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日中的“丹柿小院”

紫虹之镜

<p class="ql-block">金秋时节的“丹柿小院”是北京胡同网红打卡地,需要提前预约方可见到老舍先生笔中恬适惬意的小院!</p> <p class="ql-block">老舍故居“丹柿小院” ,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一所普通小四合院。它是老舍先生用稿费500美金购买的,成为新中国自己掏钱买房的第一位作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老舍先生度过了他的晚年时光。创作与公务之暇,他植花种草、养猫观鱼,悠闲地把玩收藏的书画、折扇与各种小玩意儿。每逢深秋,院中那两棵他亲手种下的柿树枝头就挂满了通透红润的柿子,煞是可爱,“丹柿小院”正是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胡絜青和老舍都是满族正红旗人。一进小院映入眼帘的即是胡先生亲笔书写的“福”字!</p> <p class="ql-block">又是红柿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大家接踵而来打卡“丹柿小院”追思它们的主人—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家老舍先生🙏🏻🌼!</p> <p class="ql-block">老舍在“丹柿小院”住了16年。16年间,老舍文思泉涌,创作了大量代表作品,共计有24部戏剧剧本和两部长篇小说。其中,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有《龙须沟》词条《柳树井》《西望长安》词条《茶馆》《女店员》,《全家福》《正红旗下》等。1950年创作完成的3幕话剧《龙须沟》轰动一时,让老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称号。</p> <p class="ql-block">进入展厅仔细参观</p><p class="ql-block">第一展厅:这里展示了老舍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让你能够直观地了解他的生活轨迹。你还可以听到他当年的讲课录音,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这里展示了老舍一生的创作历程,通过大量的珍贵图书、手稿和遗物,你可以深入了解他的文学创作和生活细节。</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厅:这里是老舍和夫人胡絜青的卧室和工作室,展示了他们夫妻二人的生活点滴。</p> <p class="ql-block">再见“丹柿小院”,您的主人作品流传于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愿老舍先生天堂有知在那个世界继续书写心中的佳作……🙏🏻🙏🏻🙏🏻</span></p> <p class="ql-block">老舍先生曾称赞“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京城最美是金秋🍁🖼</p> <p class="ql-block">奈何秋凉好个秋🍂!</p> <p class="ql-block">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p><p class="ql-block">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p> <p class="ql-block">落尽繁华多淡静🍂,人间最美是清秋🍁。</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大街小巷有着捋不清的情思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岁月它穿越古今</p> <p class="ql-block">穿越中西</p> <p class="ql-block">路上的人们你来我往,不曾停歇……</p> <p class="ql-block">玉泉山下的落日余晖</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p> <p class="ql-block">秋收冬藏又一年</p> <p class="ql-block">㊗️愿我们无处安放的心绪都有一个好归处吧<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