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皖南,览胜呈坎

祖宜

<p class="ql-block">  作为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徽州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想去观赏和探访的,因为它有着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文化的沉淀,是袖珍版的炎黄文化。它崛起于北宋后期,“东南邹鲁、礼义之邦”于南宋,鼎盛于明清时期;从公元1121年至1911年已有800多年之久。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列为中华国学三大地方学科。</p> <p class="ql-block">  在长达890年的时间里,徽州一府六县,即原徽州府属歙县、黟县、婺源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徽州,这在中国政区史上是极为罕见的。</p> <p class="ql-block">  出于探究和欣赏徽派文化,逆或是旅游驴友,我们一行八人,有侧重的在安徽的黟县、徽州区、歙县的西递、宏村、唐模、棠樾、呈坎、徽州古城,以及江西的浮梁县瑶里古镇进行了为期七天的打卡探访。</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徽州(史称新安郡)文化的底蕴深厚。虽然我们属“外行看热闹”的走马观花游览欣赏,但是依然为皖南的徽派建筑、徽州村落、民风民俗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呈坎,东汉三国时期,属吴国,古名龙溪,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唐朝末年为避黄巢之乱,江西南昌罗氏兄弟举家迁此, 盖地仰曰“呈”,洼下曰“坎”。</p> <p class="ql-block">   这里被誉为“中国东汉八卦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我们的重点观赏打卡地。朱熹对其曾有过“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描述,就更激发我们一探奥妙的欲望。易经中阳为“呈”,阴为“坎”,村落名字其实就已将易经蕴含其中。</p><p class="ql-block"> 整个村子按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理论选址布局,完全处在“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居住空间模式里。</p> <p class="ql-block">  呈坎易经馆,一座老房子的门面不大,从外看并不突出。未上台阶,馆内的水缸即映入眼帘。徽州人视水为财富的象征,水缸有着聚财、敛财的美好寓意。</p><p class="ql-block"> 走入易经馆内,如同走进了一个神秘的易经世界。墙壁上挂着周易六十四卦图解,乾卦、兑卦、离卦、震卦、巽卦、坎卦、艮卦、坤卦……泛黄破损的纸张显示着藏品年代的久远,馆内不乏价值较高的文物,千年古村经过漫长悠久的历史,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留下了深厚的精神传承。</p> <p class="ql-block">  几乎每一个徽州古村落都可以看见水的陪伴,呈坎也不例外。水缸存水,门前绕水,低头遇水,整个村子仿佛都漂浮在明晃晃的水上,搭配上幽深的小巷、高高低低的马头墙,真实空间和镜像空间虚虚实实,置身其中,如入八卦迷阵。</p> <p class="ql-block">  造访呈坎,适逢天公作美下着小雨,入乡随俗,冥冥之中似乎也蕴藏着我们与水的“美好寓意”。雨中漫步,我们兴趣盎然欣赏着千年古村落,在品悟中与中华历史文化易经玄学近距离接触。 </p><p class="ql-block"> 村中的大街小巷,粉墙黛瓦的徽州建筑中,处处能感受到徽州先人的智慧。以易经八卦文化打造出来的村落,随处可见相关元素。</p> <p class="ql-block">  徽州人对风水的讲究可谓到了极致。在呈坎、棠樾等古村落,都能听到或见到村居民宅邀请风水师查看、指点选址的典故和现象。对于徽州人来说,大到村子规划,小到房屋朝向,甚至择偶、搬迁、建房、修坟都要挑选吉日吉时。可以说徽州处处隐藏着风水,呈坎尤甚。</p> <p class="ql-block">  远青山、近房舍、中田垄,山环水抱的呈坎可说是一年四季都那么迷蒙虚幻,如同神秘的周易,玄幻的八卦,其间的风水美学,可谓是深奥之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