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茅台镇退管委的积极争取和精心组织下,茅台镇退休干部到江西井冈山开展红色教育学习活动得以成行,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共44人,其中:退休干部37人,家属7人。时间从5月25日至5月30日历时6天。现就到江西井冈山开展红色教育学习活动整理记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行程第一天:5月25日早上8点在检察院门口乘车前往茅台机场乘坐飞机前往英雄城南昌,抵达南昌后导游接站,接站司机在接站地点迎接,入住格林东方酒店,随后在酒店附近饭店午餐,午餐后自由活动,晚餐安排在一个重庆老板开的餐馆用餐,味道可口,回味无穷,似有家乡风味,且服务热情周到。这都要感谢仁怀永东国际旅行社小吴的周到安排和热情服务。</p><p class="ql-block"> 行程第二天:5月26日早上7点在酒店餐馆早餐后,乘车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市属江西省吉安市辖县级市,地处赣湘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1984年12月撤销井冈山县,设立县级井冈山市;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宁冈县和井冈山市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市域面积1449平方千米。市辖1个街道、8个镇、6个乡,另辖4个乡级单位,市人民政府驻红星街道。2022年末井冈山市常住人口15.47万人,2022年GDP为100.17亿元。井冈山风景旅游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9年8月,井冈山市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井冈山市为国家卫生城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是红色圣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有井冈山干部学院,是专门培养年轻有为、积极向上年轻干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乘车大约4个多小时到达井冈山标志性建筑【红旗雕塑】,游览井冈山标志性建筑【红旗雕塑】(游览约0.5小时),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井冈山市在泰井高速公路井冈山入口处,树立了一块巨型“井冈山红旗”雕塑。它高19.27米,跨度为27米,寓意井冈山革命根据</p> <p class="ql-block">地创建于1927年。材质为内钢骨架,外喷氟碳漆。高高飘扬的红旗中间镶嵌五角星、镰刀斧头和“井冈山”三字,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它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p><p class="ql-block"> 随后在景区内午餐,午餐后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是1958年</p> <p class="ql-block">11月由国家文物局投资兴建。2007年10月27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之际竣工开馆,并于同年11月5日对社会免费开放。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文物3万余件,珍贵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2万余份,珍藏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书画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宝珍迹千余幅。</p> <p class="ql-block"> 【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坐落在井冈山市中心—茨坪东山脚下,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茨坪后,房东李利昌便腾出此</p> <p class="ql-block">屋的一半给秋收起义部队居住。这里也就成了毛泽东同志当时居住和办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谈到井冈山,有必要介绍一下袁文才和王佐这两个人,他们曾是井冈山的山大王和绿林好汉,也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婚姻介绍人,后来成为了红军的高级将领。</p> <p class="ql-block"> 袁文才 王佐</p> <p class="ql-block"> 袁文才,又名选三。1898年10月生,江西宁冈县(今井冈山市)茅坪马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袁文才是客家人,与当地土籍有较深的矛盾。1921年考入永新县禾川中学。1924年因不满地主豪绅压迫,参加了绿林组织“马刀队”,1927年7月接受党的领导,率部在宁冈,成立宁冈县人民委员会,任宁冈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同年11月底,中共宁冈支部成立,发展袁文才为中共党员。1927年9月,袁文才率领县农民自卫军会同安福、遂川、莲花农民武装,在永新一队的配合下,攻克永新城,组成赣西农民自卫军,任副总指挥。</p> <p class="ql-block"> 王佐,又名王云辉。1898年出生于江西遂川县(今井冈山市)下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生计所迫,学了3年裁缝。1922年,王佐参加了朱孔阳的绿林武装,同年夏天,自己拉起一支队伍,自称营长,独树“劫富济贫”的旗号,并与朱孔阳分道扬镳。</p><p class="ql-block">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湘赣边界的工农运动也蓬勃兴起,王佐接受遂川县农民协会的倡议,将绿林队伍改编为农民自卫军。从此以后,王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27年7月,王佐根据中共吉安地委的指示,协同宁冈袁文才、安福王新亚的部队,会攻永新城,从监狱救出贺敏学、胡波、张友进等80多名共产党员和农会干部,接着成立赣西农民自卫军,王佐担任副总指挥。</p> <p class="ql-block">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同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宁冈茅坪后,在此会见袁文才派来的代表。为了争取这支农民武装,毛泽东在宁冈大仓村会见袁文才,向袁文才详细介绍了当前的形势和革命发展的前途。勉励袁文才同工农革命军联合起来开展斗争。并赠送100支枪给袁文才。袁文才深受感动,表示一定为革命掌握好枪杆子。愿意竭尽全力帮助工农革命军解决各种困难,并慷慨地回赠1000元大洋给毛泽东用于工农革命军的给养。并表示他接受整编,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井冈山时期</p> <p class="ql-block"> 1928年2月,袁文才领导的赣西农民自卫军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袁文才任团长,从此,这支队伍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下的工农革命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部及湘南起义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后,成立工农红军第4军。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编为红4军第11师第32团,袁文才仍任团长。先后率部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城、龙源口、黄洋界、坳头陇等战斗。曾被选为湘赣边界工农政府主席,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红4军军委委员。</p><p class="ql-block"> 1929年1月,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袁文才任红4军参谋长,随军出征。不久独自返回井冈山,任中共宁冈县委常务委员。</p><p class="ql-block"> 1928年初,袁文才和王佐所部经过改编后正式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兼一营营长,王佐任副团长兼二营营长,不久,王佐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红四军成立,袁文才和王佐分别任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团长和副团长。同时,他们还兼任遂川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执行常委、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袁文才还担任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主席。期间,他们率领所部先后参加了宁冈新城战斗、龙源口战斗和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等作战,屡立战功。</p><p class="ql-block">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袁文才曾任红四军参谋长随军出征。王佐则率部队配合彭德怀指挥的红五军守卫井冈山,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1929年4月,王佐的部队与宁冈、永新、莲花三县赤卫大队合并为独立团,他任团长。后独立团编入红五军第五纵队,王佐任司令员,一直坚守在湘赣边界开展游击战,使井冈山红旗始终不倒。1930年2月23日,袁文才、王佐在永新县被诬陷杀害。</p><p class="ql-block"> 1950年袁文才、王佐平反昭雪,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毛泽东1965年5月重返井冈山,多次谈话中都提到打开山门,迎接他上山的两位“绿林”好汉袁文才和王佐。当时二人的夫人还在,当时毛主席哺哺念道:"两位嫂子"。于是汪东兴把两位"嫂子"袁妻谢梅香、王妻罗夏娥接到宾馆。故人相逢,毛泽东格外激动地握着她俩的手说:“袁文才、王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谢梅香和罗夏娥唅着热泪,半晌才吐出一句话:“想不到您老人家还记挂着我们”。以后,每逢有人来访,谢、罗二人都要拿出珍藏的照片对人们说:“毛主席还同我们照了相呢”。</p><p class="ql-block"> 参观【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后,还要继续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园】,但由于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不得不返回早已预订好的红叶大酒店休息 。</p><p class="ql-block"> 行程第三天:5月27日早上7点半在酒店早餐后,前往保存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上井冈山时的影视资料数百件的博物馆参观后。前往会师广场前</p> <p class="ql-block">合影留念,广场前方矗立了一尊毛泽东、朱德握手铜像,以纪念朱毛会师和红四军的诞生。随后参观八角楼,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经常在八角楼居住和办公。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p> <p class="ql-block">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八角楼的灯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然后前往【黄洋界】参观,黄</p> <p class="ql-block">洋界位于井冈山市井冈山风景区内,是一个结合了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著名景点。它位于距茨坪西北面17公里处,海拔1343米,以其险峻的地势和迷人的云海景观而闻名。黄洋界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这场战役是红军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役之一。</p><p class="ql-block">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毛泽东于1928年秋欣然题笔写下了诗词《西江月·井冈山》</p><p class="ql-block">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p><p class="ql-block">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p><p class="ql-block">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p><p class="ql-block">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p><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这场战役,黄洋界上建有“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碑上刻有朱德的题字和毛泽东的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毛泽东的诗词《西江月·井冈山》。此外,黄洋界景区还包括大井、八面山和上井等著名景点,是井冈山旅游的重要</p> <p class="ql-block">组成部分,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1965年5月,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p><p class="ql-block">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p><p class="ql-block">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p><p class="ql-block">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p><p class="ql-block">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p><p class="ql-block">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p><p class="ql-block">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p><p class="ql-block">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p><p class="ql-block">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p><p class="ql-block"> 参观黄洋界结束后,返回红叶大酒店午餐。</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继续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以下称“陵园”)是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北岩峰,山体犹如一座罗汉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坛。陵园按“佛”型山体因山就势兴建,占地面积400亩。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邓小平于1984年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p><p class="ql-block"> 陵园门庭:这是陵园的主大门,人们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陵园后山东侧筑有小型公路,以备年老体弱者和残疾人登山观瞻之用。陵园的绿化配制主要是采用</p> <p class="ql-block">柏树、桂花、杜鹃、翠竹为主配以山体自生的松、杉、山樱花等。主大门前栽种的大树是日本冷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台阶两侧林廊和雕塑园配制的是香柏、黄杨。全园四季绿树常青,素花点缀,显得庄重而肃穆。</p><p class="ql-block"> 纪念堂:登上宽阔的台阶即进入纪念堂。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的。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p><p class="ql-block"> 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泽东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p><p class="ql-block"> 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展览的人物是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挂像。目前有51位。他们当中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彭德环、陈毅;有军队中的一大批将帅;如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大将谭政、粟裕、黄克城。上将陈伯钧、赖传珠、杨得志、朱良材。中将杨梅生、毕占云、张国华、谭家述。少将龙开富等;有建国后调离军队,到党政部门担任领导的。目前有13位,他们是何长工、贺敏学、贺子珍、陈正人、彭儒、曾志等。</p><p class="ql-block"> 右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都是在井冈山斗争时的老红军、老干部。这组烈士挂像目前有54位。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历史照片,有的是根据他们的亲属和战友的回忆画下来的。还有的烈士无法征集到照片,这里就用党旗和青松代替。</p><p class="ql-block"> 瞻仰大厅后为吊唁大厅。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七个县市范围的烈士名录,共有15744位。对在井冈山斗争中还有许多为革命而牺牲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陈列时就在这里为他们立了一块无名碑,以示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p><p class="ql-block"> 从吊唁大厅后侧上楼为忠魂堂。忠魂堂是为安放老红军灵柩而设的。目前己安放五位老红军的骨灰,他们是张令彬、何长工、温玉成、贺敏学、陈云中。每年的清明节,他们的亲属、好友就会到这里来吊唁他们。</p><p class="ql-block"> 碑林:首先我们看到的“井冈山碑林”五个烫金大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他是江西东乡人,也是一位老红军。1998年去世。他的字体作为一种汉字字形已输入电脑,全球通用。</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碑林(下称“碑林”)为江西省建筑设计院设计,采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造型。</p><p class="ql-block"> 碑林分两期工程建成。第一期1989年建成。第二期1992年建成。两期碑林都是由黄河碑林、石家庄、苏州碑刻研究室几家碑刻单位支援,并代聘名家高手前来雕刻的,碑林的碑石全部用的是江西玉山县的罗纹石。此种碑石材质细腻、光滑、耐磨,属碑石中的上等石料。</p><p class="ql-block"> 碑林一共陈列有138块精湛的书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上井冈山视察时的题词;二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三为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热心赞颂井冈山的题词。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从各个方面热情讴歌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业绩与壮丽河山相互辉映的独特的风景名胜。全廊寓革命传统教育于书法艺术之中,是集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现代人文景观。她给人们启迪思想,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奋发向上。</p><p class="ql-block"> 雕塑园:井冈山雕塑园(下称雕塑园)座落于陵园东侧山头,于1987年10月兴建。她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雕塑园园标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肖克上将题写。园内塑造了十九尊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的主要领导和著名人士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谭震林、陈正人、张子清、王尔琢、宛希先、李灿、何挺颖、王佐、袁文才、蔡协民、伍若兰、何长工、罗荣桓、滕代远、贺子珍等人的光辉形象。这19尊雕像分别由全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叶毓山、程允贤、潘鹤、曹春生等以青铜、汉白玉、花岗岩为材料创作塑造,集南北雕塑艺术之精华,再现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一代先驱的英雄气概和战将风采,具有历史观瞻和雕塑艺术的双重价值,是难得观瞻到的雕塑珍品。</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以下称纪念碑)位于“佛”型山体脸部,陵园的最上方。于1993年筹建,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碑造型为全国著名雕塑家程允贤、王中设计。</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一楼的休息室、会客室和二楼的展厅组成基座部分,全部采用本市长坪乡生产的花岗岩砌成。</p><p class="ql-block"> 主碑是用镀钛的不锈钢制作的。它高达27米,意含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状。它有着几层含义: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视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p><p class="ql-block"> 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将军红”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周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亲笔为纪念井冈山革命烈士题写的。碑座上三组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汉白玉浮雕,为中央美术学院曹春生教授设计。</p><p class="ql-block"> 正面组浮雕的主题为“荟萃井冈”,展示井冈山红军于1928年4月名扬天下的“朱毛会师”和同年12月的红四军与红五军会师的情形以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领导人的英姿气概。</p><p class="ql-block"> 东面组浮雕主题为“红色割据”。展示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即开展土地革命、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的生动场面。</p><p class="ql-block"> 西面组浮雕主题为“浴血罗霄”。这组浮雕通过反映井冈山斗争著名的龙源口大捷等战斗和以茨评为中心的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展示红军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进剿”和“会剿”以及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前还设计建造了一尊“母亲”雕像,寓意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p><p class="ql-block"> 游览结束后入住红叶大酒店。</p><p class="ql-block"> 行程第四天:5月28日在酒店早餐后,前往【五龙潭瀑布】、【井冈山红军造币厂】、【小井红军医院】、【大井毛泽东旧居】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 五龙潭瀑布位于茨坪西北面7公里处,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五神河是龙潭五潭十八瀑的源泉。因五神河水在不</p> <p class="ql-block">到两公里的河程中五次飞跃山岩,形成五个梯状的瀑布和深潭,因而得名。五龙潭景区是井冈山风景名胜的一个著名景区,面积889公顷,包括小井峡谷,都是自然景观,以瀑布取胜。</p><p class="ql-block"> 溪水冲击小井峡谷以后,陡然跌落绝壁之下,又连续飞下四级断崖,形成梯状的五个气势磅礴的瀑布与深潭。细观五潭,碧水泱泱,树影幢幢,崖壁如刀削斧凿,崖脚怪石,汀芷竟秀,绿荫覆盖四周。仰观五瀑。细观五潭,潭潭无俗水,瀑瀑似神女,随景畅想曲,千姿心中意。</p><p class="ql-block"> 随后参观【井冈山红军造币厂】,1928年4月下旬,朱毛两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频繁的军事“会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面临着严重的给养困难。1928年5月,在王佐的建议和推荐下,红军军部将军</p> <p class="ql-block">民们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大量的首饰和银器具等,运用“谢氏花边厂”的铸造技术,请谢火龙、谢官龙等谢氏兄弟为师傅,在井冈山上的上井村借用农民邹甲贵的民房,创办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并先后在上井的牛路坑、大井的铁坑、茨坪和金狮面的红军洞等地设立了造币厂的粗坯车间和冲压车间。王佐是红军造币厂的主要负责人。红军造币厂沿用“墨西哥”版别铸造了第一批银元,并在每块银元上凿上个标志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自己发行流通的“工”字印记,称为“工”字银元,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最早在革命根据地内发行流通的第一批金属铸币。</p><p class="ql-block"> 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调集十八个团的兵力,分五路第三次“会剿”井冈山。上井红军造币厂厂房被敌人全部烧毁,造币设备也被敌人破坏。因而,这个红军造币厂实际只存在了半年多时间,就由井冈山的失守而结束。但是,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工”字银元的发行流通,成功的帮助了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也为此后的湘赣革命根据地造币厂和中央苏区造币厂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它在中国革命政权的货币发展史上是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的。</p><p class="ql-block"> 1998年12月,在这个造币厂的原址上,当地人按原貌修复这个红军造币厂时,还曾出土有当年造币时使用过的一些工具、原料以及银元等大量物品,成为研究红军造币厂的珍贵历史资料。</p><p class="ql-block"> 然后游览【大井毛泽东旧居】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大井村时,驻扎在“白屋”中的农民自卫军首领王佐,将他这幢兵营腾出给工农革命军做营房,毛泽东便居住在此屋的东厢房内。在与毛泽东旧居相邻的“黄屋”是朱德、陈毅的旧居。</p><p class="ql-block"> 最后参观【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医院原名红光医院,在1929年1月第三次反“会剿”中被国民党军队烧毁。1967年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修复了小井红军医院。</p> <p class="ql-block"> 1965年5月22日至29日,毛主席在巡视大江南北时重上了井冈山。 并在山上住了八天,先后到黄洋界和茨坪。 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群众。他抚今追昔,于二十五日一口气写了两首以“井冈山”为题的诗,一首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前面已介绍。另一首就是《念奴娇·井冈山》。 五月二十九日,他在井冈山前的小坪场上接见了当地干部群众一千七百余人。</p><p class="ql-block">念奴娇·井冈山</p><p class="ql-block">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p><p class="ql-block">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 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开篇先描绘了一幅井冈山壮丽的总体风景画图,引出下文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观览感受,随后又写了毛主席他老人家回忆从前的革命事迹。表达了毛主席他老人家对过去非凡峥嵘岁月的追忆。</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午餐,餐后乘车返回南昌,入住腾王阁大酒店。</p><p class="ql-block"> 行程第五天:5月29日早上7点半在酒店早餐后,上午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滕王阁】。</p><p class="ql-block">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是为纪念南昌起义而设立的专题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380号,占地面积5903平方米。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基本陈列陈展各类图片、图表509幅,文物展品407件(套),艺术品51件;陈展内容主要有:新馆大楼南昌起义、人民军队光辉历程以及旧址复原陈列等。</p><p class="ql-block">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是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前身为“江西大旅社”。1927年7月下旬,参加起义的部队包租下这幢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后又多次在此举行会议,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p><p class="ql-block"> 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师、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p><p class="ql-block"> 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p><p class="ql-block"> 随后参观【滕王阁】,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沿江路,地处赣江东岸、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景观;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p> <p class="ql-block">世;与湖南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西江第一楼”。</p><p class="ql-block"> 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为三层带回廊建筑,内部共有七层,分为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及阁楼;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3.5米。</p><p class="ql-block"> 2004年,包含滕王阁在内的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旅游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为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2018年10月29日,包含滕王阁在内的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旅游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同行老领导程天一是重游滕王阁,即兴作诗一首《重登滕王阁》,现附于后。</p><p class="ql-block"> 重登滕王阁</p><p class="ql-block"> 程天一</p><p class="ql-block"> 神童王勃敢当先,字字珠玑绣锦篇。</p><p class="ql-block"> 天宝物华逢盛世,地灵人杰育良贤。</p><p class="ql-block"> 文才隽永千秋颂,翰墨馨香万众传。</p><p class="ql-block"> 壮志未酬春梦破,风流绝唱暖人间。</p><p class="ql-block"> 游览滕王阁后午餐,餐后即兴参观游览【江西省博物馆】和【小平小道】。</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第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60多年来,江西省博物馆历经八一广场老馆到新洲路馆到赣江北大道新馆。新馆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馆之一,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共6层,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8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博物馆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精品,是全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确立了常设展览与临时展览相结合的陈展体系,由8个常设展览和3个临时展厅构成,全图景展现江西大历史格局和文化特色,高质量满足新时代公众多元需求。</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博物馆是江西省文化新地标,兼备智能导览等公共信息化服务系统以及学术报告厅、教育活动室、文创产品展示区等公共服务功能区,正朝着具有高水平文保能力和创新性服务能力的现代化智慧化博物馆迈进。</p><p class="ql-block"> 随后参观【小平小道】,“小平小道”坐落于南昌市新建区望城镇省庄村境内,占地面积12.5公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至省庄到湾里公路,南至320国道,北至南昌陆军学院围墙。原名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在这条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道背后,有一段特殊的历史,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因受到错误批判,被疏散到当时的南昌市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参加劳动的邓小平同志,在夫人桌琳的陪同下,正是通过这条小道,不断往返于住地和工厂之间,是邓小平设计</p> <p class="ql-block">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的萌芽地。</p><p class="ql-block"> 整个区域分为“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革命史迹浏览区、“小平铜像”“小平车间”“艰难岁月展厅”“邓林摄影展厅”“车辆陈列展厅”“小平会场”“休闲广场”等。 “小平小道”既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个集教育纪念、休闲为一体的纪念性公园。 </p><p class="ql-block"> 2000年,这里被定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3月,被确定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及邓小平理论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2016年12月,小平小道陈列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p><p class="ql-block"> 同行老领导程天一在此作诗一首《小平小道磨毅力》,现记载于后:</p><p class="ql-block"> 小平小道磨毅力</p><p class="ql-block"> 程天一</p><p class="ql-block"> 经风沐雨展鸿猷,赶蒋驱倭卫九州。</p><p class="ql-block"> 三去三来凭智慧,几升几降占鳌头。</p><p class="ql-block"> 乾坤扭转城乡富,华夏放开政绩优。</p><p class="ql-block"> 理论弘扬兴伟业,春天故事任君讴。</p><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后,乘车返回滕王阁大酒店休息,本次红色学习教育活动的内容就基本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下午晚餐后,部分同志兴致很高,组织起参观游览了【南昌八一广场】,南昌八一广场是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而修建的一个广场,寓意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南昌八一广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位置在八一大道、北京西路、中山路、孺子路等市区主干街道的交汇处,原名人民广场,始建于1952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昌八一广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以纪念塔为标志的纪念区、南端的追忆区、以8块浮雕为载体的怀念区和北端的市民休闲区等四大功能区。八一广场是南昌市的心脏地带,江西省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南昌市和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休闲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伫立着由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2010年,南昌八一广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红都瑞金、万里长征、敌后抗日、解放战争、钢铁长城等8块“军史浮雕”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颁发的“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p><p class="ql-block"> 在此,程天一老领导也作了一首诗《八一军旗放彩光》,一并记录于后:</p><p class="ql-block"> 八一军旗放彩光</p><p class="ql-block"> 程天一</p><p class="ql-block"> 国破家倾魑魅狂,南昌起义震朝纲。</p><p class="ql-block"> 恩来组织军威壮,朱德指挥蒋匪亡。</p><p class="ql-block"> 叶挺鏖兵歼暴政,贺龙灭敌斩凶狼。</p><p class="ql-block"> 复兴华夏丰功著,青史扬名万古芳!</p><p class="ql-block"> 行程第六天:5月30日返程,原计划中午12点50分在南昌昌北机场乘坐多彩航空GY7128航班返回仁怀,这趟航班是兴义飞南昌经停茅台机场的,由于5月29日晚上兴义下大暴雨,飞机无法起降,导致航班取消。仁怀永东国际旅行社小吴及时调整思路,与南昌昌北机场对接,改坐动车返回,并及时购买了5月30日厦门北开往成都东经停南昌西的G2369动车票。我们在5月30日早上早餐后,10点钟在酒店门口集中,乘坐大巴车前往南昌西站候车,G2369动车组于中午11点26分抵达南昌西站,于11点41分准时开车,途经宜春、萍乡、长沙、韶山、新化、怀化、铜仁、凯里、贵定、贵阳、遵义共11个站,历时6小时19分。到遵义后,乘坐大巴车返回,于晚上8点钟顺利到达仁怀,此次红色教育学习活动圆满结束。</p><p class="ql-block"> 最后以程天一老领导在井冈山所作的一首诗《革命摇篮井冈山》作为此次红色教育学习活动的结束语: </p><p class="ql-block"> 革命摇篮井冈山</p><p class="ql-block"> 程天一</p><p class="ql-block"> 寻求真理振家邦,星火燎原照八方。</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中留胜迹,井冈山上沐朝阳。</p><p class="ql-block"> 工农笃志佳音报,将士齐心伟绩良。</p><p class="ql-block"> 交友袁公兴大业,施恩王佐谱新章。</p><p class="ql-block"> 朱毛握手鹏程远,蒋匪鏖兵虎豹狂。</p><p class="ql-block"> 数万官兵亡骨肉,千军枪弹灭豺狼。</p><p class="ql-block"> 黄洋界上炮声响,领袖词中气宇昂。</p><p class="ql-block"> 圣地名山齐焕彩,陵园烈士享荣光。</p><p class="ql-block"> 诗林悠久文风好,书院繁荣翰墨香。</p><p class="ql-block"> 创业艰辛功盖世,丰碑高耸永流芳!</p><p class="ql-block">注:袁公指袁文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