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上马是国内唯二的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今年更是申请了世界大满贯赛事,因其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在国内独占鳌头。上马难中签,难如上青天,特别像这座城市的性格,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尤其是对北方跑者不友好,中签率更是低到只有1%。这一次真的很幸运,感谢贵人相助,才能得以此行,机会难得,错过就不知又是几年,也因此让我推掉了十年深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马的硝烟刚刚熄灭,上马就开始了招兵买马。面对各路赞助商的青睐,面临着两难的选择,阿迪的门槛比美津浓低一点点,但北马入选的就是阿迪战队。若是健康的我,会毫不犹豫选择美津浓,毕竟是一个全新的战队,我似乎有一点喜新厌旧,但其实是一种尝试和挑战。我再三考虑,最终还是选择了美津浓战队,喜欢刺激冒险,富于挑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马回来后感冒的病毒在体内挥之不去,任由它蹂躏着我的每一个细胞,就这样躺平了两天,第三天说什么都得溜溜腿了,不然上马怎么跑?只要跑起来,就会有希望。幸好间隔一个月的时间, 在身体慢慢康复的同时,逐渐加量提速,紧张有序地备战上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由于下半年参加的赛事集中频繁,导致身体略微有些透支,也会累积伤病,尤其是左腿从上到下感觉沉重。我犹豫了好久,思量再三,决定试试筋膜刀,以此缓解肌肉的紧张。虽然做好了前期的心理建设,但第一次的体验,还是让我禁不住的大喊大叫,喊的我大脑缺氧,浑身发麻。筋膜刀所到之处明显感到肌肉不顺滑,有的像打结了一样。我也体会不到好转的效果,疼痛一直伴随着我,尤其头几天跑,疼的腿都抬不起来,只能用身体往前带着走,似乎有点后悔了,发誓以后都不要做它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津浓的战靴到了,它的外观极其夸张,无根的鞋似乎挺着个翘臀。穿到脚上,有点日本木屐的感觉,似乎都站不稳。待到跑起来,脚感跟其他的品牌完全不一样。这双鞋特别吃脚力,跑完感觉腿很累,腿部肌肉力量不足,特别容易受伤。其实我的脚并不是特别挑鞋,但这双鞋确实需要磨合。穿了几次后,似乎找到了脚底发力的位置,就算是了解了他的脾气。没有跑过全程,比赛时穿这鞋都不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只能赛道上见分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复盘上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即将第一次站在上马的赛道,内心比之其他赛事多了几许兴奋,内心充满了期待,因此夜晚睡得并不踏实。然而事实上完赛成绩30112确实有点遗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上马的分区是个迷之分区,让人摸不到头脑,还有比我厉害的选手都被分在了D区,也就是23000个全马选手的最后一个区,站在我前面的几乎就是2万人之多。发令枪响,第一次出发,感觉绝大多数人都在走,让我感觉很诧异。终于挪到了起点拱门前,花去了大概7分钟。出发的赛道比想象中要窄的多,无法容纳倾巢而出的选手们。我出发的站位是在最右边,然而在前两公里的某个地方已经完全移到了最左边,这两公里都是5分配速,跑了跟没跑一样。任你内心焦急也没用,心里也开始骂着上马的分区和赛道,为啥白金标的上马,高大上的赛事在此刻竟然像县城的小比赛一样,显得杂乱无章。第三公里依然无法脱身,跑到440的配速。真的是见缝插针,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凌波微步。在赛后的视频里,有一些人被踢到脚后跟,甚至有一些人被推搡而摔跤,乃至膝盖磕出了血,赛道上也因此有跑者之间的互骂,不知道有没有动手的?这就是分区不合理带来的弊端,在这些现象面前,被无形的放大。其实在跑前的领物,检录等方方面面,都感觉到白金标的盛名,绝非徒有其名,但赛道上只有跑者才能感受到的冲突,组委会并不能完全了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自己是赛道上的一员,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能去适应,不能因为想快而让自己快。每一次的超越,我都会打手势,人未到,先用手示意,毕竟大家跑的并不是一条完完全全的直道,这手势大概一直持续到十几公里,让人很无奈,而前几公里失去的时间,势必要追回来,这样的跑法,不但体力消耗特别大,而且耗费心力。跑到半程大概用时131。当天的气温虽然不高,但晴天的太阳是不留情面的,其实我在跑的时候,并不是很能了解温度的高低,只是在每一次补水和浇水时才能感受到温度降低了,速度似乎比之前会快一点。我一路追,到了20几公里时,追上了315的一个队伍。就是在这样的官兔周围,始终都有一群人拥趸,每每到这时候,又是一次超越,每一次超越都因为拥堵而不容易越过。大约是25公里,我进水站补水,一个大个头横穿进入,插在了我的前面,我不由自主地用手挡了他的后腰,告诉他别停下来,结果这个人骂骂咧咧,完全没有素质,我也无暇搭理他,甩他而去。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所谓谁对谁错,都不是故意的,只是每个人的完赛目标不一样,也导致在赛道上的行为不一样。就这样还是按照破三的速度前行,但一直都没有看见三小时的队伍。其实一直都没敢发力,跑的略微保守点。一个是怕跑崩了,最后无法维持稳定的配速,另一个是下周背靠背跑广马,怕受伤和体力消耗太大,无法保证广马顺利完赛,再有就是距离多出来600米,估计不足,实际平均配速达到了414。也许这些都谈不上理由,只是因为能力不行,水平还是太菜了。我赛中并没有经常看表的习惯,它只是为我记录一个过程。在最后一个区出发,似乎除了首马外,确实没有这样的经历,甚至会给人一种跑的快的错觉。尤其最后7公里,我似乎加速了,毕竟越到后面,跑的人水平会越高,我不断的超越着,我真的以为我加速了,可是完赛后看配速,并没有想象的快,基本跟前面一样,维持在410这样,只是在最后3公里,平均配速达到了4分,可是为时已晚,离破三差了1分12秒,可以说就差在了前三公里了,如果前三公里平均跑到430,都会破三了。在后面出发,枪时跟净时,不是很会算它们的时间差,那时脑子有点不够用了,这也是导致自己没有破三的一个原因。这一次没有破三,似乎并没有竭尽全力,到了终点也没感觉很累,也没有激动的心情,肯定有点遗憾的,毕竟上马的破三风衣没有拿到。因为不着急回去,在拉伸区进行了拉伸后就返回了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像上马这样的赛事应该再跑一次,犹豫明年是否再来一次 ,毕竟心中有对这条赛道破三的执念,可我真的怕中签后的分区又是D区……上马真的很好,唯独分区是个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