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韵悠长共携手,研途漫漫皆风景 ——酉四中2024年秋期教研活动

繁华落尽是沧桑

<p class="ql-block">  在冬韵悠长的日子里,携一抹暖阳,缓缓铺陈开一幅幅静谧而深邃的画卷,一切似乎都在静默中积蓄着新生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题记</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为了营造更加浓厚的教研教学氛围,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探究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我校将于2024年秋期举行第二届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和全员教学教研论文评选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老师们的积极配合下,活动如期进行,为期两天(12月11日、12月13日)。优质课参赛形式依然由三人组成团队,分别就同一课题进行说课、上课、评课。参赛团队共13个,根据学科属性将参赛团队分为英语组、文科组、理科组。在活动前一天,教科室在微信群里通过网络进行了上课顺序和上课班级的抽签事宜。</p> <p class="ql-block">  两天的赛课活动,在大家的相互配合下 ,按照流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各组参赛团队都精心设计说课课件、上课课件和教学环节,最让人欣慰的是评课教师大都发扬了酉四中平时教研评议课的良好传统——少谈优点多谈缺点,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评课会影响团队总分而有意回避队友的问题和不足。而被评议的说课教师和上课教师也不会因评课老师的直接了当而黯然神伤或心生埋怨,他们会欣然接受并在日后教学中去践行改良。这样的风清气正、其乐融融的氛围是这次活动的一大收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为:评课选手评课稿摘选</p> <p class="ql-block">  12月11日,英语组和文科组分别在录播室和学术报告厅同时进行。英语组共有5个团队,其中初中组2个,高中组3个。5个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很用心,都生怕自己表现不好拖累了整个团队。她们对待赛课的态度,她们说课评课的表现以及课堂教学的驾驭把控都让老师们眼前一亮,大家的用心用情,换来了评委老师和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到我校轮岗的龙潭中学李永超老师在活动当天担任英语组评委,他这样说道:“当我看到活动流程时,一看要坐五个钟头,我心里就很忐忑——怎么坐得住?但是事实上,感觉这五个小时过得很快!因为个个都很出彩,我们都很投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为:英语组赛课活动掠影</p> <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学术报告厅里也同样上演着别样的精彩。第一堂是由历史组带来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姚元成老师字正腔圆、中气十足的说课,为他(她)们组开了一个好头。在陈颖老师激情满满、层层推进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与配合,在图文结合的教学中,更加直观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重要内涵,也很好地理解了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第二堂是由语文组带来的《我的叔叔于勒》,这节课通过情境创设开启了对小说魅力的探索之旅。该团队对文本解读非常深入,课堂设计立足新课标,注重知识面的传授又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围绕菲利普夫妇“穷”之现象去挖掘其背后的本质,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p><p class="ql-block"> 第三堂是由地理组带来的《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该团队清新、甜美、极具亲和力,课件设计精美得当。汪娟老师用她温婉甜美的声音,带着学生们探索地理的奥秘。课堂地精心设计和信息技术地娴熟应用,使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简单具象化,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吴思淳老师的评课也是非常用心,临场写了两页满满当当的评课稿。对说课、上课老师的表现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对她们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p><p class="ql-block"> 第四堂是由体育组带来的《下压式传接棒》,本节课我们的赛点由室内转移到室外。瑟瑟的寒风迎面而来,参赛教师的激情和评委老师的敬业似乎让大家忘却了寒风的侵袭。刘田老师从容淡定而又满怀热忱的说课,为下一环节(上课)作了有力地铺垫。在动感十足的音乐声中,开启了该组上课环节的序幕—热身运动。陈祥老师通过示范、讲练结合、游戏竞赛等多样形式让学生解锁“下压式传接棒”的新技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为:文科组赛课现场掠影</p> <p class="ql-block">  12月13日,理科组竞赛在学术报告厅按时举行,共四个团队,其中有生物、化学、数学 ,并且数学组建了两个团队。四个团队的演绎,亦是精彩纷呈!课堂设计中有学科的融合、有创新的探索、有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思维方式的启迪、有理论与生活的有机结合。</p><p class="ql-block"> 在生物组《酵母菌和霉菌》的讲解中,白练老师先带着学生们回顾细菌的旧知,让学生们动手画细菌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通过图片感知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呼吸方式、生殖方式,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识别青霉和曲霉。</p><p class="ql-block"> 化学组的设计极具创新,把探索“钠”性质的过程拟人化,用故事情节串联,从题目的拟写中《“钠先生”失踪案之钠的性质》就博人眼球,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足以彰显了该团队的集体智慧,单单从题目中似乎就感受到这应该是一组别开生面、趣味黯然的演绎。冉露老师的说课,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想要观看“钠先生”失踪案具体情节的欲望。秦李老师巧妙创设情境,自然引出本课主角“钠先生”,然后抛出问题“钠先生”失踪了,继而给出任务由学生充当办案人,组成酉四中刑侦队高一五班分队。在办案过程中以钠的特征、化学性质等为线索有机渗透学科知识,此方法使课堂变得格外生动有趣、井然一体。该团队三人通过精诚合作,用心打磨,完美呈现,最终不负众望,赢得团队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最后两堂都是初中数学组,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着实令人感动!中年教师(白孝明和石正焱两位老师)以身示范,在教研路上不断挑战和致力求索的态度为年轻教师做了很好的榜样。四位年轻教师的表现,让大家见证了他(她)们的努力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为:理科组赛课活动现场掠影</p> <p class="ql-block">图为:观摩教师掠影精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为: 各组评委工作掠影</p> <p class="ql-block">  初冬的寒风,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迭,更吹响了教研创新的号角。在这个季节,我们的青年教师如同自然界中的智者,不畏严寒,勇于探索,以饱满的热情和深邃的思考,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之中。我们深知,每一次深入的探讨,每一场思想的碰撞,都是对教育本质的追寻,对教学质量提升的不懈追求。</p><p class="ql-block"> 赛课结束后,学校领导现场为参赛教师颁发获奖证书。接着举行了活动总结。首先由石子俊副校长发言 ,石校长表达了对所有参赛教师及工作人员的感谢 , 对参赛教师的赛课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论文参赛教师在论文撰写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希望老师们要做到深耕课堂、潜心研究,要发扬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教研精神。接着由杨晓斌校长就本次活动作总结,杨校长对本次活动的开展表示满意和欣慰,对老师们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教学教研的创新探索意识方面,给予了表扬,对他们往后的成长寄予了厚望。结合本次活动,杨校长对以后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思路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为:学校领导给参赛选手颁奖</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期待,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能够激发更多教育智慧的火花,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  初冬已至,春意不远。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以教研为舟,智慧为帆,共同驶向教育教学的美好彼岸。愿我们的教研工作如同这初冬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照亮每一位师生的心田,开启一段新的教育旅程。</p> <p class="ql-block"> 图片: 高 丽</p><p class="ql-block"> 编辑: 黄海燕 </p><p class="ql-block"> 审核: 石子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