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之三山庵

江河湖海

<p class="ql-block">三山庵是北京八大处风景区中的第三处。 三山庵是八大处的第三处寺院,创建于金天德三年,距今九百余年。山门面朝东北,是一座布局精巧、构筑工美的四合院落。山门殿为三开间,左右各开角门一扇;正殿五楹并配有耳房两间;两配殿门户相对分列于正殿两厢。山门殿悬额“三山菴”;垂联“翰墨因缘旧;烟云供养宜”;正殿悬额“是大世界”,联题:“慈目静心法相;和风甘雨祥云”。此院额联皆为今人手笔。</p> <p class="ql-block">三山庵所占虽小却内藏珠玑,确是当时独领“三山”,名动宇内的“是大世界”。</p><p class="ql-block">三山庵位于北京市西山余脉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故名“三山庵”。三山庵在灵光寺以西数百步,初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早年称“麻家庵”。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曾重加修葺。</p><p class="ql-block">在山麓中,三山庵面积不大,但建筑玲珑别致。此庵仅有一层院落,为红墙灰瓦的四合院落,院内松柏参天,古楼幽静。</p> <p class="ql-block">三山庵正殿门囗,有一块长方形“水云石”,石头上纹理自然形成各种图案,有行云、鸟兽、山水、人物等,宛如一幅风光绮丽的山水画卷,颇具欣赏价值。</p><p class="ql-block">正殿之东,寺内近山处有一敞亭,梁上悬“翠微入画”匾额,两旁有联:“远山近水澄雾色;清风明月净禅心。”亭内所悬一方横匾“建阳半幅精舍”,系乾隆帝六子永瑢所书。此处势豁朗,视野开阔,登亭远眺,殿宇四周峰峦起伏,松柏苍翠,灌木丛生,清凉宜人。游人至此小憩,尔后登山揽胜。</p><p class="ql-block">历代文人画家多钟情于这里的林泉美景,清代龚自珍在自己的诗作里把她描写为“义士魂”、“佳人骨”。以这里的景色为背景所作的图画更是不胜枚举:有明人所绘的“观流图”、“观泉图”和“望月图”;也有清康熙年间著名诗人王士祯题“卢师画山”画卷;有“乾隆松石流泉间闲坐图”;还有清道光年间麟庆偕画师作“秘魔三宿”、“灵光指径”和“香界重游”图等等。很多图画还配写了诗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