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山里的小布达拉宫,——大汖古村

青花一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摄影/编辑:青花一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414959749</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摄影器材:华为nova10</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着1500年历史的大汖古村,位于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深山沟谷中,是一个古老宁静的古村落。大汖村,因村中三处瀑布而得名,大汖村独特的依山而建的古民居,被当地人戏谑的称为“盂县深山里的小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9年1月,大汖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区大门外的党旗雕塑,雕塑基座上镌刻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雕塑四周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大汖村已经成为一个原生态景区。其中大部分保留者原貌,没有过度的商业开发。景区大门设计的简约、古朴,一派乡村气息。大门外一对石狮,如同神兽守护者这片山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景区大门,首先来到大汖古村的文化广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座立于二零零九年一月一日的石碑,介绍了当时大汖村的简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碑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汖村被人们誉为盂县的布达拉宫,坐落在县城北部,全村常住人口只有十七人。距县城六十公里,是梁家寨乡御枣口一个自然村。据考证,大汖村建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原有三百二十口人。近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这个千年沉寂的古村落,人们大量外出,时下全村只有十七位老人,最小的五十一岁,最大的九十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年来由于新闻媒体的广为宣传,引来了省内外不少游客,参观后乐而忘返,称妙称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汖吸引游客之奥妙是因为这里有四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是房舍奇。大汖的房舍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房屋都用石头垒成,除了平房,还有建二层楼三层楼的。村子建在石坡上,房子又用石头垒成,所以人们又称之为石头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是道路奇。大汖村大小道路全部用石板或石头铺成,石板石头信手拿来铺设道路,自然天成,行走在林间小巷干净无尘,轻松愉快,较之城市的柏油路、花砖道另有一番情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是大树奇。大㲾村是建造在一整块巨石山坡上,村庄树木难以成长,然而村中有一颗大槐树树的主干三个成人合抱不住,树龄已有千年。因此,大汖村也称千年古树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是石佛奇。大汖村里供奉着七尊佛像,人们说这七尊佛像是镇山大王,有趣的是有另一尊最大的石佛在同一天不同时辰去称重,不仅重量不同而且悬殊很大,这一难解之谜有待有识之士去破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汖山美水美人更美。愿四方游客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邑人崔达道撰之立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历史沿革。介绍了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改革、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和党的十二大以来五个重要时期入党誓词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块石碑上记录了抗日战阵时期日军曾经进山扫荡大汖古村造成的悲惨事件。告诫后人勿忘历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汖惨案碑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3年8月10日清晨,驻椿树底、御枣口南炮台、下社据点之三股日伪军突然包围大汖村,企图破坏盂县抗日政府秘密设在大汖村后山的卫生所和供给部。民兵指导员韩义贵与中队长韩双成发现敌情,立即报警,日军开枪击倒哨兵韩根全。村民听到枪响,欲向南山躲藏,然南山与村口已被封堵。韩双成迅速组织村民突围,遭到日军堵截。韩和年、韩李小父子当场被刺身亡,韩双成等27人被押往御枣口南炮台。途中,有9人逃脱。其余村民在炮台受到日军的残酷审讯,逼问医疗所和供给部所在,韩双成等人只字未吐,日军将韩双成折磨半死后刺杀,同罹难者韩成全,另有6名壮年男子被机枪射杀。翌日早,日军驱赶妇孺12人至南炮台脚下苇地边,用机枪射杀7人,5名重伤者在爬回大汖途中死亡2人,共19名村民惨遭杀害。日军还掠走羊800多只,毛驴16头,烧毁房屋170余间。青山悲戚,白水呜咽;日寇暴行,惨绝人寰;国仇家恨,永世勿忘;特立此碑,以志纪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汖古村欢迎您”,如同一个巨大的摩天轮,矗立在山边,欢迎远方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汖古村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景区大门,沿着山谷前行半个小时左右,就来到了大汖村这个宁静的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步惊心吊桥横跨两山之间的峡谷上空,是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有天空之路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桥是一种悬索桥,人在桥上行走,桥会随之晃动,桥上间隔铺设的木板,让人未上桥就已经产生惊心动魄之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遗憾的是这座桥没有开放,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这座桥的“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村庄的周边有一些观景台,可以远观古村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汖村是一座建造在一整块巨石山坡上的村庄,依山就势,顺坡而上,层层叠叠,鳞次栉比,自下而上十多层,依偎生存,非常紧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大汖村是先人们根据中国传统环境的风水理论选吉地建造的,整个村庄群山环绕,围合封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西收,松柏罩头,清泉绕村,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个观景台也都是游客的拍照打卡地,纷纷在此与古村合影,留下美好的记忆,此时此刻就仿佛时光被定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个古老山村的村口处,有一颗枝繁叶茂的、已有千年树龄的老槐树。这就是古村四奇之一的大树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千年古树见证了古村千年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汖村是单一的韩姓血缘村,从始祖韩崇明由御枣口迁入大汖村以来,已有300年左右的历史,韩氏子弟已繁衍至15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汖村的人口变动,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又由多变少的过程。到上世纪50年代,大汖村有住户80余家、360余人。那时的村子称得上是一个小社会,学校、供销社一应俱全。据说当时还有两套戏班子,一套是老年人的北路梆子,一套是年轻人的中路梆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世纪80年代后,经过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剧烈的城镇化大潮,近40年的人员持续外流, 2019年的大汖村常住村民13人,平均年龄70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条由石头铺设的台阶路,是进入这个古山村唯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几十米,看到村里唯一的一个小卖部。一男一女两位老人正在门口面带着微笑,看着进村的游人,给人以纯朴、悠闲、与世无争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门口两侧分别挂着“大汖最美四合院”和“乡村游接待户”两块牌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弯弯曲曲、一直上升的石板路走入村里,近距离感受、观察这个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村民都外出打工了,村内大部分房屋已经荒废,无人居住,有的已经倒塌或塌陷,摇摇欲坠的样子,留下的是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露天的古老石碾,仍然可以转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村内的房子有单层的平房,也有两层的楼房。部分房屋外墙有一层粘土保护层,但是却非常简单,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房屋的主体结构由石头构成,石头缝里镶嵌着许多小石头,神奇的是在这些石头缝隙里我们并没有看到“粘土”或者“水泥砂浆”之类的粘合剂。大部分房屋墙外都没有做保护性的处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房屋内如同是个山洞,由石头建成的一个拱形结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村庄内部道路,不论是平路或是台阶都是由石头铺设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头房子、石头路就是大汖村四奇中的房舍奇和道路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看上去像是一个小庙的建筑,只有一间房子,周围挂着彩色三角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一看,原来是一座观音庙。门口摆放两个铺垫,年内供奉着观音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零一三年十一月,盂县人民政府公布:大汖村观音庙为盂县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村口修建了一个水坝,将泉水截流,形成一座小湖,命名为“大汖鱼岛”,成为大汖村一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村外的山谷里,有一个叫作“丛林穿越”户外拓展运动项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需要穿戴防护装备,攀爬到树上,然后行走在半空中,这是勇敢者的运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丛林中有一块被铁链捆缚的巨石,铁链上还有一些许愿用的红丝带,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许愿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说早年间有个官员,是河北人,骑马路经此处,不小心连人带马掉下山沟。这官员没有受伤,但是坐骑却怎么样爬不上来。他情急之下,双手合十,默默叨念:“此处的山神,哪路神仙能帮助我的马儿脱离险境,从深沟里出来,我一定重塑金身,延续香火。”叨念完毕,只见那马儿突然腾空跃起,飞上山路。那官员便来还愿,在山崖处建造了“飞仙楼”,从此这里香火不断,而且十分灵验。谁有什么心愿,可在这“许愿石”前,默默许愿,不管你许下什么愿,飞仙楼的神仙都会保你实现美好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汖村飞仙庙,也称“飞仙楼”,是盂县不可移动文物。传说这里供奉的是狐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汖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考证,在大汖村外曾经建有一个石龙镇山大王神庙,也称“镇山大王庙”或者“石龙庙”,庙内供奉着七尊神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石龙镇山大王,神像背部有题刻,落款辨识为“承安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志。”金承安二年(1197),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但由于年款题刻模糊不清,“承安二年”也有识别为“永安二年”一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在清嘉庆七年(1802)于石龙庙中刻立的《镇山大王重修碑记》上就有所记载:“向使无杨广善人建于永安二岁,后之人何能至今沐泽于无穷哉?”。北魏“永安二年”即公元529年,按此说法,庙宇始建时间前推了600余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在这原生态的古村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这一片宁静,使得身心自然升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及景点介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拍摄时间:2023年7月22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感谢观看,点赞佳评!</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