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行

伏波

<p class="ql-block">  单位安排12月10号至16号去天津参加培训。10号早7点从县城新区出发,早8点半在杨凌乘高铁至石家庄换乘到天津西站。同去的九人,有五人在郑州东站换乘至天津西站,四人在石家庄换乘,其中三人换乘天津南站。在郑州换乘的比我早到5分钟,等我到后六人叫了两辆出租直达入住酒店。</p> <p class="ql-block">  11号晚约几位学有夜游天津,从入住酒店步行约半个小时至天津南站,乘地铁3号线在和平路出口下。天津之夜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冬夜的意式风情街人流稀疏,店面门庭冷落。走了几处网红地点,钟书阁,梁启超故居,解放桥,世纪钟广场,张学良故居,瓷房子等。钟书阁外部红色砖瓦砌成,方正典雅,内部有三层通高的玻璃立面和幽蓝前厅,空间设计立体深远,图书沿立柱摆放,台阶提供阅读和交流空间,整体设计繁杂而有序,给人一种置身于文化殿堂的感觉,也容易让人想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梁启超故居周围灯光黯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戊戌变法”的重要参与者,他九个子女,三名院士,其余也皆为人中龙凤。<span style="font-size:18px;">前段时间读岳南老师的《南渡北归》,其中有很多篇目与其或其子女儿媳有关,我才了解到先生早逝,与他在为西医东进,以身践行有重大关系。解放桥和瓷房子,夜晚旅游打卡的人较多,只不过在解放桥有本地人为游客拍照挣钱,瓷房子是游客自己拍照留影。张学良故居邻十字路口,车来车往,留影的人不多。世纪钟,从名字来听就</span>是为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而建造的标志性建筑,古朴与现代并存,既有历史的沧桑感,也存对未来的美好憧憬。</p> <p class="ql-block">  12号早上的培训安排是去天津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体验中心观摩学习。在体验中心大家都感叹于人工智能给各行业带来的便利、便捷和对传统工作模式带来的巨大冲击。让我想起昨天培训老师的一句话:人工智能淘汰不了老师,但不懂人工智能的老师可能要比淘汰。推而广之,医疗、卫生、司法、金融等其他行业不也如此吗。下午去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参观并听课,感受数字素养与教学融合创新。该学校建校时间不长,但起点很高,设施全国一流,特色教室应有尽有,2021年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学生素质教育落实到位,其中非遗项目传承作品展示,无人机展演,天津小吃制作等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学校准备了心里、书法、语文三堂数字素养与教学融合课程,供参观者选择。教师们熟练运用在线教学平台、智能教育软件等工具,开展互动式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让学员们感受到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想起曾经读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我离开校园7年,教育教学模式、理念又有了较大发展变化。12号天气不好,天阴,风寒。安排的两个地方离酒店较远,大部分时间在车上消磨了,是个遗憾,让原本打算参观学习完之后再去市区转转的老师们的计划泡汤了。</p> <p class="ql-block">  13号中午利用饭后和下午上课前间隙,四个人叫了两出租,去了趟杨柳青古镇,古镇可逛的及景点不少,由于时间关系,虽然购买了参观套票,我们只参观了石家大院,石家大院为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包含十二个院落,砖木石雕精美,做工讲究,楹联书法随处可见,石家大院是民俗文化的展览馆,也是爱国教育、廉政建设基地。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距离石家大院不远,凭身份证就可进馆参观,面积不大,但也值得一看。晚上被同学表弟邀请,在大宅门饭店小聚,回酒店时在路上遥拍到的天津之眼,华灯溢彩,玉环流光,美景背后彰显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14号利用午饭后时间,一行四人叫了辆出租,参观精武门-中华武林园,拜謁爱国武术大师霍元甲之墓。83年播放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对60、70后影响深远,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激发了全民的爱国情怀和尚武精神‌,</span>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气势恢宏,听得人热血沸腾。林园是4A景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地面积很大,设计建设彰显中华传统文化,气势恢宏,有精武馆、霍元甲纪念馆,霍元甲墓。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主要参观了纪念馆,遥拜霍元甲之墓,敬佩其爱国情怀,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哀叹他遭人谋害英年早逝,国之损失。</p> <p class="ql-block">  14号晚恒隆广场的演出,感觉就是忽悠大众,十几分钟的灯光秀和一个穿着圣诞服饰的美少女站窗前挥手抛吻,外加几个人扮玩偶临窗探头探脑。恒隆广场地处商业繁华地段,周末演出,游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走进一个天津记忆的展馆,在负一层,曲曲折折,更像一个人文历史的博物馆,记录着天津的过去和现在,有建城历史,名人遗迹,生活习俗,天津物产,非遗传承等,前半部分是记忆介绍,后半部分是商品推销。让我最吃惊的是解说员所讲的在天津诞生的中国第一枚邮票——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现在价值一个多亿,快抵得上北京的一个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  15号下午的培训汇报课十二点半就开始,快三点时结束。中午和几个同事预约了天津博物馆的门票,在预约时间结束前几分钟赶到博物馆。工作人员告知四点半闭馆。从博物馆布局提示得知一楼展厅讲述天津人文的由来,三楼展示的是天津自鸦片战争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年间的风雨历程。二楼为精品文物陈列馆,展示60余件精品文物,是最值得看的展厅。四楼是几个主题展馆,有书法绘画展,瓷器展等,因时间关系,未能一一而进。想起十多年前带女儿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感觉陕历的文物时间跨度更大,文物种类更多,馆藏文物也更丰富。天津博物馆古代文物较少,展出的一些青铜器是民间收藏家捐出的,其出处不明,年代未知,且清朝和近现代东西较多,历史厚重感不能与陕历同日而语。</p> <p class="ql-block">  16号早8点叫出租到天津南站乘地铁3号线至天津站换乘2号线到达机场,用时近一个半小时,在机场打印机票和行程单,11点40启航,13点45至西安咸阳机场。从机场乘大巴至西安城西客运站坐扶风高速5点半前回家中。16号天气晴朗,在飞机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平原广阔,山川雄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