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也不都是苦和累,愉快时候也是蛮多的。</p><p class="ql-block">沿途宣传革命大好形势是大串联的重要任务之一。</p><p class="ql-block">一路上我们在农村田间地头、城里人员较集中的地方散发或张贴毛主席语录,用说快板、唱革命歌曲等形式宣传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意义。</p><p class="ql-block">看到人们听的聚精会神,特别是有人提出问题,我们的回答让他们频频点头的时候,心里总是美滋滋的,路上的疲劳也一扫而光。</p> <p class="ql-block">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路上人少车也少。</p><p class="ql-block">在两个接待站距离不太远的时候,我们30多人雄赳赳、气昂昂地一边走一边唱着歌,有时候还说说笑话。</p><p class="ql-block">一个男生讲了个笑话:农夫要杀公鸡,公鸡吓得上了房顶,于是抓起母鸡对公鸡说“再不下来你就成光棍了。”公鸡说“这种小把戏还想骗我,我下去他就变寡妇了。”</p><p class="ql-block">另一个男生讲:一个和尚犯了罪,被押往衙门,晚上住在一家旅店。和尚买了好酒好菜,把押解公差灌得烂醉,然后剃掉他的头发,当夜逃走。公差醒后在屋里到处找和尚,怎么也找不到,一摸脑壳发现成了光头,失声叫道“和尚还在,我到哪里去了?”</p><p class="ql-block">有一个男生叫陈家丑,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大家用歇后语叫他“不外扬”。</p><p class="ql-block">问他为什么起这个名字?他说:“我是后半夜一点多在家里出生的,所以就叫家丑了。”有人说:“你爸可真行,长的丑也不能当名叫啊。”他说:“这个丑不是长相,凌晨一点到三点是十二时辰的丑时,所以就叫家丑了。”</p><p class="ql-block">原来名字里还有这么多学问,当时我想。</p><p class="ql-block">在经过一段土路时,他不走平道,专拣大车碾压过的疙疙瘩瘩的路走,有人问“你在干嘛呢?”他学着京剧旦角的念白:“我在,走车辙呢。”一边说一边笑,大家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疲劳也缓解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我长这么大除了回昌图老家外,这是第一次出远门,而且是以徒步的方式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边走路一边看两侧风景。</p><p class="ql-block">当时庄稼已收割完毕,大平原上广袤的耕地显得很空旷。在盘锦附近,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长势茂盛,密不透风,夕阳下的银色苇花镀上了一层金光,煞是迷人。</p><p class="ql-block">在路上不时邂逅同道者,也是打着红旗、臂带红袖章的长征队。多数队伍人数较少,最少的只有五个人,遇上了也就是互相打个招呼而已,并没有多余的话可说。</p><p class="ql-block">在黑山县经过大虎山镇,出于对名字的好奇,我们到处找哪座山像虎山,找来找去没有一座像虎的山。</p><p class="ql-block">到北镇县的沟帮子镇,听队友说沟帮子烧鸡很有名,但我们走遍了整个街道,也没有看到一家卖烧鸡的铺子,到一家供销社去问,一位上了年纪的店员说,已经好久没有人做烧鸡了。沟帮子是大镇,街道很宽也很长,但并不繁华。</p><p class="ql-block">在锦县(凌海)过大凌河。河床不宽,水也不深,但河水很清澈。我们解开绑腿,挽起裤角,站在河里洗脸、洗脚,顿时感觉浑身清爽,疲劳也缓解了许多。但河上是否有桥,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p><p class="ql-block">进入河北境内,过山海关、秦皇岛,经抚宁、卢龙、丰润、玉田、三河,这些地名除山海关和秦皇岛外都是第一次听说,最突出的印象是河北农村民居多是平顶房,瓦房很少,农家的院落显得小一些,其它方面和辽宁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印象较深的有三处。</p><p class="ql-block">一是踏查塔山…</p><p class="ql-block">原以为塔山是一个位置及其重要的山头,看了才知道塔山即无塔也无山,这里是一个地势平缓的小山村,村旁有一座类似陵墓一样的土丘,不高也不大。</p><p class="ql-block">塔山位于锦州和锦西(葫芦岛)之间,东西两面有不太高的山岭,山岭之间是低洼平坦的狭长地带,因此这里成为关内外交通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关系到锦州乃至辽沈战役成败关键的塔山阻击战就发生在这里。据说这场战争已载入了世界战史。</p> <p class="ql-block">其次是山海关…</p><p class="ql-block">近60年前的山海关虽然显得荒凉、破旧,但绝对是原汁原味的。</p><p class="ql-block">大块的青砖,古朴、伟岸的关楼,苍劲、雄浑的“天下第一关”牌匾,听人讲萧显书写牌匾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我们登上关楼向四周眺望,蜿蜒逶迤的雄伟长城,一直向远处延伸而看不到尽头。关前一条马路,路两侧青砖到顶的百年老屋和祖辈居此的百年老户…。</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关楼上下盘桓多时,长时间不愿离去。</p><p class="ql-block">之后又去了不远处的姜女庙,听当地人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第一次知道孟姜女不姓孟,是姜家庶出的长女。</p><p class="ql-block">近年来我曾三次重游山海关,味道一次比一次淡。</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山海关修旧似新,古旧不足鲜亮有余。关前的住户比过去多,商户一家挨着一家,关楼以及两侧城墙上也摆满了花花绿绿的各种时尚商品,浓浓的商业味道冲淡了游人的怀古情愫。</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的山海关</p> <p class="ql-block">1979年的山海关</p> <p class="ql-block">其三是卢龙县…</p><p class="ql-block">卢龙是有1100年历史、曾跨越商周两代的孤竹国的国都。玄鸟生商、老马识途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卢龙县城不是很大,但有一些老房子,有明代长城,还有一段保存较好的城墙,特别是听当地人讲这里古老的历史故事,令我十分着迷。</p><p class="ql-block">后来我每每从书本中看到这些典故的时候,便想到卢龙县,想到我在这个小县城里听人讲古的场景。</p><p class="ql-block">只是关于孤竹国的信息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实在少的可怜。</p> <p class="ql-block">卢龙国家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接待站的工作人员都很热情,他们有的是学校老师,有的是机关干部。</p><p class="ql-block">有一次一位女同学蹚水过河时不慎摔倒,整个人倒在了河里,当然水不深没有什么危险,但是衣服都湿透了。</p><p class="ql-block">到了驻地,接待站一位40来岁的妇女,趁我们吃饭的工夫,从灶膛里扒出没有燃尽的草木灰,双手捧着女同学换下来的湿衣服在余火上烤,一边烤一边还不忘叮嘱我们:“出门在外要千万小心,学会照顾自己,你们爹妈要是知道了指不定怎么心疼呢。”</p><p class="ql-block">说话的口气俨然是一位母亲在嘱咐儿女,我们心里都热乎乎的。</p><p class="ql-block">像这类事情不止一起。有时候接待站的饭不够了,负责做饭的师傅忙不迭地把家里的饭端过来让我们吃。</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的人们都很善良,这一点给我未经世事熏陶的心灵打下了深刻烙印。</p> <p class="ql-block">红卫兵长征队被称为毛主席的客人,走到哪里都被热情接待,但有些客人的素质却难以恭维。</p><p class="ql-block">在走到离北京不远的通县(通州)时,我们打了一场群架。对方是长春一个中学的长征队,他们的队伍也比较大。</p><p class="ql-block">那是在接待站食堂快吃完饭时,到底什么原因引起的已经记不起来了,肯定不是什么大事。</p><p class="ql-block">开始是口角,对方一个膀大腰圆、个头一米八左右的男生说话很霸气,并开始爆粗口:“他妈的!沈阳的有什么了不起。”</p><p class="ql-block">我们一方是一个初二的男生,个子不高长的也挺膀,听对方这么说,当然不能示弱:“咋的,你还不服啊!”这句话还没落地,对方的拳头就打过来了:“我就不服你了,咋地!”</p><p class="ql-block">我方队长见势不好,大声说:“咋地,还动手了,谁怕谁呀!”迅速冲上去与对方扭打在一起。</p><p class="ql-block">见到这个场面,双方队员谁也不能装怂,一场混战便开始了。参加群殴的人员总共有20来人,当时打的很激烈,扫帚、拖布齐上阵,碗、盘子在空中飞舞,双方都有几个挂彩的,长春那个霸气哥受伤尤重。</p><p class="ql-block">我们几个年龄小的队员和女生们没有冲到第一线,但给前方战士递家伙的有。</p><p class="ql-block">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打架的全过程我是亲见了的。至于是否赔偿了接待站的损失、是否有人住院我一概不知。但确实在通县多住了一天。</p> <p class="ql-block">通县是进京的最后一站,大概40多华里。打架的不愉快并未影响我们的情绪,仍然精神饱满地上路,大家说说笑笑,还未感觉累就到了我们心中的圣地—北京。</p><p class="ql-block">为了迎接这庄严的时刻,进城之前,我们稍事休息…</p><p class="ql-block">整理行装—重新捆扎行李、系绑腿,正了正红卫兵袖章,女生们梳理头发。</p><p class="ql-block">开始列队、精神抖擞地向城里进发…</p><p class="ql-block">先到天安门广场绕场一周,然后排成方队站在天安门城楼前,面向毛主席像,汇报我们这支队伍徒步一路的主要成绩…</p><p class="ql-block">完成这一系列活动后,才列队去往驻地。</p> <p class="ql-block">尽管没有经历革命前辈爬雪山过草地那样的艰难困苦,但我们毕竟是一步不少地走完了1500华里的路程,胜利到达终点。</p><p class="ql-block">一群15-18岁的中学生,用21天时间,全程徒步从沈阳走到北京,对我们个人来说堪称壮举!</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也值得为自己骄傲了!</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在此一并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