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米歇尔山 ,又称圣弥额尔山 (Mount-Saint-Michel and its Bay) 是法国著名古迹和天主教朝圣地,位于法国北部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的海面上,距海岸两公里。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 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 88 米,它所在的圣马洛海湾是一片滩涂,潮汐不断地将沉积物冲上岸,使得圣米歇尔山成为了一座孤岛,只有涨潮时才浮出海面,颇具神秘色彩。 圣米歇尔山是天主教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山顶建有著名的圣米歇尔山隐修院。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于1979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div><br></div> 中世纪的朝圣者们认为这座岛是耶路撒冷的天堂,是世界的尽头,在它的背后是敞开的天国之门。那时,朝圣者只有在退潮时才能涉水到达这座岛,很多朝圣者在流沙中丧命。 沿着圣米歇尔山狭窄的的青石板台阶缓慢上行,时不时停下脚步环视、俯瞰圣米歇尔山下退潮时的情景,沿途两边商铺和餐厅林立。<br> 圣弥额尔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708 年。据说,当时一位来自阿弗郎什小镇的红枢机主教奥贝梦见大天使圣弥额尔。<br> 一天夜里,圣弥额尔天使在电闪雷鸣中第三次出现在奥贝的梦中,他用自己的神指在奥贝脑门上点了一下。从梦中醒来的奥贝主教摸到了脑门上的凹痕,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立刻赶往墓石山,着手完成大天使的神旨。圣弥额尔山上就这样有了第一座教堂。<br>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直到 16 世纪,圣米歇尔修道院才真正完工,奥贝尔的一场梦让人整整忙活了 8 个世纪。后来,人们又在山脚下修建了众多的店铺和旅馆。 前面是圣米歇尔山的城堡大门 <div><br></div> 一千多年来,大西洋海水潮起潮落,无数的沙被冲向海湾,使海岸线因此向西移动了约 5 公里,更靠近圣米歇尔山了。1879年人们修建了一条堤坝,车辆从此可以直接通过堤坝上山。每年只有两三次,当天文大潮将堤坝淹没时,圣弥额尔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岛。<br> 我们刚才就是从远处那个堤坝走过来的,站在这里看到潮水退去后的淤泥裸露,联想到没有修建这个堤坝之前,朝拜者是如何艰难的涉水到达这座圣岛的,感叹信仰的力量和执着。 抬头仔细看,那是什么? 沿着古老的石阶,穿越饱经沧桑的石屋和城墙,前往圣米歇尔山最恢宏最重要的建筑——修道院。 哦!原来是它 圣米歇尔修道院虽然经诸多建筑师设计,但依旧保持着朴实无华、古色古香的格调,令人无处不感受到本笃教徒那静思冥想、严苛简朴的苦行僧生活。整个修道院分三层,被一堵高墙隔成两部分。 我们先登上最高山顶,来到修道院大教堂的入口以及门前的观景平台。教堂哥特式的尖顶高耸入云,顶上金色的圣米歇尔雕像手持利剑直指苍穹,庇佑着诺曼底的大地。 平台是观潮的绝佳之地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附近的海域变浅了,大部分时间里这座山都被淤泥环绕。2004 年法国政府就开始了“恢复圣米歇尔山海洋面貌”的项目,这个项目耗资大约 2 亿欧元。<br> 圣米歇尔修道院是为大天使圣弥额尔建造,也是杰出的技巧与艺术的绝技两者与独特的天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br> 古时这里是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 8 世纪,枢机主教奥贝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了一座小教堂,奉献给天使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故称米歇尔山。1211-1228 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六座建筑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式教堂的风格。岛上现还存有 11 世纪罗马式中殿和 15 世纪哥特式唱诗班席,13-15 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圣米歇尔山经大自然的造化,使它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大奇观,而山上的古迹修道院和大教堂则在基督教徒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br><br> 走进山顶修道院大教堂,顿时感到神圣、朴实、浑厚。有很多朝圣者和游客在里祷告,我们虽不信教,但身处其中,一切浮躁会烟消云散,不由自主的会摒息闭目,祈求平安、健康。<br> <br>也许只有在如此宁静的地方才能使教士们潜心修行,只有如此亲和才足以吸引八方的信徒不顾被流沙吞噬、被海潮卷走的危险上山朝圣。 这里是修道院第三层,有被誉为修道院精华的内院回廊。 内院与回廊面朝大海,背靠教堂的北大殿。这里是修道院最隐蔽的地方,外人不允许越雷池一步,只有修士们才有资格自此拾阶进入教堂。修道院的内院与回廊堪称"奇中之奇",它们被二层的花岗岩墙垛或巨型石柱支撑着,近看恍若镶嵌于大教堂之上,远眺则犹如悬浮于天水之间,其景致之壮观,好似天上庭院错落人间。 这个回廊的天花板是欧洲最古老的肋架桶形拱顶之一 <div><br></div> 修道院回廊环绕着内院,特别的是廊柱不是在两两对应排列,而是交错排列,其梅花形的格局致使柱头又是对角拱顶的台基,从而形成了柱林之上的连拱廊,这样独特的结构显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回廊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精品,其圆柱看似纤圆脆弱,但实际上它们却支撑着回廊那专看风景的页岩大屋顶。 二层是接待国王和贵族的贵宾厅,还有用以支撑上层修道院附属教堂的巨柱地下小教堂、圣马丁地下小教堂、悼念亡者的圣艾田礼拜堂,以及修士撰写手抄本的骑士厅。 修道院长廊的穹隆 一层是宽敞明亮具有防御功能的守卫厅和接济穷人、接待朝圣者的施舍大厅。 圣弥额尔山所处的圣马洛湾以涨潮迅猛闻名遐迩,最高潮与最低潮时海平面的落差高达 15 米。由于海湾深水区不多且底部平坦,退潮时大海距离岸边有 15 至 20 公里。通常涨潮的速度相当于一个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时 4 公里,顺风时速度则增加到每小时 30 公里。因为圣马洛海湾潮水如此"善变",流传着许许多多可怕的故事。<br> 几乎所有的法国古典文学家,从雨果到莫泊桑,都曾经被它的多变所迷惑。雨果描写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会遭到惊心动魄的埋葬,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的确,这些沙表面看似平坦光滑、松软安全,可一旦不小心滑落下去,它内部的暗流就会像蛇一样滑动,松软的被潮水浸泡的表面变成淤泥将你死死地缠住,犹如陷入沼泽一般难以自拔。<br> 在这里可以观察到欧洲最大的潮汐,如今,想要看到圣米歇尔山成为一座岛的样子,必须等到大潮的时候。现在一年中大约 150 天圣米歇尔山是完全被海水包围的。 来圣米歇尔山朝拜、游览的人很多,街道两边的商店随意走进去看看,有喜欢的纪念品可以买回家。 游览圣米歇尔山,一定要品尝圣米歇尔山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布拉大妈家的煎蛋饼(Omelette)。 狭窄的通道只能容纳一人通过 看到墙上挂着制作煎蛋饼的炊具,就知道找到布拉大妈家( La Mère Poulard)了,赶快进去品尝圣米歇尔山传统美食:煎蛋饼喽! 来一份西红柿鸭胸沙拉配法棍 再来一个布列塔尼地区的特色煎饼 这就是布拉大妈的煎蛋饼,看着诱人吧?绵软的煎蛋饼入口即化,蛋香和奶香味伴随唇间,再配上鲜红的火腿肉,真是个绝佳搭配。 餐后甜品已成为常态 离开圣米歇尔山乘坐 6 路公交车返回蓬托尔松 在蓬托尔松小镇解决了晚餐 为了明天上午能赶上去法国北部海滨城市勒阿弗尔(Le Havre) 的火车,我们晚上先赶到了北部城市卡昂。预定的卡昂城市公寓酒店( Appart'City Caen) 在新区,费了不少时间才找到。 今天天气不错,赶快去勒阿弗尔,去看法国的象鼻山。 到卡昂火车站时间还早,就在火车站附近闲转,拍下足迹留作回忆。 乘坐 TER 52052 次火车(10:19--11:53),前往勒阿弗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