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2月上旬的潮汕,天气凉爽,不冷不热,气温在14~25℃期间,大部分是晴天,还高铁直达,是冬日自助闲游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 潮汕游的最大亮点是广济桥,它会让你惊艳。游览广济桥别错过三看点:一是过桥;二是拆桥;三是灯光秀。 </p><p class="ql-block"> 潮州可推荐景点: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龙湖古寨。</p><p class="ql-block"> 汕头可推荐景点:南澳岛、石炮台公园、汕头小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旅行,在于心中的风景与感悟,让灵魂得以沉淀与升华。</span></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世界上最早启闭式桥梁</p><p class="ql-block"> 潮州有句流传已久的民谣:“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p><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坐落于潮州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至今有800多年历史。广济桥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中间浮桥由十八只梭船连接而成,开启时可供船只通行,关闭时可让行人过江。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之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 <p class="ql-block"> 穿越广济桥--感悟古人智慧</p><p class="ql-block"> 踏上广济桥,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那个车马慢行的年代。这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块石板都镌刻着故事。</p><p class="ql-block"> 走在桥上,两侧是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碧水穿流而过,清风拂面来,那份遐想与美好,让你惊艳不已。</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中间一段--<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分可合</span></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中间一段,用十八只梭船连在一起,水下地脉中断,中流波涛汹涌,全桥中间一段不建墩实属“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反过来说,采用浮桥既可减轻洪流的压力,又可行人,当江水暴涨时,打开浮桥以溢流,又可保护梁桥疏通航道,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亦不失为高明之策。正是这种“无可奈何”的做法,使广济桥成为茅以升所言“可分可合的活动桥,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p><p class="ql-block"> 这座桥修建于南宋,那时航海船舶直趋潮州城,贩运笔架山窑销往海外,同时庞大的木排又由上游顺流而下出海,大船和木排均需经过广济桥,需要相当大的桥孔方能畅通。因此,两段石桥中间留有一大口,连以浮桥,可开可闭,如遇大船、木排过桥,可将浮桥之浮舵解开数只,事后仍将浮舵归位,行人车马依然畅通。</p> <p class="ql-block"> 过河拆桥</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的浮桥部分通过木船连接,每天早装晚拆,方便过往船只通航。</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灯光秀--浪漫迷人</p> <p class="ql-block"> 广济楼--风格独特</p><p class="ql-block"> 广济楼是一座汉式建筑,也是潮州最重要的古迹之一。它位于潮州城区的中心位置,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历经多次修葺,如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楼高三层,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广济楼建筑风格独特,兼具南方的细腻和北方的雄伟。楼体采用红色的砖木结构,屋顶则是典型的琉璃瓦。楼体外观雕梁画栋,琳琅满目,展现了明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浓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牌坊街--每座牌坊都有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牌坊街特点:牌坊、骑楼、古巷交错,小吃遍布其中,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span></p><p class="ql-block"> 进入牌坊街,就会被一排排古色古香的牌坊给镇住。这些牌坊就像一个个威风凛凛的士兵,站得笔直,只不过它们不是守护城池,而是守护着潮州的历史和文化。每座牌坊都有自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潮州牌坊街位于潮州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p><p class="ql-block"> 牌坊街的建筑特色,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p><p class="ql-block"> 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龙湖古寨--府第文化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龙湖古寨的石板路上,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印记,感受岁月的静好。</p><p class="ql-block"> 龙湖古寨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古寨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堪称“府第文化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龙湖古寨历史上是韩江平原重要的贸易商埠,商业十分繁荣,至今仍保存反映昔日繁华景象的三街六巷景观。寨内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有100多座,其中较出名的有“许氏宗祠”、“龙湖书院”、“天后宫”、“方伯第”、“进士第”、“探花府”、“绣衣第”等。这些古建筑荟萃了木雕、石雕、贝雕、嵌瓷、彩绘、贝灰塑等潮州民间工艺的精华。各民居的门廊立面装饰浓重,门簪、门匾、对联、侧壁多绘风俗彩画;门框、柱梁、柱础、栏杆、台阶等都用石雕,尤喜用石鼓、瑞兽、狮子等。</p> <p class="ql-block"> 上南澳岛,环岛游不容错过。</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是中国唯一全岛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汕头市南澳县,北濒柘林湾,南濒南海,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6°56′至117°9′、北纬23°24′至23°29′之间。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最著名的景点包括青澳湾,以其清澈的海水和细腻的沙滩吸引无数游客。此外,还有总兵府、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发现表明,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南澳岛上就已有人类生活。潮汕南澳象山文化遗址见证了南澳岛作为南方海洋文化发源地的辉煌历史。南澳岛先后经历商朝、西周、春秋、战国、西汉等历史时期的变迁,最终成为中国大陆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明朝时期,南澳岛更成为了军事重镇,设有漳、潮副总兵,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p> <p class="ql-block"> 长山尾灯塔</p><p class="ql-block"> 长山尾灯塔又叫启航广场灯塔,是下南澳大桥后的第一个景点,鲜红色的塔身十分醒目。庄严而不失活力的灯塔印证“启航”二字,充满希望与坚定。</p> <p class="ql-block"> 钱澳湾灯塔</p><p class="ql-block"> 钱澳湾灯塔是环岛路线上的第二个灯塔,它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灯塔位于钱澳湾旅游度假村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是游客打卡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四海打卡点</p><p class="ql-block"> “四海”在南澳岛的具体含义是指南澳岛的四个主要海域,这些海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而闻名。电影《四海》也曾在此取景,增加了其知名度和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三囱崖灯塔</p><p class="ql-block"> 三囱崖灯塔,是环岛路线上的第三个灯塔,这里山海交汇,巨大的灯塔矗立海边悬崖,它既是航海指向标,也是旅游网红灯塔。灯塔观景台,还可免费停车。</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北回归线</p> <p class="ql-block"> 自然之门</p><p class="ql-block"> “自然之门”,是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汕头市南澳县青澳湾的北回归线广场,是我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处于北回归线与我国大陆东岸的交点处。它也是唯一一座位于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p><p class="ql-block"> 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达到“立杆不见影”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青澳湾</p> <p class="ql-block"> 南澳2号公路</p><p class="ql-block"> 南澳2号公路,是一条位于南澳岛上,连接深澳镇和云澳镇的山间公路。</p> <p class="ql-block"> 太阳落海</p><p class="ql-block"> 傍晚,可赶到启航广场感受太阳落海。</p> <p class="ql-block"> 石炮台公园--历史的铁炮与堡垒</p><p class="ql-block"> 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核心的纪念性公园。一进入公园,两门巨大的铁炮便映入眼帘,它们静静地矗立在公园大门两侧,散发着威严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那一段历史的沧桑。</p><p class="ql-block"> 崎碌炮台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旧汕头的东南角,为环圆形城堡建筑,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p><p class="ql-block"> 崎碌炮台,是中国已发现保存较为完好、独立体面积最大的炮台。整座建筑物未发现裂缝和崩塌现象,是清末粤东海防设施的代表作。炮台为环圆形城堡建筑,扼住汕头海湾出入口,地理位置险要,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炮台主要以贝灰砂、煮烂糯米饭及红糖浆调和夯筑而成,配以花岗岩石料。台面跑道用贝灰和糯米浆混合夯筑,炮台底层坑道与十字交叉拱窟窿全部用非风化花岗岩规格石砌筑,台面跑道固若平地,垛口炮位均铺上花岗岩石条,石缝严密,砌筑坚固。炮台总面积约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积约10568平方米。崎碌炮台是中国近代一个重要的军事建筑,它运用着中国传统的拱石技术,并对建筑的形式美学进行大胆创新,吸收近代西洋的新材料和新技术,成为中国沿海海防著名的军事建筑,其创新的思想和建筑艺术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汕头小公园--百载商埠</p><p class="ql-block"> 汕头小公园,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老城区。小公园以中山纪念亭为核心,周围环绕着环型放射状的骑楼老街,形成独特的城市街区。这些骑楼建筑大多由早年“下南洋”的华侨返乡投资建设,保留了20世纪30年代汕头市街区的原貌,见证了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小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咸丰十年(1860年),当时汕头作为通商口岸正式开埠,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这里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骑楼建筑群是中国保留较为完整的近代建筑群之一,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也承载着不少海内外潮人的乡土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