,这个理论来源于“甲己生木”之“人日”,知道这个你才能知道“五藏cáng藏zàng的是什么?”;第二,这里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器官”——大脑!中医另有一词“五官”,人们认为中医的五官一般指五窍,包括口、舌、鼻、目、耳。实际上,它就是强调“大脑”功能。在“木之七政五官”中“五官”是“官”是管理者!(命相风水学中叫“十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切又回到了我们上面所讲的“小周天”“气场”。“五官”是管理调养的!打通任督二脉,增强的是人体的调理功能。而这一切又不是太复杂的事,用一个词叫“意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是乎,我亲眼所见,一位老师到一位五六年只会怪叫不曾说一个词的病人面前,一两句话,让病人开口说“人话”了;于是乎,从书中看到战争年代那些面对酷刑而不说出组织秘密、烈火中不动一下的英雄真相;于是乎,对于那些有小疾而不去吃西药的人,理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然,这一切的完成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引导,自我的和专业的引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以试一下,提醒自己“天天有个好心情”,创造条件实现它。会怎么样?当然,首先你得信,信自己看懂了生活的意义,信自己能去构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