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将近一年了,过年的照片还在保留着,不舍得删除,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腾出时间来把这过年的美篇写下来。</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春节和往年不一样,往年都是回老家串串门,拜拜年,老朋友一起聊聊天。今年是去北京儿子家过年,家属在那里看孙子,天气冷,孙子还小,让他们一家人受折腾到不如我去那过年了。在北京过年内容就全不一样了,去了吃吃喝喝,那就是逛公园了。</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二,我们用过早餐后,全家开了两辆车,去了北京野生动物园,动物园里很多猛兽都是散养的,游客只能在车里看,不能下车。大多动物我们都见过,有好多都是从电视上看到的,没有近距离看过,这下可乐了小孙子,虽然还不太会说话,但看得出,他处处感到新鲜,精神十足,目不转睛。</p> <p class="ql-block">大年三十,我们全家去了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是新建设的最先进的博物馆,规模宏大,气势磅薄,游人若织。</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二要是在老家应当是送家堂了,孩子们都去串友了,中午不回家吃饭了,我们老两口在家无聊,我们自驾车去了居庸关长城和十三陵。</p> <p class="ql-block">居庸关长城是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北京北部,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p><p class="ql-block">居庸关的名字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记载。</p><p class="ql-block">秦始皇时期,为了修筑长城,将囚犯、士卒和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命名为居庸关。</p><p class="ql-block">汉代沿称此关,此后各代仍称居庸关口。这里山峦间花木郁茂葱茏,有“居庸叠翠”之称。</p><p class="ql-block">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p><p class="ql-block">居庸关长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p><p class="ql-block">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为北京西北的门户。</p><p class="ql-block">关城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p><p class="ql-block">居庸关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体现。</p><p class="ql-block">1961年,位于关内的云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显示了其在文化和旅游方面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居庸关长城不仅是中国长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和英勇抗争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明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历时200余年,至清朝初年建成。明十三陵不仅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墓葬群之一,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陵区内葬有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皇贵妃以及数十名殉葬的皇妃,形成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明十三陵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精髓。陵区依山势筑有围墙,总长达12千米,是陵区重要的保护设施。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各陵墓的建筑风格虽有所不同,但都以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建筑包括陵恩殿、明楼、宝城等,地下建筑则以地宫为主,安置帝后的棺椁和随葬物。</p><p class="ql-block">明十三陵在历史上多次遭到破坏,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其进行了开发和保护。目前,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陵区内的主要开放景区包括长陵景区、定陵景区、昭陵景区、康陵景区和神路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明十三陵是位于今天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的明朝皇帝陵墓群,安葬了从明成祖朱棣到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帝)共十三位皇帝。尽管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但并非所有皇帝都安葬在明十三陵中。缺席的三位皇帝分别是:</p><p class="ql-block">1. 朱元璋(洪武帝):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葬于南京的明孝陵,因为明十三陵是在北京,而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并定都于此。</p><p class="ql-block">2. 朱允炆(建文帝):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他的陵墓位置无人知晓,因此他也没有被安葬在明十三陵。</p><p class="ql-block">3. 朱由检(崇祯帝):崇祯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他在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后自缢于煤山(今景山公园),最初被草草葬于北京昌平的思陵,这是在明十三陵区域内,但后来因为清朝的建立,崇祯帝的陵墓并没有得到与其他明陵相同的重视和维护。</p> <p class="ql-block">明十三陵是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南麓的明朝皇帝陵墓群,共包含13座皇帝陵寝。以下是对这13座陵墓的简要介绍:</p><p class="ql-block">1. 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一座,也是最早建造的陵墓。</p><p class="ql-block">2.献陵:明仁宗朱高炽的陵墓,规模相对较小,建造时间较短。</p><p class="ql-block">3.景陵:明宣宗朱瞻基的陵墓,以其精美的石刻和建筑艺术而著称。4.裕陵</p><p class="ql-block">明英宗朱祁镇的陵墓,英宗是明朝唯一一位两次登基的皇帝。</p><p class="ql-block">5.茂陵</p><p class="ql-block">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以其庄重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装饰而知名。</p><p class="ql-block">6.泰陵:明孝宗朱祐樘的陵墓,以其简洁而优雅的建筑风格受到赞誉。</p><p class="ql-block">7.康陵</p><p class="ql-block">明武宗朱厚照的陵墓,规模适中,建筑风格独特。</p><p class="ql-block">8.永陵</p><p class="ql-block">明世宗朱厚熜的陵墓,以其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p><p class="ql-block">9.昭陵</p><p class="ql-block">明穆宗朱载垕的陵墓,以其和谐的建筑布局和精美的石雕而著称。</p><p class="ql-block">10.定陵</p><p class="ql-block">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是十三陵中唯一被考古发掘的陵墓,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p><p class="ql-block">11.庆陵</p><p class="ql-block">明光宗朱常洛的陵墓,规模较小,建造时间较短。12.德陵</p><p class="ql-block">明熹宗朱由校的陵墓,以其简朴的建筑风格和较少的装饰而知名。</p><p class="ql-block">13.思陵</p><p class="ql-block">明思宗朱由检的陵墓,即崇祯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其陵墓较为简朴。</p><p class="ql-block">这些陵墓不仅在建筑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也是研究明朝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料。明十三陵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定陵是唯一一座被考古人员发现的陵,挖掘了大量的文物,成立了定陵博物馆,供大家展览。</p> <p class="ql-block">新年结束了,再吃顿大团圆就回老家了,女儿去婆家过年也回北京了,全家共8口人,正好一桌。</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那里虽然不太自在,真走的时候,还是有点舍不得小孙子和外孙,这个春节真的是破旧立新,但还觉得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摄影:浩源</p><p class="ql-block">文字:李登岩</p><p class="ql-block">二零二三年正月初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