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百万大军的蒋介石为何没能守住东北?解放战争初期,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拿下东北?

爱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手握百万大军的蒋介石为何没能守住东北?解放战争初期,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拿下东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北本是女真人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地广人稀。近代随着大批汉人闯关东来到这里,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一片蛮荒的黑土地绽放出勃勃生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近代中国不是内战就是外战,国家满目疮痍,人民苦不堪言。可地处边角一隅的东北,却有幸躲开了几乎所有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以及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军阀混战等等,都没有伤及东北。除了日俄战争外,再无大的战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北在张作霖执政时期,已经成为中国最富庶地区之一,特别是工业体系冠绝全国。当年张作霖以此可以争天下,而后小日本以东北为基地,不仅北拒苏俄,还南掠中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抗战结束之后,我军的地盘和国军地盘质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我军的根据地都是陕甘边、晋察冀、晋冀鲁豫等等。这些名字并不是说我军占了这些省份,而是在这些省份的连接处建立了根据地。这些地方一般都是统治薄弱的区域,俗称三不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而一个省的核心地带很少是在边界地区,精华地区都是各省中心。如果我军能掌控东北,就有了与国军争夺天下的基础:进可攻,退可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8月9日,苏联突然向日本宣战,150万大军从三个方向气势汹汹冲向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日本鬼子彻底完犊子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消息传到延安,正在城头大喇叭滚动播报。播报员的声音激动中在颤抖,人们反复倾听,仿佛是天籁之音。大伙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震惊了,全城陷入了狂欢:大家有敲盆子的,有摔瓶子的,干啥的都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情绪到位之后,教员喊出口号:哪怕把所有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拿下东北就是胜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军发出命令,向察哈尔进发,向热河进发,向辽宁进发,向吉林进发。跑得最快的是隶属冀浙辽军区的曾克林部,他们离山海关最近。跑着跑着,他们收到一个消息:苏军马上就要过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听闻要和老大哥的部队见面,曾克林和兄弟们都激动不已,有种粉丝见大明星的兴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他们连夜杀猪宰羊,尽力把自己收拾的利利索索,站在道路两旁敲锣打鼓,用最饱满的热情,最整齐的军容,准备给老大哥留一个好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苏军的 5 辆汽车迎着朝阳疾驰而至,看着路边这支武器乱七八糟,穿着也五花八门队伍,老毛子非常诧异,不知他们是干啥的,既然不知道,那就先缴械再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毛子恶狠狠的冲曾克林他们吼:“缴枪”;热脸贴上冷屁股,曾克林他们一下子懵逼了,想解释,可双方都听不懂对方在说啥,面红耳赤之际,政委唐凯撸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的图案,他在胳膊上刺了一个镰刀斧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到图案,老毛子顿时懂了,原来这群叫花子是中国兄弟。部队顿时化干戈为玉帛,现场陷入了欢乐的海洋,载歌载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在苏军的协助之下,曾克林一路势如破竹,没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山海关,然后坐着火车哼着小曲占领了锦州,一路到达沈阳。火车刚到沈阳,苏军果然来迎接了,不过呢,没有笑脸和伏特加,而是黑洞洞的枪口,苏军拿着转盘冲锋枪,将曾克林乘坐火车团团包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领头的粗暴无比,要求曾克林赶紧滚蛋,哪来的回哪去,说啥都不管用。曾克林傻眼了,觉得都是苏联人,怎么差别这么大呢?在山海关的热情似火,在沈阳的简直跟土匪似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苏联人的心思比 18 岁的姑娘心思还难猜。咋回事啊?原来啊,斯大林和老蒋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包括大连和旅顺的驻军权,铁路的军营权以及蒙古独立等等。斯大林承诺老蒋在即将爆发的内战中不支持我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苏军的底层官兵出于天下布尔什维克是一家的理念,看到我军表现的亲热点很正常,但对于苏军高层来说,他们很清楚,为了维护苏联的国家利益,对待我军就不能那么友好,也就有了曾克林被堵在车站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曾克林和兄弟们被堵在火车上待了整整一天,没饭吃没水喝。可突然之间,苏联人又变得大方起来,不仅把曾克林他们放下火车,还把一个军火库交给他管理,曾克林带着兄弟们换上关东军军服,每人一把崭新的三八大盖,牛气哄哄的在沈阳来了个武装大游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斯大林为啥突然对我军大方了呢?原来啊, 1945年9月5日,美军在青岛、天津和秦皇岛登陆,这就引起了斯大林的高度警惕。罗斯福还没死的时候,大家约定好苏联撤出东北,美国不在中国登陆。那现在爬上中国大陆,对美国佬算怎么回事呢?美国佬不仁,就别怪我斯某人不义了。美国佬帮国民政府,斯大林自然要拉布尔什维克兄弟一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曾克林带着长期钻山沟的兄弟们进入大城市沈阳,自然心情极度愉悦。这时,东北抗联又突然冒了出来,整了个好事成双。巅峰时期,东北抗联有 3 万多人,可在鬼子全力围攻之下,损失惨重,只剩下 800 多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 1940年底,陆续退入苏联远东地区汇入苏联境内后,抗联由苏军供应伙食。每人每天一公斤面包,还有一些菜、肉和油之类的。按道理来说,完全可以满足一个正常成年人的需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可抗联战士们三下五除二就把发的食物都吃个精光,然后眼巴巴的看着苏联人,一副永远吃得好但吃不饱的样子。苏联人大惊失色,这群中国人看上去面黄肌瘦,怎么这么能吃?还不是因为肚子里没有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抗联战士都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和鬼子作战这么些年,常年啃树皮,吃草根,甚至把皮带用水煮了吃,每天都处在生死边缘,不是战死就是饿死,饿了这么多年,看到吃的两眼能不放光吗?为了防止东北的关东军入侵苏联,苏联决定对抗联剩下的这些人进行特种培训,将他们培养成超级特工,深入中国东北侦察,摸清日本关东军的所有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地狱般的训练中,抗联战士们全部都坚持下来,并且学的很好,惊的苏联人一次又一次张大了嘴巴。为了给老蒋增加点压力,斯大林打开日军武器库,对抗联兄弟表示:武器随便拿,抗联也不含糊,赶紧搬,能搬多少搬多少。可有心无力呀,抗联剩下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50 多个城市,只有 400 多人,分到每个城市最多 10 个,咋个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焦虑之际,曾克林带兵进驻了沈阳。不过呢,曾克林的 3,000 多人呢,还是太少了,必须要派更多人来。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马上派人到延安,当面向领导汇报,让领导赶紧派人来,越多越好。大佬们听到东北的形势如此之好,立即下定决心,全面实施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命令各根据地抽调精兵悍将,跑步向东北前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了给同志们打气,中央还专门转发了曾克林的报告:在沈阳及各地堆积着各种轻重武器及物资甚多,无人看管,随便可以拿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伙撒丫子往东北跑,抢着去穿新衣,拿新枪,一路跋涉到东北呢,已经是一个半月之后的事了。这段时间呢,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看见我军像洪水一样涌进东北,老蒋荒了,咬咬牙就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给签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拿到老蒋保证后,斯大林笑眯眯下令把我军小兄弟从大城市中赶走,仓库的武器也不准拿了,安安静静等国军来接收。跑进东北的兄弟们顿时傻眼了,传说中的枪啊炮啊,跟蒙娜丽莎的眼泪一样,只存在传说中,压根就见不到。东北冬天太冷了,零下几十度啊,苏北的薄棉袄穿在身上,那跟没穿一样,冷的人浑身打哆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而且呢,国军也懂宣传,在我军进来之前,开着大喇叭到处造我军的谣,把老百姓都吓坏了,看见我军就跑,搞得我军非常惆怅,拿着钱都买不到粮食,我军兄弟们在萧瑟的寒风中饿着肚子冻得瑟瑟发抖。看势头不对,我军赶紧给伟人打了个电报,诉说了部队惨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著名的七无:无党组织、无群众支持、无政权、无粮食、无医药、无衣服鞋袜。建议派部队占领中小城市和农村,收拾土匪和土豪,建立根据地。至于打仗,等吃饱穿暖睡好觉再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伟人随即给东北局发了一封电报,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里面最耳熟能详的词汇,让开大路,占领两乡,比如打土匪和伪军,这种策略一打一个准,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这是我军进东北初期最主要的武器来源。然后打土豪,分田地,得到群众拥护。东北民主联军很快化被动为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46年2月,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老蒋耍小聪明,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内容,给抖了出去。国人顿时怒了,南京到处都是游行示威队伍,学生们高呼口号,让苏联人滚出东北,东北是中国人的东北,斯大林怒了,表示都是混江湖的,谁人不被阴,哪个不阴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趁大批国军仍在途中,苏军立即撤军。诀窍是撤军前不给国军打招呼,而是给我军说悄悄话,表示:“哥,我走了,你们赶紧来”。收到消息后,我军赶紧收拢部队,悄悄埋伏在四平附近。苏军前脚撤出四平,我军后脚就冲了进去,三下五除二就占领了四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跟随苏军撤退的步伐,我军陆续攻占长春、齐齐哈尔和哈尔滨。看到斯大林的骚操作,老蒋惊呆了。再看见我军动作,老蒋愤怒了,表示:“这地盘都是我的,我的,你们赶紧滚”。我军表示:“谁愿滚谁滚,反正,我不滚”。话不投机半句多,那就战场见真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时国军已占领了沈阳,下一站就是长春。但两个城市中间呢,有一条必经之路,那就是四平。位于三条铁路的交汇处,是东北的中心地带,连接东南西北满的交通要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月2日,四平外围战在本溪打响。此时,杜聿明肾病犯了,跑到北平嘎腰子正在住院治疗。国军在东北的最高指挥官是行营主任熊式辉。两个师的国军被暴打,死伤 700 多人后跑路。老蒋打电话问熊式辉怎么回事?几个土八路守的小四平都打不下,你要是没办法,我就换人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熊式辉急了,在他的眼里,东北那可是到处都是金银财宝。他蹲在沈阳城内,命令三个师继续进攻本溪。结果呢,遭遇了林总优势兵力的围攻,一个整团被迫投降,一个师长被打死,连军长都差点被活捉,惨不忍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正在焦头烂额,之时, 4月16日,杜聿明回来了。他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本溪。其中大名鼎鼎的新六军是正儿八经的全美系部队,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坦克,大炮火力极其强大。一年之前,在缅甸把日本人打得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战斗力极其彪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拿下本溪后,杜聿明又集中 8 个军围攻四平。整个过程刺激又无聊。这是一场美国武器和日本武器的大决战。国军全部美械飞机、大炮、坦克,士兵们跟在坦克屁股后边,用大剂量的弹药把对方阵地炸得寸草不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面对这种立体进攻,民主联军压力很大,首先弹药就是一个大问题,为啥呢?当时根据地没有建起来,没有兵工厂,民主联军子弹那是打一颗少一颗,苏联人留下军火库虽然庞大,也经不住剧烈的消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四平打了一个多月,已经见底了,眼看情况危急,斯大林伸出了援手,当即批了 8 车皮的军火,先通过船运到北朝鲜,再让金日成用火车拉过来。结果呢,消息泄露,被老蒋派飞机炸了个底朝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林总一败再败,连夜从四平撤退。国军像狗皮膏药一样紧追不舍,让林总叫苦不迭,只能命令部队夺命狂奔,一跑就是上千里,连骡子都跑得口吐白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国军一鼓作气,把林总赶过松花江,差点赶过鸭绿江,压缩到长白山边上。松花江以南的城市几乎全部落入国军之手。四平之战后,老蒋的野心急剧膨胀,很快发动全面内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对局势动若观火的伟人立即作出决定,由林总出任东北党政局一把手,全面负责东北工作,把各解放区的精华挑出来,各种干部进东北,为逐鹿东北奠定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此时东北国军占据绝对优势,如果继续增派部队乘胜追击,我军真的难以立足。就在危难之际,伟人出手了,安排山东根据地对国军展开了猛烈进攻,各战区也开始动作,让老蒋手足无措,将本来计划调往东北的两个军又调回了华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林总死死抓住这个机会,剿匪土改,建立根据地,扩军练兵,至 1946年底增至 36 万, 1947 年夏季反攻之际增至 50 万, 1948年冬季辽沈决战之际已成百万大军。不仅彻底站稳了脚跟,攻守之势也随之逆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