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足迹 ‍——12.20新站、高新教研学习感悟

灵子

新站区.168新店花园听课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因为今天一天满满的学习任务,为了缓解久坐的压力,趁着今早没有早读的机会,从容打了一遍八段锦,站了一会桩,感觉神清气爽,浑身气血通畅,呼吸也舒服很多。接着打车来到听课学校,离开课还有四五分钟,同事安琪老师帮忙安排好位置,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之旅。</p> 第一课《富贵不能淫》教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授课者以从文本中选用座右铭为导入点,激发同学们提炼文章主旨,其实也是作者关注的一个“情”字。三四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找出了自己要选择的句子,当然最终找到教者预设的“点”上,那就是“浩然之气”。接着,教者从“读浩然之气”“明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三个部分进行教学。授课者首先呈现材料有关“浩然气”的孟子自解。</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对上节课的文字梳理回顾和这节课的问题启发部分“你从文中哪里读出了这种浩然之气?”以及给出的问题支架“标点、句式、验证方法、字词等”都是教者一口气读出来的,有点抢了了指令的时间。接下来教者通过缩小限定词的范围,激发大家对“仁”“义”“礼”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授课者以从文本中选用座右铭为导入点,通过出示《史记.孟子列传》的背景资料补充,扩大了同学们的思考范围,再次加深了大家对孟子主张和“浩然之气”的深度理解,突破记文中的重点。通过练笔给某位同学回一封信的方式,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在情感升华部分,一段《觉醒年代》视频节选,让观者的革命热情在胸内燃烧。最后课堂结束部分以师领读和生齐读的方式升华,会场里读书声气贯长虹、荡气回肠。台下掌声一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思考:本节课,教学环节清晰,导入点巧妙,背景资料辅助使课堂材料丰富,一封信的穿插激发了孩子们思辨能力。教学目标也似乎达成。但是总觉得授课者的情感起点和学生的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教者从导入开始似乎都沉浸中“情”中,没有带领学生沉浸在孟子汪洋恣肆的语言辩证关系里,在感情升华环节里,学生提到文天祥、钱学森足矣,一段《觉醒年代》感觉回到了历史课上,这两千多年的精神传承似乎中断了,有点脱节。</p><p class="ql-block">‍ 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见教材、见自己、见学生。处理好彼此的起点,在课堂里,都有升发与进步。</p> 胡晓波执教《跟着名家学写作》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胡晓波老师执教的《跟着名家学写作》。首先胡老师这大场面驾驭课堂的本领实在了得,在与同学们聊天、拉家常云淡风轻的外表下,在拉动台下老师掌声鼓励的氛围里释放了学生紧张的情绪。课堂给予孩子们写作的模板支架也特别好。《错爱》虽然是家庭亲情的旧题材,但是作者叙述的角度新颖,更容易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情感又朴实无华,故事也都是大家都经历的小事、琐事,但读后总有一种震撼和慑迫力,给孩子们树立要留意身边素材的好例子。</p> <p class="ql-block">  老师给出指向性的问题后,激发孩子们在文字里游走,引领大家感悟彼时子之倔与此时母爱之深的厚重。老师又启发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接着老师引导大家从《秋天的怀念》里一起感悟“母之关切与子沉郁的碰撞”“母子隐忍与子未觉的遗憾”“母子遗愿与子顿悟的迟来”的情感错位,从《背影》里父亲做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体会父爱之情在细微事物之上的折射,体会时空的错位,亲情不能交织。引导同学们如何去从小事、碎事里巧妙构思,安排结构,提炼素材。到练笔的环节自然是水到渠成了。</p> 肖培东老师《初三作文复习课》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等到上午最后的大餐上场了,‍ 台下录音、录屏的,双笔记的,同事互助记录的不在少数,过道上早已是板凳杂七横八,听者可谓座无虚席。我还没有做好准备,肖老师已经上台了。已经听过两场他的课了,对老师的声音已特别熟悉。“你们的校服为什么都是黑色的呢?”孩子们各抒己见,不知道往哪个角度生发,因为他们这个年纪的思维那可是脱缰的野马,几个同学试探性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台下一片哄笑,为孩子们的俏皮,也为他们的可爱。“黑色可以有,但也应该有五彩的斑斓,就像我们的作文。”“你们能回忆一下最近一年写过的作文题目吗?”就这样直奔主体,简洁明了,无多赘语。孩子们开始回忆,似乎很熟悉,又似乎是抱怨,肖老师一一让他们上台书写。当其他人意犹未尽地书写时,一个坐在后排偏右的一位男生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还没有想好,我想如果是我们上课,那一定是避免大家彼此的尴尬,就让他坐下来,甚至以后都不会再走到他身边去,更不会再让他回答问题。哪知道肖老师却说:“那你现在能不能想一想,设置一个题目写到黑板上?””这个孩子还是犹豫地走到前面,在黑板上写下“起舞的日子”,老师及时对他进行了点评和鼓励。我想这个孩子从心中茫然到黑板上题目的落定,到走回去时老师温暖的鼓励,他的心里一定是吹来一股春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几个孩子都把题目写好后,老师让大家齐读一下,然后找一个同学来指向一个词语,这个女同学不假思索地给出“成长”。台下听课的老师不知道接下来肖老师的环节是不是像以前的老师一样直接给出经验丰富又索然无味的理论呢,没想到,老师又喊出几位同学来分享大家写作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有的说主题涣散,不知画面如何描写地更精彩,有的说会描写环境,但不知如何升华主题,还有的说结构等等。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每次上作文课时,只会埋怨批评他们不读书,没素材,语言不优美,但可曾想过他们遇到的困难,和他们站在一条水平线上呢?又如何帮他们解决他们最真实的问题呢。</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只听肖老师说,今天不是我来帮你们解决问题,我今天出来了一位歌手毛不易来为大家解决问题。他同时按下翻页笔,出示了一段歌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要写年</p><p class="ql-block"> 毛不易</p><p class="ql-block">如果你要写年,就不能只写年,</p><p class="ql-block">要写一场瑞雪落满通明的老街,</p><p class="ql-block">写孩子的新装,老人的笑脸,</p><p class="ql-block">将朴素祈愿装进一副春联,</p><p class="ql-block">写故乡飘满儿时的炊烟,</p><p class="ql-block">唤回童年,</p><p class="ql-block">写灯笼映暖了不眠的夜,</p><p class="ql-block">舍不得熄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句句的歌词里藏满了万千灯火,万家团聚最温馨的时刻,瞬间激起了大家的情感共鸣。每一句歌词都点燃了孩子们纯真的精神世界,在他们精心的语言组织下流淌成一首首诗,一幅幅温馨的画卷。老师就此生发点拨,尤其一个女孩回忆起一家人贴春联的场景,老师就势让她回忆起春联的内容,“神州大地万年春,祖国繁荣永昌盛”。台下掌声不断,大家为她细心的观察、超强的记忆和对传统文化如此深爱而拍手鼓掌。此刻,肖老师并没有被热烈的掌声所扰乱思绪,而是深情地说,“漂亮的对联,就是留在记忆里的芬芳,我们也可以把它装进行囊,老人与孩子在除夕午后贴春联的时光,就是起舞的日子,那副美好的鲜红就是冬日的阳光。”就这样,同学们的作文标题就这样被老师用大家给出的画面联系到一起了。肖老师蓄势而发的点拨也点亮了台上和台下同学的心灯,原来作文画面的精彩描写没有这么难,再抽象的标题都可以具象到一幅幅熟悉、温馨的画面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肖老师让大家来写一下写面的歌词,不要太长,几句即可。这既降低了同学们临场发挥的难度,又减少台上会冷场的可能。同学们的展示环节可谓精彩不断,“如果要写年,就不能只写年,写滚烫的汤圆,写灿烂的笑脸,将祝愿塞进红包,写全家的团圆,”“写奔波的脚步,写焦急的期盼。”孩子们优美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如同高山上的雪莲一样晶莹,又如卷起的海浪一样磅礴,又冒着冬日温泉一样的热气腾腾,尤其是当之前那位男同学再次起立时,自信、从容地高声吟诵,“写万家灯火,袅袅炊烟,写神州升天,写盛世璀璨,气象万千。”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一次是大家的赞赏。肖老师立刻评价道:“你哪里是没有素材,你分明是素材高手,还写得很有气象。但是大了一点,有没有记起一些微小的场景或画面呢?”孩子补充道:“写年夜饭的鱼香,”“年夜饭谁做的?”“妈妈做的。”“爸爸呢?”“爸爸和我一起吃。”台下响起了会心的微笑,既是为孩子内心的灵感打开而激动,也是为孩子淳朴的语言所感染。“你看,大的起来,小的下去,就是写作。”“ 同学们,生活的画面一定要从生活的角度去写,把抽象转化为具体,年是抽象的,推杯换盏是具体的,手掌交叠是具体的,眼圈红润是具体的,”在肖老师的点拨下,同学们大脑里的画面自然清晰了,他们纷纷总结到:写作,一定转化成画面,再把具体定格,其次,要打通题目与生活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学生从沉默到踊跃,学生的表达胜于教者,学生的心扉被打开,灵感被催发,学生变得自信,心中多了章法。这节课,虽朴实无华,却又桃花灼灼,群英芬芳,这就是大师的艺术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场休息环节,看到很多人拿着肖老师的书找他签字,后悔没有买。其实上次也打电话到新华书店,说是没货了。大家互相鼓励着说一起跟肖老师合个影吧。没想到肖老师爽快答应。肖老师建议到前台有背景的地方拍,我们拍完后,不知道是不是起了一个不好的头,只见跟他合影的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午吃过饭后,在北门偶遇肖老师。他背着双肩包,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依然是悄无声息的,云淡风轻的样子,右手拎着一个塑料碗装的玉米汁。这个校区地理位置很偏僻,周围几处卖东西的基本是外面摆摊的多,人也稀少,就像农村的集市,有点萧条。因为此次见面很突兀,一时不知如何打招呼,只能以肖老师的这拎着的东西说起。肖老师很平易近人的说,这是他们点的,没喝完,这不喝不了浪费了吗,带回去给其他人喝。此时,觉得他是如此的朴实,却又如此的可敬。</p><p class="ql-block">‍ 因为没有相机,在报告厅里拍不清楚,就在朋友圈里下了一张老师的照片,以示纪念和尊重。</p> 高新区科大附中专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其他任务在身,即使不舍离开新站,离开群英课堂,但还是要到达另一个活动现场。只得打车从城北转城东,从城东急急忙忙转到城西,到达科大附中高新区的西门。 </p><p class="ql-block">在科大附中的18节开放课中,我选择了八(10)与八(7)班的两节语文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一节课,1:55开始。李谨老师带来的是李清照的《渔家傲》。她以“舟”为题,将《如梦令》《渔家傲》《一剪梅》三首词进行整合,以“诵读识舟意”“品读解舟意”“悟读感舟心”为线展开教学。任务设置以给词拟标题,到寻梦识心意,抓住了主人公清醒的梦境。同学们在品读中感受词人中梦境中的不甘和无奈,接着借助AI对话,询问易安做梦的原因,补充时代背景揭示主题,理解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清照以现代小诗配乐形式的自我介绍,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仿佛有一种穿越的新鲜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整节课,构思巧妙,材料挖掘有深度有宽度,智慧课堂应用环节拉近了古今时代的距离,融“我”与读者为一体,达到情感的共鸣。</p> 袁明艳执教《周亚夫军细柳》 <p class="ql-block">  袁明艳老师执教的是八上文言文《周亚军军细柳》。在智慧课堂的应用环节上,老师集中安排在对上节课的复习巩固上,即字词的检测上。在品读课文环节,老师首先要求大家画出描写主人公周亚夫的句子,当同学们发现仅有两句时,忽然意识到本文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互相交流,复述文章大意。这个环节非常好。从同学们的表现看,平常的功底非常扎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接着,老师带领大家一一品析陪衬的军史、天子的形象、性格,霸上和棘门军的管理对比细柳军的纪律严明,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命的形象呼之欲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课感想:这是一节非常扎实的常态课。教学环节清晰,老师从容不迫,对教材掌握特别熟悉。本节课,教者除了从《史记》中补充一些亚夫的文献资料,并没有整合太多的资料。如果开头字词复习能利用平板抢答或竞赛会不会更好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一天听了五节课,有点人困马乏,在主办方的带领下穿越操场,来到对面的报告厅听一下智慧课堂经验交流推进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了46中南校区汇报的有关智慧课堂突破AI的开发与应用案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么多的数据分析,感觉真是发挥了科技的力量。真得向前沿看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抓实干,未来方可期。我也记下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5中分享的是让学生把平板带回家后的尝试,以及其中遇到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学校使用智慧课堂开展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和取得的效果成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5中长丰路分校带来的是智慧课堂与教研紧密结合的应用案例。工作开展扎实到位。</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后在市教育局陈雪梅局长的总结讲话中,我意识到了科技时代大普及的来临,从陈局的介绍中,了解到各县市智慧课堂开展的情况,也明确了今后教研要努力的方向,脑子中也闪现出下学期依托智慧课堂要开展的一些活动方案。</p><p class="ql-block">‍ 因为埋头记录,忘记了拍照,很是可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难得的听课机会,以此留念,认真聆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路过操场,看到同学们 灵动的身姿,奔跑的身影,开心的笑脸。当听到他们五点多放学的时间,内心真是羡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听课活动就此结束,在地铁上,精彩的片段像电影片段一样不断在脑中回荡,我想我应该把它写下来好好保存。</p> 本学期学习回顾 <p class="ql-block">经开区整本书阅读蹭课。</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新站区肖培东老师《我的白鸽》蹭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语文组中考分析会。</p> <p class="ql-block">新站区肖培东老师《狼》蹭课。</p> <p class="ql-block">教体局组织古诗词进校园培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学习笔记记了头十页,留着我不断消化。这个习惯从中学时就留下来了,也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葆红心,学习成长,不断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