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远行

飞扬

<p class="ql-block">母亲晚年照</p> <p class="ql-block">我与母亲</p> <p class="ql-block">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p><p class="ql-block"> 母亲拖着百病之躯,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终于在2020年最寒冷的季节,岁末的最后几天走了……… 就像熬尽灯油一豆火苗,在冬季凛冽的寒风中熄灭了, 捱不到即将到来的春暖花开……</p><p class="ql-block"> 一切来的那么突然,让人始料不及,我也在人生63岁时,成了孤儿。</p><p class="ql-block"> 在失去母亲的日子里,每天都是一种煎熬,原本热闹温馨的家,从此变得空空荡荡、毫无生气。白天,夜里,我经常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走进母亲的卧室里,坐在母亲的床边,看着母亲空空的床铺发呆……</p><p class="ql-block"> 母亲走了,母亲再也不会回来了,无论怎样祈盼和幻觉,无情的现实告诫我:母亲永远离开了我,她得到了“解脱” ,而留给我的是难以忘却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天,母亲坐在轮椅上,被我们缓缓推出家门时,母亲表现出惊人的冷静,没有流露出丝毫的表情,她走的是那么从容淡定,那么的优雅。我永远不可能知道母亲当时心里究竟想些什么,但肯定的是,母亲用她的双眼在告别这个家,她也许预感到,自己离开家门后,可能再也回不来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在2020年10月9日晚饭时,突发脑梗征兆的。原本她非常优秀的记忆力和敏捷的思维,好像一下子就消失了,她甚至叫不出我们兄弟的名字,原本玩得非常娴熟的智能手机,成语接龙,还有电视新闻,文章杂志等书籍似乎都忘记了。但值得庆幸的是,此时母亲的言语表达、思维,行动和生活自理还能如常。在接下来的日子,母亲自己非常努力地进行记忆练习,希望自己能恢复原来的记忆。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治疗和自己的努力,母亲恢复了一些基本记忆,除了偶尔会叫錯名字,交流已无问题。</p><p class="ql-block"> 大家感觉母亲身体已开始慢慢恢复,但12月15日开始,母亲疑似病情加重,先是移步困难,双脚浮肿,至18日以后几乎不能移步走路,晚上睡觉神志时有迷糊,不能自己上厕所,不能自理个人卫生,那几天夜里,都是我抱着她处理个人杂事。无奈之下,经大家商榷并权衡利弊,12月20日,母亲进入丽水第二医院住院观察治疗。</p><p class="ql-block"> 由于疫情期间,只允许一人陪护,且必须完成新冠核酸检测,故当晚由二弟陪护。第二天上午九点半我到医院给母亲送些日用品,和二弟在医院门口交流了母亲的情况,二弟说昨晚母亲情况还好(可能是当晚母亲已进入昏迷状态,不能言语了)因为医生要查房并做磁共振,二弟进病区陪护,我刚到家不一会,三弟媳娟芬电话告知母亲不行了,如雷轰击,等我赶到医院抢救室,医生正全力抢救,此时,母亲双目睁开、嘴巴微张(是母亲舍不得我们,还是有未了之言没有告诉我们?),对我们的哭喊已无反应,母亲生命体征慢慢消失……</p><p class="ql-block"> 让母亲体面,安详离去,尽快摆脱痛苦,这是子女最后的尽孝。</p><p class="ql-block"> 遵从母亲生前叮嘱,拒绝插管及电击等无效抢救措施,<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让母亲再遭罪、子女再受煎熬。</span></p><p class="ql-block"> 我用手抚摸着母亲的脸庞,慢慢将她的双眼和嘴巴闭合,医生遂告知,母亲于2020年12月21日(农历11月初七)11点16分仙逝,享年93岁 。</p><p class="ql-block"> 后来二弟告诉我,上午母亲做磁共振检查,是二弟亲自在磁共振室陪护,推进检查室时,情况还正常,还对站在走廊边上的三弟媳微笑示意。但在检查过程中,二弟发现母亲没任何反应,且脸色不好,呼叫也无反应,遂呼叫医生,医生查看后即转到隔壁抢救室抢救,但母亲再没有醒来。我到医生办公室看到磁共振检查报告单:”大脑两侧小脑半球体突发急性脑梗”,最终导致母亲去逝的罪魁祸首,应该是这个。母亲去逝后,我和二弟,二弟媳卫英,三弟媳娟芬护送遗体回病房,在二弟他们回家为母亲取衣,娟芬联系车辆殡仪馆事宜期间,我一直陪伴着母亲,紧紧握着母亲的手,母亲的的手还是和往常一样,很柔软,很暖和……</p><p class="ql-block"> 母亲就这样走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出身于中医世家,也算是书香门第,家中外公家教甚严,故母亲从小聪慧,懂事。我们兄弟经常开玩笑说,小时候淘气,母亲责骂我们的话,都是论语,大学,中庸这些四书五经中的成语或圣人之言,她集传统美德与知识女性于一身,在她身上,既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 ,又显现出一般女性少有的睿智、聪慧、独立、大气、刚强与豁达。无论日子过得多么艰难困苦,无论遇到什么难解之事,只要母亲在,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母亲是家中的主心骨,中流砥柱,定海神针。我们兄弟三人从小接受母亲的知识启蒙与立身教育,她既是我们的母亲,更是我们的人生导师,我们的成长与大家庭的和睦幸福,离不开母亲的谆谆教诲与辛勤付出,为此,我们一辈子感恩母亲! </p><p class="ql-block"> 母亲十几岁时,外婆早逝,家里留下年迈的太爷爷奶奶,六岁的弟弟和只有三岁的妹妹,外公整日在外行医,故家中一切事务全落在她身上,她服侍老人,扶养弟妹,耽误了学业,但她独立,坚毅的精神促使她最终走出家庭,以较大的年龄考上中学,靠给老师洗衣服打零工,供养自己(后来还有弟弟)完成中学学业,并顺利考入处州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人民教师,靠自己的拼搏与努力,让自己走上了自食其力的人生大道。</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是坎坷的,她的职业生涯正逢共和国的多事之秋,她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所有的政治运动,从镇反运动开始,什么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四清 ,文革,改革开放,直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等,可谓阅历丰富,久经运动沙场 。</p><p class="ql-block"> 由于所谓的出身成份问题,母亲在历次运动中,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尤其是在十年文革期间,更是如临深渊,险象环生,但是母亲毕竟是母亲,她用自己的智慧,坚强和果断,逢凶化吉,丝毫未损,她和我们的父亲一起,为我们兄弟营造了一个温馨安全的家园 ,为我们兄弟的学习成长和后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在当时那么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没有受到任何来自政治运动或家庭出身方面的冲击和干扰,真得感谢我们的父亲和母亲。</p><p class="ql-block"> 母亲年轻时多病,由于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再加上生育我和弟弟的时候,政治运动频繁,身体没有得到休息和恢复 ,进入中年后 又经历了六次大手术,所以身体体质一直不是很好,但是她却能长寿,这和她的乐观与豁达有关,正如孔子所说的:“知者乐,仁者寿”。母亲一直思维敏捷,观察人判断问题精准,新东西新事物 一学就会,呈现出一个知识女性很高的文化素养和修养自信 ,在母亲面前,我们兄弟经常自叹不如,甘拜下风。九十岁以后,除行动不便(手术所致)耳朵稍背 ,但她的思维能力,对新事物的接纳,以及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丝毫未减,她曾经创下手机成语接龙四千多次的记录,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脑梗,相信母亲就是最后一刻,她都是睿智的,清醒的 。</p><p class="ql-block"> 我是家中的长子,母亲在三十岁时才生下了我。我出生时,正逢大跃进运动,母亲生下我还不到二十天,就要没日没夜参加运动,白天上课,晚上为农民文化扫盲,还要下田帮农民干活,极度的劳累和政治运动的思想压力,摧垮了母亲的身体,致使母亲落下了病根。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扶养大,但我待在她身边的时间却不多, 1974年我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当知青,1976年被抽调推荐外出上学,直至毕业后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四十多年和母亲聚少离多 ,尽管有寒暑假时间,而且几十年几乎每年春节都陪父母亲过年,但毕竟是来来去去,不能长住,也许这都是命吧!我打定主意退休后就回来陪母亲,也感谢母亲给了我这个机会,母亲的长寿让我的愿望得以实现。但子欲孝而亲不待 ,母亲只给了我三年陪伴时间 ,我2017年11月退休,直至2020年12月母亲离逝,只有整三年。冥冥之中,好像上天都已安排好了,天不假年,只给了我和母亲三年短聚时间,这么的吝啬和冷酷!</p><p class="ql-block"> 使我非常后悔和自责的是,我却没有好好珍惜这三年宝贵时间,时不时还外出应酬或他事,没有尽心尽孝,更不能原谅自己的是,那天母亲做磁共振没有始终陪伴在她的身边……</p><p class="ql-block"> 一切的一切,自己是个不孝之子!</p><p class="ql-block">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这个道理,我懂得,也知道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父母亲老了,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但是,生离死别,万劫不复,这种泣血含泪的痛苦与残酷,是无法用言语表述的,这是人生的一个坎,永远的痛!</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坚强且乐观的。尽管病痛曾给她一生带来无数磨难,尤其是那次直肠癌手术,痊愈后的造口问题,一直给她生活和心理造成极大麻烦,有时情绪极度崩溃,但她任然积极配合,努力保持平和心态,在他人面前,你看不出她内心的痛苦与烦恼,她安详、恬静,像一潭平静的池水,事实上,她内心的痛苦和矛盾都是强忍着的,但她的坚强乐观却给了我们兄弟莫大的安慰。</p><p class="ql-block"> 晚年以后,母亲也时常会谈起死亡,这是老人离不开的话题。对于死亡,母亲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坦然和超脱 ,她曾开玩笑说,“自己从小体质不好,年轻时就多病,当时想自己能否活过六十岁,最大的心愿是把我们兄弟能拉扯大。想不到,自己居然活过了九十岁,看到了第四代小石榴,看到了世界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体验和享受了现代化生活带来的便捷和乐趣,看到了你们兄弟和睦团结,家庭幸福,下一代茁壮成长,我很满足了。现在多活一年,就等于多赚一天 ,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了 我随时准备走路,而且无悔无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隆冬的风,已经寒得有点刺骨。满地的落叶,更添心中那片无尽的荒芜与寂寥。</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母亲已经离开了四年。在母亲离开的日子里,每天都是那么漫长,每天都沉浸着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无尽的哀思。</p><p class="ql-block"> 母亲已远行。从此一堆黄土隔着两个世界。但母子情缘,永世不断…</p><p class="ql-block"> 母亲已远行。 从此我的余生再无您,您长眠,我长思…</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满天星辰中那颗最亮的星,我想您了,会时时看着您,您想我了,就变成一束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在黑夜里照亮着我、温暖着我、让此生不说再见却再也不能相见的遗憾,变成梦里美丽的相约、幸福的重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篇,献给我远行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