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共成长(九)】遵守常识 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20241219

一片叶

<p class="ql-block">冬韵墨香,共学共研。2024年12月19日,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协同赋能 融合创生”教育科研年会成功举行。李镇西博士工作站,武侯区叶兵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伙伴们集体参与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活动中,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华精彩致辞,热情欢迎。让大家对<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的办学历史和课改实践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教育人充满了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武侯区叶兵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叶兵在讲话中对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本次科研年会的召开和作为百年老校所取得的业绩表达了祝贺,还分享了他阅读王栋生老师《不跪着教书》的部分故事和文中观点,并激励大家共学共勉,做“希望自己拥有最出色的学生,自己首先成为最出色的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在专题讲座前,知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满怀敬意地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王栋生老师。</p><p class="ql-block">李镇西老师强调,真正的学问并非取决于众多头衔,王老师便是一位有思想、有学问的教育大家,堪称中国基础教育界的风骨与良知。</p><p class="ql-block">李镇西老师谈到,“王栋生老师一直坚持在普通一线教师岗位,始终保有自由思想与独立人格,令人钦佩不已”。李镇西老师更是向在场教师发出真挚倡议:“你可以不读李镇西的书,但一定要读王栋生老师书”,这番话语瞬间点燃了老师们对王老师的好奇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随后,王栋生老师以《最重要的教育智慧:遵守常识》为题开启讲座。</p><p class="ql-block">整个讲座过程中,王老师摒弃了一切套话空话,不见时髦术语言的堆砌,更无“前瞻性”的“高屋建瓴”式宏大叙事,而是以聊天式的口吻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p><p class="ql-block">这些故事皆源自他长期扎根一线教学的亲身经历,饱含着对教育问题的深刻洞察与持续思考,展现出一位全心投身教育事业者的赤诚情怀。</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说,教育是社会服务,但不是“服务业”。他频频发问,并以自己的人生启发大家思考。王老师还强调,“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循常识,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常识”“没有自由思想,不可能培育创造精神”“相对于重建,教育界更需要不断的反思”“而合格的教师,在于比一般人更深刻的发现问题……”</p> <p class="ql-block">讲座结束后,李镇西老师在总结讲话中,还分享了王栋生老师的“最后一课”:在快要退休前夕,王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左眼突然失明,不停流泪。然而他依然站着讲完那堂课。这个小故事再次点燃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对王老师的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今日研学活动已圆满落幕,但王栋生老师的讲座还持续感动和感染着大家,也启迪着大家深入思考究竟何为好老师,以及在当下教育形态中自身所应担当的角色与责任。</p><p class="ql-block">工作室的伙伴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为在场老师们的教育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深刻的教育思考,这将有力推动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做有思想、有情怀、有感动、有幸福的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邓凯文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叶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