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6日,我第二次走进神奇的南疆城市-库车,它是《汉书》里西域三十六国中的龟兹国,是《大唐西域记》中“管弦伎乐,特善诸国”的西域艺术之都,是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故乡,现在库车市是新疆阿克苏地区的一座县级市,它位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是新疆区域性支点城市,南疆四地州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连接南北疆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是古印度、古希腊—罗马、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唯一交汇之地,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龟兹文化。龟兹在历史上曾是西域的一个重要古国,汉朝时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唐朝时成为“安西四镇”之一,并设有安西都护府。清朝乾隆年间(1758年),龟兹地区被改称为“库车”。而在现代,库车依然有着令人骄傲的地理位置,哪怕就凭它是独库公路——这条贯通天山南北的顶级景观大道的终点城市,它也值得被列入人生必去的城市清单。且不说这里有浓缩了西域艺术精华的龟兹石窟、独一无二的汉唐龟兹故城和明清老城的“双城格局”,只要你贪恋风光旖旎的赤色大峡谷和尺寸惊人的库车大馕,那就来库车吧。当我们站在2024年,再去看那丝路上的烽燧和千佛洞的壁画......我们似乎可以穿越千年,一探龟兹在丝绸之路上的耀眼风采。</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库车之行从清晨的龟兹古渡开始。龟兹古渡,古丝绸之路西域龟兹国的重要渡口,这里是龟兹文化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龟兹古渡牌楼建在团结新桥的桥头,桥下便是库车河,站在桥上眺望库车河,虽然现在的河水很少,已经不能行船。</p> <p class="ql-block">但是千年的沧桑依然呈现在眼前,仿佛看到唐玄奘在此乘船,前往西天取经的场面。这里是远古与现代的交融,这里有数不尽的盛世欢歌。</p> <p class="ql-block">穿过龟兹古渡,团结大桥,我们走进了库车老城。</p> <p class="ql-block">库车大寺,是库车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民群众做礼拜的宗教场所,是新疆境内仅次于喀什艾提尕清真寺的第二大寺。</p> <p class="ql-block">库车大寺建于16世纪,最初全寺以88根木柱支撑,是一座质朴的典型的木质结构寺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代末年及民国初年,库车大寺几度毁于火灾,又重建和扩建。这是1934年重建的。外观高大、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显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建筑风格。这是库车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可容数千人礼拜。</p> <p class="ql-block">大门是绿色的。绿色是穆斯林尤其喜欢的颜色。因为最早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地区,那里沙漠无垠,绿洲就成为生命与希望之地,而且绿色代表和平,伊斯兰本身就有和平之意。</p> <p class="ql-block">遇到一个新加坡旅行团举着大大的库车大馕在拍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为两部分:寺院主体和供信徒礼拜时使用的礼拜殿。</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的时候清晨的阳光照进大殿,光线很美。</p> <p class="ql-block">礼拜殿的外殿为敞口柱殿(后增加木隔扇门窗),面阔九间,进深十二间;内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整个大殿基地为约45米x45米的方形,可同时容纳约3000人做礼拜。</p> <p class="ql-block">内殿小礼拜堂</p><p class="ql-block">此礼拜厅面积共244平方米,顶棚由木板</p><p class="ql-block">拼接而成,同时由4根木头圆柱支撑,顶棚刻</p><p class="ql-block">有彩色花卉图案,地面用木质地板拼接。正</p><p class="ql-block">中部墙上开凿一个深龛,由阿洪(主持)</p><p class="ql-block">席地而坐宣讲经文。</p> <p class="ql-block">这个礼拜殿比新疆最大的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礼拜殿漂亮多了!</p> <p class="ql-block">库车大寺院内的宗教法庭建造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p> <p class="ql-block">净身房</p><p class="ql-block">做礼拜前有很多注意事项,净身就是一种必要的仪式。穆斯林的沐浴有三种,即大净、小净、和土净。大净比较细致,洗遍周身。小净比较简单,只洗四肢和下身。土净更简单,只洗面和手。净身既是身体的清洗,也是心灵的清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库车大寺门外就是热斯坦老街。</p> <p class="ql-block">热斯坦老街浓缩了西域的风光,一扇扇色彩斑斓的门窗,颜色撞色,饱满如梦似幻。热斯坦在维语中意为“商场、市场”,据说从清代开始这里便是龟兹(库车)最热闹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龟兹文化探访路”就像一个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60年,汉廷在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建立西域都护府,汉宣帝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使,对西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西域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唐代,中央政府于公元658年在龟兹设立安西大都护府,这里成为了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清代,中央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建省,实行与全国一样的行政管理体制。</p> <p class="ql-block">张骞两二次出使西域的凿空之旅,<span style="font-size:18px;">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span>但他却利用这次机会,与西域和中亚各国建立起了官方互通使节的关系。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细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再次畅通无阻。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p> <p class="ql-block">投笔从戎的班超两次出使,只带了36勇士,凭借智勇,先后使鄯善、于阗、疏勒三个王国重新归附东汉。班超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公元92年,班超升任西域都护使,移驻龟兹,离开了他居住了18个年头的疏勒国(喀什盘橐城),在龟兹十几年,直到他年届七旬,获准返回长安。他在西域南征北战二十年,稳定建设十年,真是了不起的大英雄。</p> <p class="ql-block">苏巴什佛寺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始建于3世纪的魏晋,鼎盛于隋唐的苏巴什佛寺遗址规模巨大,是新疆保留至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建筑群遗址。</p> <p class="ql-block">库车市魏晋十六国砖室墓。</p><p class="ql-block">秦汉以后至隋唐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朝历代继续沿用了汉朝开辟的治理西域的管理体制,但也有所创新,那就是开始引入郡县制治理西域。</p> <p class="ql-block">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或公元1世纪时,佛教传入龟兹。公元3世纪,佛教在龟兹进入鼎盛期。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经路上,在龟兹停留了两个月,期间深入体验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公元3世纪,佛教在龟兹进入鼎盛期。而佛教东传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雕塑和壁画艺术,使得龟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石窟群,产生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龟兹石窟艺术。龟兹雕塑是石窟中形象最为鲜明的艺术品,然而在历史沧桑中,龟兹地区的雕塑大多在20世纪初被外国探险队劫掠,现在被外国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这里展出了很多的古龟兹壁画和雕塑</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幅壁画的名字叫“降生”</p> <p class="ql-block">降生图非常形象</p> <p class="ql-block">前往库车王府</p> <p class="ql-block">库车王府是1759年乾隆皇帝为表彰当地维吾尔族首领鄂对协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功绩,专门派遣汉族工匠建造而成。</p> <p class="ql-block">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赞美龟兹的两首诗。</p> <p class="ql-block">冯其庸对西部文化和丝绸之路的研究有着重要贡献。他从1986年至2005年十进新疆,对古代“西域”进行了深入走访和考察。</p> <p class="ql-block">先参观龟兹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库车龟兹博物馆里最吸引人的石窟雕像是复制品,出自克孜尔尕哈石窟,真品现珍藏于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我国专家学者曾多次赴德国考察验证,将头像雕刻一一复制回国。这些头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从脸部来看,他们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表明龟兹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汇的地区。这些雕像是五世纪,1600多年前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1600多年前就有这么新潮的发型!</p> <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原来的“库车王府”只剩部分房屋和城墙了,政府为了保护古建筑投资1300万元,在末代库车王达吾提·买合苏提的回忆下,在原址重建了“库车王府”。</p> <p class="ql-block">离开库车,我们去世界文化遗产“克孜尔尕哈烽燧”。</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尕哈烽燧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尕哈烽燧始建于汉宣帝时期,即公元前60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它是目前新疆境内建造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汉代烽燧遗址,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并在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独库公路终点就在这里。现在开辟成一个景区了!</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型的红山</p> <p class="ql-block">穿过盐水沟隧道</p> <p class="ql-block">这个峡谷称"盐水沟",当地维吾尔人称其为克孜尔亚(红崖)山。</p> <p class="ql-block">盐水沟<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山沟的水流含盐量高而得名</span>,这里属于雅丹地貌,有一条干涸的河。在庞大的红色山体群上,风为“画笔”,雨为“刻刀”,留下了纵横交错,层叠有序的垅脊与沟槽,勾勒出了形态万千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山崖,雪白的盐!</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去拜城烈焰泉,这附近的山崖也是红色的。</p> <p class="ql-block">神奇的烈焰泉,真正的水火交融。</p> <p class="ql-block">拜城地区处于天山山脉南麓,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p> <p class="ql-block">高温热泉涌出地面时,由于其温度极高,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便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火焰。</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三个燃烧着火焰的泉眼</p> <p class="ql-block">看完烈焰泉已经下午快三点钟了,师傅把车开到河边,我们就在这里享用我们的午餐。巨大的库车馕惹人爱,先拿它拍拍照。</p> <p class="ql-block">几乎每天的午餐都是在路上,咸菜肉末辣酱就着新疆馕成了我们的美味餐食。</p> <p class="ql-block">前往克孜尔千佛洞</p> <p class="ql-block">周边环境很美</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如画,黄沙与绿洲交织,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石窟始凿于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初叶,早于敦煌莫高窟300年,一直延续到8世纪,窟群绵延3千米,共有石窟251个,现有编号的洞窟有236个,内存壁画约1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石窟,这个佛教艺术的宝库,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它见证了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中亚,再到东方的漫长旅程。古龟兹国,作为丝绸之路的中心,两千多年前佛教就在这里盛行,公元3世纪便开始了石窟的开凿。到了公元5-7世纪,佛窟的香火达到了鼎盛,吸引了无数僧侣前来修行。</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石窟作为中国现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尤其是壁画的独创性和多样性,成为克孜尔石窟艺术的突出成就之一,可惜这里的壁画和雕像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被<span style="font-size:18px;">俄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span>多个国家的探险队盗走。被盗取的壁画和雕像大部分被运往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目前,克孜尔千佛洞内的壁画和雕像已经面目全非,许多珍贵的艺术品被剥走,洞壁上留下了掠奇者的斧迹。</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千佛洞艺术是洞窟、雕塑、和壁画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成独有的龟兹风格。</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千佛洞洞窟前有一黑色坐像,为龟兹人鸠摩罗什,是汉传佛教的著名译经师,译著包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论》《大智度论》《妙法莲华经》等。</p> <p class="ql-block">景区提供讲解服务,十个人一组,跟一个讲解员,只能看五个洞室。</p> <p class="ql-block">但洞室内不准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观看的洞室</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在库车“龟兹文化探访路”上拍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闻名。壁画中的佛像线条圆润,表情生动,明显受到印度画风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姿态飘逸的飞天形象,手持王弦曲琵琶,据传说是从波斯传入,再传到长安,最终传到日本。如今,这件乐器在日本被视为国宝。</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千佛洞的艺术成就是龟兹文化的代表,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被盗被破坏太严重了,真可惜!</p> <p class="ql-block">这次探秘龟兹之旅使我深深感受到龟兹(库车)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这里不仅是一处多彩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与文化博物馆,十分值得驻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