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2月19日周四上午第一节,带着孩子们上了一节习作课。此次习作教学设计了两张学习单,一张是前置任务的《家乡印象》导学单(这节课讲授的内容),还有一张是《“最美家乡”城市设计大赛》学习单(本节课教授了提纲,“亮点呈现”的详写部分留作下节课完成)。</p><p class="ql-block">【备课思路】家人眼中的家乡➡️放眼世界➡️憧憬未来➡️家乡蓝图➡️亮点呈现</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环节,导学单中“家人眼中的家乡”,出示部分家长提供的照片,结合照片说自己对家乡的印象。</p><p class="ql-block">照片选择了都市建筑、山野乡村、博物馆、历史古迹、传统文化、校园和地下煤矿不同类别的场景。但有点意外的是,有几个孩子认不出自己的家乡,估计是家长直接传给老师并没有给孩子看过。</p><p class="ql-block">🌹给家长的建议:这次习作是难得的亲子交流机会。孩子年龄小,对“家乡”的概念是缺少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的。前置任务的充分准备,不仅可以给孩子的写作扫平障碍,还可以增进亲子情感。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的心里埋下美好的家乡情结。这次郜悦希同学和方芊雅同学,看到家乡照片后很快给出了积极反应,表述得也很全面。👍</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蔡思琦同学的家乡印象和家乡的图片,可以看出历史的悠久和传统文化气息的浓厚。</p> <p class="ql-block">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打开思路,从生活、交通、教育、建筑、风土人情及家乡特色等多个方面对家乡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为写作打基础,使文章内容充实。</p> <p class="ql-block">第二环节是“放眼世界”,这个部分需要家长协助孩子们了解当下前言科技成果。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改变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普遍缺乏时事热点和尖端科技了解意识,可能有的家长平时也不会过多关注。但,这篇习作要想写好,把握20年后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个关键点是十分重要的。不然,孩子们的想象将脱离生活、信息严重滞后或者过于夸大。</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课堂上展示的内容,未来社会的发展进程一定是加速的。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一定是大飞跃。那么,孩子们要写20年后,还要大胆、合理的想象。这是十分受现有知识储备和咨询信息量的限制的。</p> <p class="ql-block">“憧憬未来”环节,设计想法是帮助孩子从了解社会发展、掌握前沿科技咨询,到声情并茂写作的过程转变。孩子不能把一篇应该富有乡情和美好向往的文章,写成一篇科技说明文。这里要完成一个转变,就是选取素材为写作服务,还要巧妙地创设情景和美化语言。</p> <p class="ql-block">这个详写片段的描写,难点在于《家乡印象》导学单要准备充分,还要创设情境并且生动地描述出来。孩子们课堂练写“亮点呈现”板块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六七个孩子不会创设情境,交通、医疗、教育、环保、饮食等方面,或者寥寥几语,或者泛泛而谈。2.思维不开阔,千篇一律。课堂上说过的低空经济话题,然后大部分文章中都出现缺乏故事情节性的叙述“满天的无人机”或者“空的”;示范过20年后校园的片段,好几个导学单中不打算写校园的,全部换成了学校(课堂上有说,授课的时候给学校片段范本的很大原因就是导学单“憧憬未来”的绘画里没有学校)。</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课堂展示和讲解的范本,启铭的片段描写:</p> <p class="ql-block">🍀听课的校长团对提纲展评环节给予很高的肯定,有一位校长竟然记住了汇报人李景风的名字,课后还大力表扬了孩子。在点评环节的时候,我把提纲右侧评价标准对照着表扬了几点后,问大家有没有建议。王楚楚同学快速举手,说出了详略没有体现出来,还给出了详写部分可以写两段的建议。楚楚的表现也让听课的校长和老师们连连称赞。</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景风的提纲,看得出经过多次修改,越来越完善了。</p> <p class="ql-block">🌹给家长的建议:我们的孩子,未来会面临很多未知的问题。如果孩子的培养只关注知识的积累(有的连基础知识的积累也是不达标的),一张生字大王卷拿个A+,是培养不出有思考能力的孩子的。我们需要培养孩子思维的独立性,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这些能力需要父母带着孩子看世界。看世界不仅仅是花钱去旅游,旅行是有必要的,但我们更加需要父母带着孩子读万卷书,还要多带着孩子们关注社会各领域的新事物和新动态。总之,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眼界。</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两张学习单示范作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