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阿格拉是位于印度北⽅邦亚穆拉河畔的⼀座古⽼的城市,在1526-1658年间是莫卧⼉帝国的</p><p class="ql-block">⾸都,这是莫卧⼉王朝的⻩⾦时代,也是印度的鼎盛时期。莫卧⼉始祖巴布尔是蒙古⼈成吉</p><p class="ql-block">思汗和帖⽊⼉的后裔,他统帅⼤军⾃阿富汗南下⼊侵,征服了印度建⽴了莫卧⼉王</p><p class="ql-block">朝。⼏⼗年后,先后六位莫卧⼉皇帝⽤武⼒军事征服了⼏乎整个南亚次⼤陆的北半</p><p class="ql-block">部,他们成了世界上最富有、最⼴阔的帝国,富丽堂皇的宫殿和装满宝⽯的宝库的主</p><p class="ql-block">⼈。他们还是唯美主义者和梦想家,为了艺术,⼀掷千⾦;倾其海量的⻩⾦⽩银,留</p><p class="ql-block">下了全亚洲最精美的建筑。建筑们在后世的世遗榜上连连留名,没有⼀个欧洲国王可</p><p class="ql-block">与之媲美。</p><p class="ql-block">阿格拉城堡,是印度三⼤红堡之⼀。1526年巴布尔铁骑攻下了阿格拉,从此定都于</p><p class="ql-block">此。四年后他的⼉⼦胡⻢雍在此加冕。此后,它的改建与使⽤历经莫卧⼉王朝的三世</p><p class="ql-block">皇帝阿克巴、四世皇帝贾汉吉尔、五世皇帝沙贾汗和六世皇帝奥朗则布四位皇帝。因</p><p class="ql-block">此这座具有印度和伊斯兰教混合⻛格的城堡对于莫卧⼉帝国具有⾮凡意义。三世皇帝</p><p class="ql-block">阿克巴⼤帝,巴布尔的孙⼦(莫卧⼉王朝最伟⼤最有成就的皇帝)登基后两年,将⾸</p><p class="ql-block">都从德⾥迁到阿格拉。下令⽤红砂岩重建城堡。从1565年开始,历时⼋年,每天约有</p><p class="ql-block">4,000 名建筑⼯⼈劳作了⼋年,⼀座精美的红⽯建筑最终于1573年完⼯。</p><p class="ql-block">下图阿玛尔⾟格⻔,壮观的城⻔和城墙,内部核⼼⽤砖砌成,外部表⾯⽤砂岩砌成。墙⾼21⽶。双层城墙间隔设有巨⼤的圆形堡垒,配有城垛、炮眼、凹⼝和弦道。堡垒的四⾯设有四道⼤⻔。</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们使⽤⽊制吊桥穿过护城河,到达⼤⻔,⼤⻔内部增加了另⼀层安全保障是</p><p class="ql-block">⼀个内⻔(⼤⻔顶上可⻅)。吊桥后上升的坡度、陷阱点和内外⻔之间的 90 度的急转</p><p class="ql-block">弯使得⼊⼝坚不可摧。当时如有敌⼈围攻,会使⽤⼤象来摧毁堡垒的⼤⻔。然⽽,由</p><p class="ql-block">于没有平地助跑加速,⼤象摧毁的能量就会⼤⼤减弱,这样的城堡⾃然固若⾦汤。</p><p class="ql-block">内⻔,⼤理⽯镶嵌的波斯花纹图案。</p> <p class="ql-block">宏伟的德⾥⻔是阿克巴时代的杰作。它建于 1568-69年间,是城堡的主要⻔户。德⾥⻔</p><p class="ql-block">不仅雄伟也是阿格拉最漂亮的⼤⻔。两座装饰精美的⼋⻆形的双层堡垒顶部各有⼀个</p><p class="ql-block">查特⾥亭保护,上部宽敞,⾜可容纳数间客厅、阳台和凉亭。德⾥⻔的装饰采⽤了当</p><p class="ql-block">时所有能及的⾼级技术,⽯雕采⽤复杂的⼏何花卉图案和⻛格化设计,⼤胆的浮雕雕</p><p class="ql-block">刻,带有象头的⽀架,拱形壁龛上的灰泥装饰,拱腹和半拱腹上的阿拉伯花纹图案,</p><p class="ql-block">钟乳⽯式的设计;使⽤了蓝⾊、绿⾊、⻩⾊和深红⾊釉⾯砖镶嵌的饰带更是异彩绽</p><p class="ql-block">放。更加之,还有种种我们在下⾯看不⻅的,⼤理⽯上镶嵌的⼀头狮⼦、⼀匹⻢、⼀</p><p class="ql-block">只⻦、⼀头⼤象与七头⼤象打架的场景,想想都很精彩。</p> <p class="ql-block">德⾥⻔进⼊后是⼀个⼤的庭院和阿克巴宫殿。</p> <p class="ql-block">遗弃在花园边上的⽯头浴盆1843年在阿克巴宫殿⾥发现后被⼈拉出来放在这⾥,浴盆</p><p class="ql-block">边沿外侧上的波斯铭⽂写的是四世皇帝贾汉吉尔的名字,是他1610年代的专⽤品。</p> <p class="ql-block">因为浴盆放在这里,后面的宫殿就被人称为贾汉吉尔宫了,实际上是阿克巴大帝的宫殿。贾汉吉尔是阿克巴大帝的长子,沉溺于鸦片和酒精,为急于坐上皇位,甚至发动反叛。因为阿克巴的另外两个儿子也是酒鬼,并早亡,在其母的帮助下,1605年阿克巴去世后,贾汉吉尔成了莫卧儿的四世皇帝。他继承的是当时世界上幅员最大的帝国,覆盖了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现在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阿富汗;最富有的国家,生产的纺织品、香料、糖和武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自称是“世界的征服者”。</p><p class="ql-block">阿克巴和贾汉吉尔的宫殿都是红砂岩修筑的,宫殿外墙都有雕刻的花纹装饰,和大量的拱架支撑的阳台。</p> <p class="ql-block">透过窗户还可以看见宫殿内部更加繁复精彩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覆盖各种精雕细刻的花纹,很难想象当时的工匠们付出了多少的艰苦劳作啊。</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亚穆拉河边的宫殿还有两个高的亭楼,可以观赏四季河畔风光。</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宫墙小屋临河面开有窗户和小门,可以观赏宫外风景。</p> <p class="ql-block">遥望出去是亚穆拉河清秀景观,一片田野,耸立在远远的河畔的是世界著名的泰姬陵。</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是莫卧儿五世皇帝沙贾汗修的。他为了争夺皇位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尽管他的母亲是拉其普特人,但是为了强调他先祖的伊斯兰血源,他登基后采取了与他的祖父和父亲不同的偏执的伊斯兰决策,尤其是违背了阿克巴大帝多年的融合多种民族和多种宗教的和谐政策。在建筑上,更是由着自己的白色偏好来改造阿格拉城堡的红砂石建筑。堡垒内原有五百座孟加拉和古吉拉特设计的建筑,沙贾汗拆毁了大量的老建筑,为他理想的白色大理石宫殿腾出空间。</p><p class="ql-block">沙贾汗第一座修建的宫殿位于他后来的白色大理石御宫和他父亲贾汗吉尔的红石宫之间,过渡性地坐落在两个不同时代的大型住宅区之间。骨架结构是砖石和红石的,但表面都是用厚厚的灰泥粉刷成白色的,并绘有色彩鲜艳的花卉图案。整个宫殿曾经闪闪发光,就像白色大理石一样。正面是一座白色大理石达兰,由五个尖拱组成,双柱支撑,外部是悬挑檐。</p> <p class="ql-block">继后,沙贾汗的白色大理石御宫,完全由他一手亲自筹划,于1631-40年间建造。新宫的外侧临亚穆拉河,内侧有漂亮的花园。这是沙贾汗专为最喜爱的两个女儿建造的,中央大厅和毗邻的柱廊或门廊几乎相同大小。主厅的拱形凹处通向侧室。宫殿装饰华丽的天花板是平坦的,建筑群有时尚的雕刻和模制的支架。</p> <p class="ql-block">白色大理石宫临亚穆纳河,阳台上是观景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宫中花园里有一个精致曲线边缘的漂亮水池,池里安装有喷泉,环绕花园有白色大理石亭阁和开放式庭院。</p> <p class="ql-block">沙贾汗宫殿内部装饰十分华丽雅致,半穹顶,天花板,窗户,墙面装饰的形形色色的几何图案和花卉图案吸引了今天的人们在这里留影。</p> <p class="ql-block">沙贾汗的公众觐见厅,周围环绕着一系列多拱门廊,西侧插入皇帝的座位,座位是一个小型凸起的房间,由穿孔石屏隔开,并配有倾斜的石屋顶。这个房间与聚集在开阔庭院中的皇宫建筑群相连接。</p> <p class="ql-block">亚穆拉河畔的穆萨曼塔宫建于 1631 年至 1640 年间。据说最初是阿克巴大帝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大理石的小宫殿,然后被儿子贾汗吉尔拆除,建造了新建筑。后来又被孙子沙贾汗拆除。因为这里可以看见泰姬陵,他心爱的亡妻慕塔芝·玛哈尔就葬在那里,一座镶嵌着宝石的多层大理石塔和白色的大理石宫殿如此应运而生。这个亭子具有莲花风格,圆顶顶部为镀金铜,中间有一个喷泉,雕刻精美,镶嵌着半宝石。亭子的拱形大理石屋顶曾经被漆成金色和其他颜色,显得十分华丽。它本身拥有自己独立的庭院和浴室,它还有一个小的大理石铺砌成的房间,夏天借助瀑布和水渠保持凉爽。皇室可以通过这里的通道到达皇家浴室和私人觐见厅。</p> <p class="ql-block">穆萨曼塔采用精致的大理石格子结构,并配有装饰性壁龛,以便宫廷女眷可以隐约看到外面的景色。墙壁采用宝石装饰。房间顶部有一个大理石圆顶,四周环绕着走廊,走廊中央有一个美丽的雕刻喷泉。这座优美的宫殿充分体现了印度本土风格和波斯风格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这里即使是在室内穿过柱子缝隙也可以看见远处的泰姬陵,极大地满足了沙贾汗的意愿。</p> <p class="ql-block">沙贾汗用了最高贵典雅的方式来装饰整座宫殿。墙壁上有很深的壁龛,打破了单调平面。墙裙的边框上镶嵌着重复的风格化图案,中心的柱子上雕刻着植物,和当时时髦的中国云形和传统的花卉图案,托架和门楣上也有精美的镶嵌设计,这是沙贾汗最华丽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沙贾汗在位期间,莫卧儿帝国达到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他以建造宏伟的建筑闻名于世,其最著名的就是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那时期莫卧儿艺术和建筑达到了巅峰。然而沙贾汗晚年卧病时遭遇了比他自己当年夺取王位时更加血腥的屠杀。他的第三个儿子奥朗则布残酷地杀死了沙贾汗最喜欢的长子,夺得皇位,成了大权在握的六世莫卧儿皇帝,直接将父亲沙贾汗终身囚禁在了阿格拉城堡。沙贾汗真正成了作茧自缚,只能在八角亭上眺望泰姬陵度过悲伤的8年余生。想当年他就是站在这里苦苦相望吧。</p> <p class="ql-block">更有甚者,传说沙贾汗是被奥朗则布囚禁在一间小房子里,只能通过一扇小窗户遥看泰姬陵。1666年他在这里去世后,遗体直接从河边水门上船沿亚穆拉河运至泰姬陵下葬。后人唏嘘之余,莫卧儿皇室的爱情悲剧落幕。</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位于阿格拉城堡以东2.5公里的亚穆拉河畔,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莫卧儿最精美的建筑。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泰姬陵列为世界遗产,称其为“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奇葩”,“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它是莫卧儿王朝5世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的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多年后他本人逝後亦下葬於此。梦幻般的白色大理石圆顶陵墓-泰姬陵是世人所知的最浪漫的陵墓。泰姬陵的泰姬二字,是Taj的音译,為皇冠之意,而非皇后名字。</p> <p class="ql-block">沙贾汗的妻子,美丽动人的姬蔓·芭奴19岁时与当时还是王子的沙賈汗結婚后,被賜予蒙塔兹.哈马尔的封号,意为“宫中翘楚”。姬蔓·芭奴入宮19年,苦於多孕,生有8男6女。1630年,在分娩第14个孩子時,不幸难产,死於随沙贾汗南征的军营中。据传姬蔓·芭奴临終前向沙賈汗提出了3个遺愿,其中一个就是为她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莫卧儿宫廷记录记载了沙贾汗丧失爱妻的悲痛和泰姬陵缘起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泰姬陵大约在1632年开始建造,在1653年左右完工。沙贾汗雇佣了顶尖的建筑团队,由他亲自总监,使用了两万多名工匠,更加之来自布哈拉的专业雕塑家、来自叙利亚和波斯的书法家、来自印度南部的设计师、来自俾路支斯坦的石材切割师和意大利宝石工匠,耗资甚巨。据估算工程的总花费为当时的3200万印度卢比,相当于2015年的528亿印度卢比或8.27亿美元。泰姬陵也成了第一座将沙贾汗的绝对权威转化为纪念建筑的先例。</p><p class="ql-block">泰姬陵的建设使用了来自印度各地,乃至亚洲各地的材料,包括来自拉贾斯坦邦马克拉纳的半透明细腻白色大理石、 来自旁遮普的碧玉、中国的玉石和水晶、西藏的绿松石、阿富汗的青金石、斯里兰卡的蓝宝石与阿拉伯的红玛瑙。总共有28种宝石和半宝石被镶嵌在白色大理石中。据载,使用了1,000多头大象从亚洲各地运输材料,还有数辆二十到三十头牛牵引的特制货车专载大理石等建材,沿一条15公里长的专用土路运往施工地点。陵寝的基座和陵墓主体花费了约12年得以完成。此后陵墓四周的宣礼塔、清真寺、会堂和大门,又花了10年左右的时间。而陵墓的外围建筑物在这之后还陆续施工了数年,耗时22年还多。</p><p class="ql-block">工程开初,劳工挖掘了1.2公顷的土地,并在其中填土,平整后比河岸高出50米。在陵墓区深挖后,用石块和碎石填充,建成陵墓的基座。施工没有用简易的竹子脚手架,而是采用砖块搭建和陵墓外形相仿的巨型脚手架进行操作的,为此工头甚至估计光拆除如此庞大的脚手架就需要耗费数年时间。然而,一旦沙贾汗下令任何人都可以拿走从脚手架上取下的砖块后,一夜间农民们就拆除了庞大的脚手架。</p> <p class="ql-block">沙贾汗不仅继承发扬了伊斯兰建筑理念,同时也从早期莫卧儿的成功建筑中汲取灵感。但是,他一反早期莫卧儿建筑使用当地的红色砂岩的建筑设计,不惜重金,坚持使用镶嵌宝石的马克拉纳细腻白色大理石,使得完工后的泰姬陵精美无与伦比,享誉世界。在建筑美学上,它贯穿的是完全對稱性。泰姬陵以主殿中心向兩侧延伸相对於中軸线距离相等之处,有完全对称的雕饰和建筑,中軸线貫穿园区、水池及道路。这种对称性加强了沙贾汗建筑风格的形式上的和谐,也显示了他的皇权。下图主殿东西两侧的白洋葱头圆顶就是外形完全对称的清真寺和会堂。</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主殿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立于白色大理石筑成的方形基座上,高达76米。建筑整体对称,四面是带拱门的敞厅,其上为硕大的洋葱形圆顶和圆顶饰。主殿的主体结构是四方体。主殿四角的棱角被截去,形成四边长、四边短的八边形结构,每条长边约55米长。主殿每边的敞厅都开有巨大的拱门,两侧各有两扇形状相似的小拱门上下排列,构成阳台。主殿四角截出的短边上也有类似上下排列的小拱门,使得建筑从每一个立面看去都是完全对称的。主殿的周围有四座宣礼塔,塔的位置正对被截出的短边。</p> <p class="ql-block">主殿上巨大的洋葱形圆顶是泰姬陵壮观的特征之一,圆顶高近35米,其下是约7米高的鼓形圆柱底座。圆顶顶端为莲花形装饰,增显了圆顶的高度。圆顶四周是四座较小的查特里凉亭状圆顶,查特里圆顶的基座下方为屋顶开口,直通陵墓大厅,为陵墓内部提供光照。主殿的墙面向上延伸出装饰用的尖塔,称作古尔达斯塔,更进一步衬托出高耸的主圆顶。查特里圆顶和古尔达斯塔上均有莲花装饰。所有的圆顶和尖塔上都立有顶饰,顶饰为镀金质地,融合了波斯和印度的装饰风格。主圆顶上的顶饰原为金制,但在19世纪初换成了青铜镀金的复制品。尖顶上两角向上的新月形,为伊斯兰教的象征。这里借用谷歌地图上的主殿照片,清楚地展示主殿由上而下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依照伊斯兰教的规格,主殿四周有四座宣礼塔,高达40米,每座宣礼塔塔身由下至上均分为三段,每段顶端都有环绕塔身的阳台。最上端的阳台上盖有查特里圆顶,其形式、莲花装饰和顶饰和陵墓上的完全一致。</p> <p class="ql-block">沙贾汗严格遵照伊斯兰教对人形装饰的禁令,泰姬陵建筑群的外部装饰皆为书法、几何图案或植物图案。极美的伊斯兰书法,雅致的色调和多变的花卉图案,足让泰姬陵居于莫卧儿精美建筑之首。</p> <p class="ql-block">大理石的镶嵌工艺是沙贾汗开创的莫卧儿建筑的一个突出的特征。随着装饰表面积的变化,装饰物按比例精修调整。工匠们使用颜料、粉饰灰泥、宝石镶嵌或雕刻种种手段来调配和构造美轮美奂的装饰元素。主殿外墙的下端为白色大理石的墙裙,其上是浅浮雕描绘花朵和藤蔓。墙裙的大理石经过打磨,以凸显浮雕精密的细节。墙裙外框和拱门的拱肩以硬石镶嵌装饰,布满了高度风格化的藤蔓、花朵与果实图案。镶嵌使用了黄色大理石,碧玉和玉石,所有的石块均被打磨至和墙面齐平。</p> <p class="ql-block">大门上的书法内容出自《古兰经》:“安定的灵魂啊!你应当喜悦地归于你的主”。书法是一位名叫阿卜杜尔·哈克的书法家书写的。沙贾汗高度称赞哈克“令人眼花缭乱的精湛技艺”,赏赐给他“阿玛纳特汗”的封号。书法装饰的华丽的文字,以碧玉或黑色大理石制成,嵌在白色的大理石中。高处的字体比低处稍大些,以便下方观看。</p> <p class="ql-block">1658年沙贾汗的儿子奥朗则布反叛,杀死了立储的兄长,登上了莫卧儿王朝六世皇位。他废黜了其父沙贾汗,将他囚禁在阿格拉城堡。谷歌地图从天上俯瞰的地形图显示了泰姬陵(红点),和阿格拉城堡(绿点),位于秀丽的亚穆拉河畔同侧,仅隔2.5公里远,然而沙贾汗只能在被囚禁的八角亭上垂泪长相望达八年之久,泰姬陵终是可望而不可及。1666年沙贾汗去世后,奥朗则布将他安葬在泰姬陵陵墓之中,长眠于他爱妻灵柩旁边。</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的内部装饰使用的是宝石或半宝石制作的宝石工艺。内厅呈八边形,四个长边各有一扇大门。内厅墙高25米,其上的圆顶以太阳图案装饰。内厅第一层外围为八扇两层拱门,在第一层拱门上方的内墙中段建有第二层拱门。上层中央的四扇拱门形成四个阳台观望区,每个阳台的外窗为大理石雕凿的贾丽镂空窗。除了阳台的贾丽窗可以透光外,屋顶四角的四座查特里圆顶下也有采光的开口。室内其它部分的表面精细地以半宝石镶嵌成交缠的藤蔓及花果等图案。下图(谷歌地图)显示陵墓内部场景,围绕石棺的贾丽屏风呈八边形,以八扇精雕细琢的大理石板构成。陵墓的主厅内有姬蔓·芭奴和沙贾汗的石棺,只是空棺用于瞻仰。</p> <p class="ql-block">穆斯林传统禁止在陵墓中有过度辉煌装饰,因此内厅中的两具石棺为悼念用的空石棺,而姬蔓·芭奴和沙贾汗的遗体安葬在内厅地下一间相对简朴的墓室中。因为墓内禁止照相,这里只能借用谷歌地图照片来显示墓室场景。姬蔓·芭奴的石棺放置在正中心,石棺下为2.5米长、1.5米宽的大理石基座。基座和石棺用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她所钟爱的花朵-玫瑰、水仙和郁金香;石棺上的铭文表明了姬蔓·芭奴的身份,充满对她的赞美之词。沙贾汗的石棺在姬蔓·芭奴石棺的西侧,石棺比姬蔓·芭奴的略大,相同的图案设计,较大的石棺放在一个稍高的底座上,铭文表明主人的身份,辅以精细的宝石镶嵌。这是整个泰姬陵建筑群中唯一的不对称元素。</p> <p class="ql-block">内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以墙裙浅浮雕、复杂的宝石镶嵌和优美的书法瓷砖的高规格装饰。</p> <p class="ql-block">墙壁浅浮雕雕刻的是沙贾汗和他的爱妻所钟爱的花朵们,玫瑰、水仙和郁金香等等。</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从建筑到花园,都是沙贾汗为爱妻设计的天堂花园,陵墓是在天堂花园中的宅邸。在亚穆拉河畔,陵墓坐落在一个四方形的园林尽头,被四条水道分隔,象征了伊斯兰教天堂中流淌的四条河流,四条水道又被细分为四条狭窄的水道,都汇入中央的大理石莲花池,陵墓通过倒影池融入到水池之中。水池边有一条石凳据说是戴安娜王妃曾经坐在那里观赏泰姬陵。</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的步道旁栽种了常青的树木,此外庭院中还有数座喷泉。根据泰姬陵园林的早期记述,当时的庭院中种满了各种植物,蔷薇、水仙和果树。只是时过境迁,18世纪,莫卧儿王朝衰落,巴拉特普尔土邦的贾特人入侵阿格拉并攻击了泰姬陵,劫走了石棺上悬吊的一座玛瑙骑士像和一座银制骑士像,金银制的屏风和金顶罩。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期间,英军士兵和官員從泰姬陵的牆壁中任意凿走宝石和青金石。19世纪末,印度总督寇松侯爵下令全面修复泰姬陵,修复工程于1908年完工。修复期间,泰姬陵的庭院被改造为如今的英式草坪。</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以主殿中心的兩侧延伸相对於中軸线距离相等之处,有两座外观完全对称的建筑,西侧的一座为清真寺,东侧的一座建筑被称作会堂,其功用可能只是为了建筑美学的平衡。会堂和清真寺不同只是在内部没有清真寺的装饰和朝向麦加的米哈拉布壁龛。</p><p class="ql-block">主殿西侧的清真寺。建筑物采用了拉长的大厅与三圆顶的设计,和沙贾汗建造的其他清真寺相仿。圣所大厅分为三间,中央一间略大而两边两间略小。四角墙柱上各有查特里亭,门方两侧各有两相对称的古尔达斯塔。</p> <p class="ql-block">从花园中远望和清真寺相对称的会堂。</p> <p class="ql-block">从主殿东门看会堂。</p> <p class="ql-block">会堂大厅门穹顶,花格纹和小壁龛装饰。</p> <p class="ql-block">会堂墙裙的花卉浅浮雕。</p> <p class="ql-block">坐在这里观赏主殿的东面。随着一天中的时间和天气的变化。细腻的半透明白色大理石陵墓反射出不同的色调,早晨呈粉红色,白天呈乳白色,月光下呈金色,有时甚至呈蓝色。这种效果是由于这种大理石表面对光和湿气的反应不同。</p> <p class="ql-block">沙贾汗设计的泰姬陵天堂是一座物产丰富的花园,天堂的正中央是大理石修建的莲花池,向东西南北流出四条河流,将花园分成四部分。东西两端各有一座相对称的红砂石的建筑,西边这座叫水宫,现在是考古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东西水道旁边是花圃,花圃旁边是步行道,步行道旁边是大树,然后是花园草地。烈日炎炎,大树遮荫,顿觉凉爽。</p> <p class="ql-block">水道东边是一座和水宫一模一样的红砂石建筑,水道中央高出的台阶上去是大理石莲花池,也叫多福池。现在东西水道无水,只有南北水道有水。</p> <p class="ql-block">整座泰姬陵是一处拥有多处建筑的复杂建筑群,包括大门、庭院和清真寺等,占地达17公顷。天堂花园现在没有什么花,基本是英式草地。水鸟在这里怡然自得,天上有很多老鹰盘旋。</p> <p class="ql-block">宁静清秀的亚穆拉河,会给当年的沙贾汗带来多少忧伤和痛断肝肠的思念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花园西部观赏泰姬陵,自有不同的风范。</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大门是沙贾汗的门面,投入巨资,十分壮观华美。一个宏大的红砂石四面体,四角是高耸的查特里亭,正门南北是两面对称,东西两侧也是对称面。正门装饰是和主殿一致的图案花纹和书法,门方上方耸立着11个查特里亭,两侧是古尔达斯塔。大门两侧是长长的拱廊。</p> <p class="ql-block">从外面进入正面大门。</p> <p class="ql-block">从里向外看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内外大门的精美装饰和图案花纹、书法镶嵌和主殿装饰保持一致,美轮美奂。只是色调不同。</p> <p class="ql-block">沙贾汗的反色设计理念,陵墓主体、高台、宣礼塔采用纯白色大理石修建,而在建筑群中的其它建筑采用红砂石,完美地烘托出主体的优美,纯洁和高贵。其它建筑物顶上耸立的白色查特里亭圆顶又和主体相呼应,加之古尔达斯塔烘托出了整座陵园的宏大。</p><p class="ql-block">进入泰姬陵大门给人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莫卧儿王朝是印度的鼎盛时代,它的建筑成了帝国权力的象征。泰姬陵不仅仅是讲述沙贾汗的爱情故事,象征着浪漫;也是莫卧儿帝国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它不仅是沙贾汗的国色天香,也是印度建筑艺术的招牌。今天,成了印度的主要的旅游景点,2022-23 年,就约有 500 万国内外游客参观了泰姬陵。参观是内外有别,2024年,印度公民的门票为 50 卢比,欧美等外国游客为1100卢比。据说,为了解决游客过度旅游问题,对停留时间超过三个小时的游客进行罚款。</p><p class="ql-block">20世纪末以来,泰姬陵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大理石开始变色成黄色。有关部门采取了保护措施。印度政府于 1997 年设立了“泰姬陵保护区”,围绕泰姬陵的 一万平方公里区域,实行严格的排放标准。</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1. Wikipedia, Agra Fort</p><p class="ql-block">2. Wikipedia, Taj Mahal</p><p class="ql-block">3. 印度5000年,【澳】约翰.祖布尔茨基,中信出版社,2023</p><p class="ql-block">4. 印度艺术:从史前艺术到后现代主义,【英】 帕米.沙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p><p class="ql-block">5. 写给大家的世界艺术史,【法】艾黎.福尔,岳麓出版社,20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