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汉武散文:闲话任弼时故里 <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10日,甲辰龙年农历十月(大)初十,星期日,汨罗天气:晴,13℃~24℃;长沙天气:晴,14℃~23℃。</p><p class="ql-block">湖南省汨罗市40公里的地方,有个大镇叫弼时镇,是开国领导人任弼时的家乡,所以取名弼时镇。昨天下午四点,从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又名板仓)的杨开慧故居打顺风车专程到汨罗市弼时镇的任弼时同志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任弼时这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共“五大书记”之一,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因照顾党内干部还被人们亲切的被称为“党内妈妈”,因待人厚道被称为“被子”,因无私负责被称作“党的骆驼”。</p> <p class="ql-block">站在任弼时同志雄伟开阔的铜像广场,7.1米高的任弼时同志铜像,周围松柏挺立,郁郁葱葱,毛泽东同志的“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的高大幕墙题字,十分耀眼。</p> <p class="ql-block">迈进任弼时生平业绩纪念馆展厅,六个展厅详细介绍了任弼时同志从青年运动的著名领袖、人民军队卓越的党代表、党建事业的杰出功臣、勤于探索的共和国先驱、高尚的精神情操和永存的丰碑等专题内容,共有文物74件,图片256张,通过采用图文、实物、蜡像、雕塑以及高科技声、光、电、多媒体、电视、电影等综合技术,生动地再现了弼时同志忧国忧民、追求真理、脚踏实地、不辞重负的骆驼精神和为革命事业不息奋斗、光辉灿烂的一生,让我深刻感悟了任弼时同志忧国忧民、追求真理、不辞重负的“骆驼精神”。</p> <p class="ql-block">任弼时同志纪念馆出来,已经到了闭馆时间,只能明早再瞻仰任弼时同志故居。昨天途中听说任弼时镇心悦宾馆豪华舒适,住宿不错,离任弼时同志纪念馆不远。晚上从宾馆出去吃烧烤,大街小巷溜了一圈,今天又去街上吃早餐,发现弼时镇上用名人名字的各类店铺实在是太多太多,什么手牵手服饰弼时店,弼时农资商店,弼时超市,弼时饭店,弼时榨油厂,弼时门窗,就连一个小小的经营兽药的门店也要挂一块弼时兽药店的名字。记得20多年前,我负责报社广告业务,是省级纸媒系统的广告审查员。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颁布《地名管理条例》,其中第四条第2款规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故现在中国的地名比较少用党政领导人的名字命名。在哪个时候,是严禁用名人的名字做广告,如果一个企业或工商户想借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名字命名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申领营业执照,是绝对不允许的。</p> <p class="ql-block">早上九点钟吃完早餐,又走进坐落在湖南省汨罗市天心区弼时镇唐家桥村任弼时同志故居大门,故居大门高大宏伟,门额上镶嵌着“任弼时故居”四个大字,显得庄重而气派。任弼时故居外围墙上还有可以进出的偏门,围墙外围是由三合土筑的土坯墙。进门是一个大池塘,过去说“水聚财”,水一直被视为聚财的象征。青砖青瓦,四周绿树环绕的任弼时故居宽敞的院落内房前屋后花草掩映、生机盎然,一个圆石桌和四个圆石凳,置放在看起来用青砖铺就的像一个六方形的阴阳八封图案的住置上。屋后,还有30亩高高的山林,任弼时母亲的坟墓就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跨进门槛,映入眼帘的左右卧室分别是任弼时同志堂叔任理卿,任敏卿的居室。好家伙,乖乖,霎那间,我竟然一下子傻眼了:任弼时故居要显得“阔绰”的多,妥妥的“大户殷实”人家。那扇旋转木门连门框都是用麻石雕刻而成的,雕刻花鸟图和人物的门和雕花木窗,装饰十分精美。门口匾额,一悬挂大大的乾坤的乾字,迎面扑来的是一种浓厚的历史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前行,一个烧水烤火的火塘屋,是任弼时叔父任廉卿的居室。再往里看,走廊上悬挂着“遗爱在民”的正匾额,在木雕门窗的掩映下,格外庄重。到了任裕敬居室,任裕敬是任弼时的堂叔父,是美国留学生,毕业于美国的威尔纺织学院,是中国的纺织工程专家,在纺织工程领域是很有名气的。生于1895年,去世于1992年。</p> <p class="ql-block">任裕恒居室,任裕恒是任弼时的又一叔父,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1926年担任湖南大学的校长,可惜1949年去世了。仼弼时父母的居室右侧是任弼时又一个堂叔任凯南的房屋和卧室。资料显示:任弼时同志的祖先,当过清朝知府之类的官员,是一个传统的书香门第家庭,人才辈出,仼弼时几位堂叔都曾留学美国、英国、日本等名校,是当时名俊一时之英才。任弼时同志故居,并不是只住任弼时他们一家人的住所。过去,大户人家都是几兄弟聚居在一宅院居住的,房子均为上一辈老人分给下一辈后人的,传统上都是族聚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任弼时的父亲任裕道,母亲朱宜的居室看起来显得很有气派,保存了一些祖辈的遗物,一张雕华的架子床十分显眼,还有一些珍贵字画,书架、书桌、茶几、大师椅,墙上挂着任弼时父母的照片。边上也有一个烤火烧水的灶屋,主要是一些生活设施的摆设。还有一个是任弼时夫人陈中英的居室,任弼时在外参加革命,陈中英当时没有跟他在一起,就在家居住,所以有一个单独的陈中英居室。边上是任弼时的居室,里面桌子、凳子、床具,还有一个挂衣架,墙面上是任弼时早年的一张照片。任弼时的这个床就比他父母那个要简单一些,边上一个厨房,厨房里面是一些做饭用的日常的生活用品。有一间房里摆放好舂米用的石臼,吹糠用的风车,墙上挂着用来晾晒东西的竹制品用具。</p> <p class="ql-block">任弼时居住的地方,还有一个私塾,名叫时中馆,是任弼时父亲在家开办的,屋内摆放着十来套桌子和长条凳。任弼时的父亲毕业于湘阴师范学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名乡村教师,时中馆是任弼时父亲工作的地方,任弼时从小也是跟养父亲,在这里学了不少文化知识,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呵呵!还忘了,任弼时故居内还有一块石碑,那碑上有这么几个字:小孩子要用心读书,现在不学,将来没用。这是任弼时写给他七岁儿子仼远远的几个字。</p> <p class="ql-block">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80年前后)的任弼时故居原名为“任家新屋里”,由任氏祖居自沙河西冷水井迁至此地,距今有两百多年历史。这是一座坐东朝西,青砖落地,飞檐峭壁,背依山丘,门临池塘,院内古树参天,四周竹木林立的三进三间两偏屋,九个坍池,占地3800平方米,共有大小砖木结构的房屋37间(也有房屋31间之说),全部房屋为青瓦覆盖,三合土地面,属典型的清代江南院落民居。</p> <p class="ql-block">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由让人联想到任弼时自幼放弃家庭的优越条件,投身于中国革命的事业中,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任弼时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1950年10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46岁,他没有好好再看一眼他奋斗一生换来的改天换地的新中国,没享几天清福就走了,真的是可惜,太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出了故居,去纪念馆取背包时,工作人员告诉我,出门就有去长沙市的班车。出景区大门,问了路边商铺老板,她也说在路边乘车就可以。足足等了一小时四十分钟,不见一辆班车路过,我们的火车票下午四点多钟,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想开始打顺风车。那商铺门口寒喧的一女士见我们等了好久,说别急,她老公带我们去前面的十字路口,乘车方便。等她打完电话不一会儿,她老公开着一辆豪华越野车过来了,到了十字路口。我们想给她车钱,我们顺道带你们,要什么钱呢,一路平安!让人心里暖烘烘的。不一会儿,来了辆去长沙市的中巴车,只有五,六个乘客。问起缘故,司机说,现在这中巴车生意不好,乘客都去坐七座的商务车,等满员后司机上高速公路,那条道没人跑了。</p><p class="ql-block">虽然说结束湖南跟团游和自由之行,到成都十余天了,回想张谷英村到杨开慧故居,又到任弼时故居的打顺风车,雇私家车,坐斑车,乘大巴、中巴车的旅行,至今让我心有余悸。特别是长沙东北部一隅的长沙县开慧乡(原清泰乡)开慧村板仓屋场的杨开慧故居,离任弼时故居的汨罗市弼时镇不足二十公里,这一段红色文旅景点路途上公共交车确实太少,真的有点让游客苦不堪言的感觉。在我的耳边,时常萦绕着任弼时纪念馆路边的那句话: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仼,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若能爱群,国安有不强哉?……</p> <p class="ql-block">(创作不易,图、文均为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搬运刊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