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分 享 人</b></p> <p class="ql-block"> 申婷: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教师。荣获多项教科研成果和文章发表。碑林区教师基本功大赛特等奖,“名校+”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此游戏案例获得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2024年度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活动一:《大雁塔》(图书和纸杯结合的搭建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周一晨间活动,小朋友在聊“快乐的周末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昨天去丰庆公园了,很多花都开了!”</p><p class="ql-block"> “我昨天去逛商场了,还吃了很多好吃的!”</p><p class="ql-block"> “我星期天去大雁塔北广场了,我上大雁塔了,我还穿了汉服去。”</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我也去过,大雁塔可高了。”</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开始争抢着说:“我也去过!我也去过!我去过大雁塔。”、“我现在要搭个大雁塔纸杯。”、“那我们可以把大雁塔和城墙连接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个话题引发了小朋友的兴趣。经过讨论我们发现多数小朋友有认识大雁塔或者去大雁塔游玩的经验,但是还有一些小朋友没有去过或者印象不深刻,为了支持小朋友的建构活动,我准备了大雁塔的视频和图片,小朋友从中认识大雁塔,了解大雁塔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点。</p> <p class="ql-block"> 通过观察,小朋友发现了大雁塔的外形特征:</p><p class="ql-block">米亚:“大雁塔底下大,上面小。”</p><p class="ql-block">驰驰:“上面是尖尖的。”</p><p class="ql-block">果果:“像个大喇叭的形状。”</p><p class="ql-block">安安:“大雁塔很高,一层比一层高。”</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我启发孩子们思考:用怎样的搭建方式搭建可以表现大雁塔的外形特征?鼓励孩子们结合大雁塔外形并且发挥想象力,将纸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其他材料进行组合搭建,可以尝试不同的堆叠方式,模拟大雁塔的外形。</p><p class="ql-block"> 搭建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雨泽和米亚一组,她们俩开始只拿了纸杯这一种材料进行垒高。我说:“你们仔细观察大雁塔的外形,可以看看教室里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和它们组合搭建。”</p><p class="ql-block"> 她们开始四处寻找,选择了小积木、奶粉桶。但是尝试了一下,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说:“还有一种材料,平平整整又稳固,你们找找?”在我的引导下,她们发现书比较平整,于是孩子们开始挑选书籍,通过使用纸杯和书籍进行组合搭建大雁塔。</p> <p class="ql-block"> (倒了搭、搭了倒,两位小朋友反复尝试。)</p> <p class="ql-block">(一直在旁边观察的荃荃走过来,继续和米亚搭建。)</p> <p class="ql-block"> 米亚和荃荃试了两次,搭建到第三层又倒了。(因为纸杯每次距离太近。)</p><p class="ql-block"> 我说:“你们想一想,怎么能让纸杯稳稳的支撑图书,继续垒高?看看纸杯的距离,需要调整吗?”</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引导下,她们有了新发现:</p><p class="ql-block"> 1.每层支撑的纸杯放置的距离太近了,导致书籍放上去承重不稳,容易倾倒。</p><p class="ql-block"> 2.如果书本封面封底是软皮的,也不稳固。</p><p class="ql-block">于是孩子们开始调整搭建方式和选择更合适的材料。</p> <p class="ql-block"> (米亚发现书本太软也不平稳)</p> <p class="ql-block"> (米亚去换硬皮绘本)</p> <p class="ql-block"> 我说:“孩子们,你们看看大雁塔每一层大小一样吗?”</p><p class="ql-block">米亚说:“不一样,上面小、下面大。”</p><p class="ql-block">我说:“那怎么表现上面小、下面大的造型呢?”</p><p class="ql-block">荃荃说:“选不一样大的书!”</p><p class="ql-block"> 于是她们再一次将书进行调整,然后按照下面大绘本,依次小绘本的方式再一次进行搭建……</p><p class="ql-block">最终,孩子们共同合作完成大雁塔的搭建!欢呼雀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游戏反思:</b></p><p class="ql-block">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搭建游戏中不断探索、发现和尝试,体验成功。在孩子们搭建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孩子们适当的指导和建议,支架孩子的学习和思考,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鼓励她们自主探索和创新。完成搭建后,我请其他小朋友欣赏了她们的作品,请米亚、雨泽、荃荃简单的介绍了她们的搭建方法和想法。</p><p class="ql-block"> 通过尝试结合其他材料(书籍)进行搭建,孩子们在纸杯创意搭建大雁塔的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更多的建构技巧,丰富了建构经验,锻炼了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还了解了历史文化,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大部分幼儿参与度较高,但也有个别幼儿兴趣不浓,参与积极性不高,或者遇到困难放弃游戏。在后续活动中,我们会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鼓励孩子并且灵活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让活动更加丰富有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活动二:《叠叠高游戏》(纸杯和KT板结合的搭建活动)</b></p><p class="ql-block"> 区域游戏活动开始了,有几个孩子选择了建构区的纸杯搭建。</p><p class="ql-block"> 爱豆先拿起了几个纸杯,尝试将它们叠起来,但一开始他叠得并不稳,稍微一碰就倒了。不过他没有气馁,继续尝试,慢慢掌握了一些平衡的技巧。驰驰在一旁看着,然后也开始搭建。她先把纸杯一个一个地排列好,再小心地往上叠,她的动作很轻很仔细。其他小朋友有的在专注地看他们两个操作,有的自己也开始尝试不同的叠法。</p><p class="ql-block"> 我说:“最近我们拿书和纸杯一起搭建,今天我们试试别的材料好不好?”,我拿出KT板(马路游戏的材料),请小朋友试一试。</p><p class="ql-block"> 爱豆和驰驰将纸杯和KT板交替堆叠,看的出他想尝试创造出尽可能高的结构。但是由于纸杯放置的距离、位置等问题,导致不稳。</p><p class="ql-block"> 搭建物倒塌后,他们没有放弃,继续尝试。</p><p class="ql-block"> 我问:“你们有没有找到倒塌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爱豆说:“可能这个板子太重了。”</p><p class="ql-block"> 驰驰说:“这个这么轻,一点也不重。”</p><p class="ql-block"> 爱豆说:“可能是因为没有对齐吧。”</p><p class="ql-block"> 我说:“你们觉得应该哪里对齐呢?”</p><p class="ql-block"> 他们没有说话……</p><p class="ql-block"> 我鼓励他们再试一试,这次看看哪里需要对齐或者注意位置的调整。在反复的游戏尝试中,他们开始关注到上下层的纸杯对齐,每层除了两端放置纸杯,中心位置也放一个纸杯可以保持稳定性,一层、两层、三层、四层、五层……渐渐地叠得越来越高,他们既兴奋又小心翼翼,生怕大声的欢呼会影响稳定,终于他们搭建起了比自己还高的作品,他们开心的说:“我们成功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游戏反思:</b></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们观察到班里有些孩子纸杯建构的热情度不高,于是我希望通过与其它材料的结合,调动孩子们游戏的积极性,丰富材料的同时也提升了孩子们的建构技巧。</p><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育者应该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并感知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教育者还应给幼儿创造机会,支持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造”。在上述活动中,孩子们第一次利用KT板和纸杯结合搭建,在搭建中孩子们在前期失败中,不断探索。在老师的鼓励和适当引导下,给予孩子自主的游戏空间和氛围,充分感知搭建物的材料特性,帮助孩子理解平衡的概念,并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最终在反复尝试中获得成功。爱豆和驰驰专注度很高,搭建过程中倒塌了很多次,但是他们都没有表现出负面情绪,反而很积极的探索和耐心尝试,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建立了很好的合作意识。在后续我们会根据孩子掌握搭建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孩子使用纸杯和KT板、硬皮书、积木、生活物品等材料进行游戏,搭建造型丰富、结构多样的搭建物,享受游戏的快乐和无限创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活动三:《纸杯推推乐游戏》(创新和调整纸杯游戏玩法)</b></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区域活动,有五六个孩子选择了纸杯搭建,他们在玩儿“叠叠乐”。游戏时间到了,收玩具的音乐响起,这时只见“哗啦”一声,因为把搭好的作品推倒了,他们欢呼了起来,但是后续的纸杯却不是很积极的整理,散乱一地……</p><p class="ql-block"> 最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想,可能只引导孩子们如何整理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现象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想既然孩子们喜欢推倒作品,那就干脆来一个推倒纸杯游戏。这样既能激发孩子们对游戏活动的兴趣,提升建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又能在游戏中体验快乐。</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游戏活动前,我说:“孩子们,今天我们用纸杯玩儿个新游戏。”小朋友都很好奇,我说:“游戏名字叫纸杯推推乐游戏。”</p><p class="ql-block"> 我请小朋友听了游戏名称后,先来猜一猜这个游戏怎么玩。大家给了很多有趣的答案和猜想引发了他们极大的兴趣。接着我给小朋友们介绍了游戏规则:</p><p class="ql-block"> 1.小朋友自由结合小组,五个人一组。</p><p class="ql-block"> 2.每组小朋友合作搭建一个纸杯叠叠高,比比哪组搭得又高又稳。</p><p class="ql-block"> 3.搭建完成后,教师喊“开始”,幼儿一起推倒自己小组的纸杯塔,看哪组推倒的速度最快。小朋友们听完我的介绍超级兴奋,个个跃跃欲试。</p><p class="ql-block"> 搭建纸杯叠叠高开始了,每组小朋友都很专注和积极,我在巡回指导时也在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搭建方法,注意纸杯的摆放要整齐、稳定。</p><p class="ql-block"> 很快,有小组完成了搭建,我请他们继续观察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渐渐大家都完成了,我请每组互相展示欣赏了作品后,说:“孩子们,你们期待的时刻即将要到来了,接下来我们要把叠叠高用最快的速度推倒,但是推倒游戏也有规则,我们现在来一起制定一下规则吧!”</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给出了很多建议:</p><p class="ql-block"> “不能推别的组的叠叠高。”</p><p class="ql-block"> “不能随便推倒,要商量。”</p><p class="ql-block"> “推倒了要收拾纸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经过讨论和商量,我们制定了推推乐游戏规则:</p><p class="ql-block"> 1. 推倒要经过全组小朋友的同意。</p><p class="ql-block"> 2.推倒要全组小朋友共同参与推的动作。(有什么好办法?小朋友说可以一起数123、可以说预备开始、我们最后统一规则为教师说321,小朋友一起喊口令:纸杯推推乐!)</p><p class="ql-block"> 3.推倒后要全组小朋友一起整理倒在地上的纸杯,否则就算犯规停止游戏。</p><p class="ql-block"> 推推乐游戏即将开始,我说:“你们准备好了吗?3、2、1!”各组小朋友:“纸杯推推乐!”此起彼伏的欢呼和推倒成功!我说:“孩子们,游戏成功!想玩第二轮游戏吗?请快速整理,继续游戏!”很快,大家就都积极的去整理散落在教室的纸杯,没有人“偷懒”,各组速度都很快的进行了收整。接着他们玩儿了好几轮游戏,看得出来,小朋友很喜欢这个游戏。当游戏活动结束后,收玩具的音乐响起小朋友一起将纸杯整理好,放回了建构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游戏反思:</b></p><p class="ql-block"> 在班级开展纸杯游戏中,遇到小朋友游戏兴趣不高,整理环节参与度下降。经过观察小朋友的兴趣点,将游戏玩法创新和调整,激发了小朋友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情绪高涨,在搭建和推倒纸杯叠叠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带着任务驱动的有目的搭建,让小组成员在进行叠叠高游戏过程中,很好的锻炼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与小朋友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尊重幼儿,小朋友一起制定的老师喊:“3、2、1!”各组小朋友:“纸杯推推乐!”,并且结束后一起收整,否则全组小朋友停止游戏。能让他们参与度更高,更清楚游戏玩法和游戏中如何遵守规则。</p><p class="ql-block"> 在推推乐的环节中,因为活动内容新颖有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最近的兴趣点,因此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并且也提高了小朋友的反应能力和专注力。同伴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监督。游戏结束后,大家都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整理环节。孩子们都纷纷说:“申老师,这个游戏太好玩了,我们明天还想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