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一月的叮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还未走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二月的冬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已经带来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期尾声的消息。</p>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这学期新课内容已学完,本周开始进入复习阶段,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初定1月9日左右进行期末检测。</p><p class="ql-block">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课上已和孩子们强调了复习的要求和纪律,也希望家长们共同配合引导孩子专注学习,争分夺秒对本学期的知识复习巩固,查漏补缺。</p> <p class="ql-block"> 临近期末,有些孩子开始出现心理浮躁、书写退步,以及迟到、忘带书本、未完成作业、作业马虎错题等学习问题。</p><p class="ql-block"> 现在仍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孩子们就像一棵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他们需要的正是我们持之以恒的陪伴与悉心教导,而非放任自流,任由其自然发展。</p> <p class="ql-block">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希望大家都能正确面对孩子的优、缺点,系统地看待和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从他一步一步前进的脚印中寻找原因,不能拿着“放大镜”用单纯的“比较”简单对孩子提要求、设标准,否则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果。家长要做的只是引导,引导孩子走向更好!</p> <p class="ql-block"> 个别孩子把写作业当成痛苦,被迫忍受,等待着难受的处境过去。要改变这样的局面,我们必须帮孩子找到学习的掌控感、胜任感。不断把“父母要我做”,转化为“孩子自己想要做”,孩子学习自然会更积极。</p> <p class="ql-block">建议: </p><p class="ql-block"> 1.多问孩子“你想要什么”,少对孩子说“我认为你应该这样选/那样做。”</p><p class="ql-block"> 2.少对孩子说“如果……我就……”比如,“如果你好好写作业,我就允许你看电视。”“如果你不认真,我就生气了。”更能提高孩子掌控感和胜任感的表达是:“如果……你就……”比如,“如果你掌握了这个知识,下次你就能明白科技馆里那个转盘的原理。”</p><p class="ql-block"> 3.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允许孩子作主。比如,今天穿什么衣服,哪怕他的搭配并不协调;睡前读哪本故事,哪怕你觉得没什么营养。还可以邀请孩子制定出行计划,允许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等。</p> <p class="ql-block"> 复习开始,为了提高孩子们的上课积极性,以及课堂能动性,会发放奖品、奖状,多多鼓励。暂时还没有得到的同学,我们需要多去关心,多去鼓励。也能提升孩子们的抗压抗挫能力,抗压抗挫能力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备“通关”技能,更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正确的“帮助”:</p><p class="ql-block">1.鼓励尝试和失败: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即使失败了也不要害怕。</p><p class="ql-block">2.避“唯成绩论”:教育孩子认识到,成功不仅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中的努力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一天晚上,送完走读的孩子,走在楼道里,听到一个对话,某某班老师就不办事,告了她了,她也回复信息了,但就是没给办。大致是告晚上有朋友接孩子,老师忘记告孩子了。</p> <p class="ql-block"> 听到后我就反观自身,这样的事情可能偶尔难免也会发生。</p><p class="ql-block"> 但我想说的是:再负责的老师,也总有力所不及的时候;再用心的老师,也总有可能出现一些小差错。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老师,但为孩子着想、对孩子好、盼孩子变好的心,一定是最真诚的。</p> <p class="ql-block"> 在众多关于教育的论述中,有一句话虽然我没有查找到出处,但尤为引人深思:“教育就是,让孩子有见识、有爱、有规矩。”这句话不仅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教育的核心目标,也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见识,即见识广博,视野开阔,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p><p class="ql-block"> 有爱,即让孩子们逐渐学会如何表达爱、感受爱,并以爱回馈社会。</p><p class="ql-block"> 有规矩,即教会孩子遵守规则和社会秩序。规矩不是限制孩子的天性,而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当孩子有了原则和底线,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自由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1.准备圆规一把。</p><p class="ql-block">2.蓝笔(改错),红笔(做笔记),各准备一支。</p><p class="ql-block">3.返校有任务,请4点半前到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