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西,寻根古迹

桃花盛开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悬空寺—应县木塔—云冈石窟—老醋坊—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王家大院—壶口瀑布—太原</p> <p class="ql-block">(一)源起</p><p class="ql-block">早就知道山西有许多古迹,还有王家大院等,因为喜欢历史,所以山西是一定要去的。去年准备带父母游山西,后来沟通知道父母不愿出门,此计划夭折。今年9月,孩子上大学了,我也准备休息3个月不上课,规划行走在路上,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后来9月份做了个手术不得不休养2个月,于是计划11月出行山西!</p><p class="ql-block">10月底,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行程路线,报团费用等,然后开始摇人,问了一圈,没人可以同行,于是有了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一个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妙哉!😎</p><p class="ql-block">先定机票,再确定行程,11月3日,白天的课上完,晚上出发了,时间安排堪称完美!😀</p> <p class="ql-block">(二)人物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月3日晚上11点半,飞机落地太原,旅行社司机接机送到酒店12点多,一切都很顺利。11月4日,早上6点半出发,坐上旅游大巴,目的地五台山。我们这个团是散拼团,车上约50个座位,感觉差不多坐满了,车上大多中老年人,中年的少,老年的多,而且我发现男的居多,不是说“中国大妈”爱旅行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隔壁座位是两位河南或山东方言的大哥,特别健谈,尤其是5号早上5点半出发,大家都在补觉,他俩一直在聊天吵我瞌睡,一度让我觉得很厌烦,而且4号中餐他们一行在规定的时间没有上车,喝酒去了。果然是豁达开朗得不顾别人死活的人!😂而且,还有两件可爱的小小插曲:第一天他们请我的邻座姐姐(他们隔了个过道,我是靠窗的位置)帮他们下载一个美颜功能的APP,后来帮他们下载了美图秀秀,估计他们也不会用啊!😂第二天他们要互加抖音好友,不知如何操作,求助于我的邻座姐姐,邻座姐姐没用过抖音,又来求助于我,于是,在我的指导下,他们互加好友。😁大哥们虽然不会用新软件,但是善于学习,与时俱进,不服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说说邻座姐姐吧,此次山西行收获之一,结识的新朋友,来自浙江宁波比我大7岁的龚姐姐,后来的4天我们一直结伴邻座。看,我虽是一个人出行,也找到结伴而行的朋友!后来的旅程中,我们聊了很多,没想到她的女儿是我女儿财大的师姐,我们谈到了旅行,谈到孩子的学业,婚恋…真可谓是志同道合之人啊!不得不说一下她的同伴——她的小舅舅小舅妈,两位退休教师,也是经常行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退休生活!</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上还有两日游同行的,有四日游同行的,还有一日游同行的。有印象的不多,记得有一对父子,四日游都在一个车上,儿子应该是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上学;一日游的那天有个80多岁的老爷爷,而且他不要耳麦,全程没有落后;还有江苏徐州四大老爷们,说着北方方言,也好酒,车上嗓门比较大,有次跟我说山西之旅结束之后就准备来武汉玩,有一个人的儿子在武汉汉阳区上班,后来又说改变计划不来武汉了;还有江苏姐妹夫妻四人,感觉这个团江浙的比较多;最后一天,还有外籍人员和港澳同胞的,因为他们是特殊证件没有身份证的,我看了,都是华人面孔。</p> <p class="ql-block">再说导游,四天行程,共有4-5位导游,所以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我发现,50座车上配两个导游,第三天是20座车上一个导游,老醋坊、平遥古城有专门的讲解导游。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乔家大院的大院文化,王家大院的石雕木雕艺术……导游大都讲得比较专业。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五台山导游一般在进门之前讲概况,然后就是限时自由活动,我看到有的团是有导游一边走一边讲解的,比如显通寺金塔的由来,最小的土地庙等等。老醋坊和平遥古城的讲解导游带着营销成分,五台山的导游讲解中推销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特别说一下云冈石窟偶遇陈宝国,即将来到20窟的广场前,导游在讲19号窟,我在整个团的外围,我看到两个拿专业拍摄设备的人员,心想,应该是谁在搞直播,就特别留意了一下,没想到就看见了电视上的大明星,是不是陈宝国?有点怀疑自己,名字搞错了没有?有点小激动,立刻拍了一张C位照片。后来导游小姐姐和邻座姐姐都特地加了我微信,让我把照片传给她们。我看到导游小姐姐发了朋友圈,炫偶遇大明星。我也跟风发了圈,炫耀一下😜。发到家里群的时候,丫头问是谁?果然年龄不同,追的星不同。😂</p> <p class="ql-block">(三)景点篇——五台山</p><p class="ql-block">景区介绍,见图片</p> <p class="ql-block">据说五台山有一百二十多座寺庙,我们参观了这几个:广化寺~殊像寺~罗睺寺~五爷庙~显通寺</p> <p class="ql-block">进五台山景区之前,导游带我们来到望台寺,在这里,导游给我们讲了很多佛教文化的知识,我没有完全听到且理解,只有少数几条:1.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据说就是从五台山请过去的,虽然我十多年前去过普陀山,却没有真正了解;2.五爷是龙王的小儿子,神通广大,相当于我们说的财神;3.俗家弟子拜佛的方式和手势;4.求智慧拜文殊菩萨,求升官发财拜五爷,求父母身体健康拜什么菩萨……我在这里只拜了文殊菩萨和护佑父母家人平安健康的菩萨,五爷没拜。😂</p><p class="ql-block">后来去了五台山的寺庙才知道为什么导游带我们来了这里,原来这里是拜佛商业比较完善的地方,可以买香,买灯供奉,买跪垫,买哈达等等,后面进了景区反而因为消防管控不再卖香火之类的东西了,不过有免费的香火供应,不过导游说了,不能白拿。</p><p class="ql-block">也因为今年上半年女儿高考之前她爸爸经常去归元寺,知道功德箱,换了很多零钱,这次我把这个零钱包也带着了,每进一个大殿,我都塞了零钱,钱不多,仅代表出入佛教圣地的一份虔诚之心。</p> <p class="ql-block">在望台寺,我特定拍下来山门的两幅对联,一个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阁道穿云大贤殿里忘俗尘,</span>茹湖落雁望台寺中悟禅机,横批:人间佛地;另一个:佛弘宝地一寺功成开盛景,光耀云天众生礼敬结禅缘,横批:钟灵毓秀。后来发现不仅寺庙,山西的大院,处处都是对联,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山西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在望台寺,拍下蓝天下的中式建筑一角,不知是否符合科学的美学画面。</p> <p class="ql-block">在望台寺门口的地摊上,第一次见到菩提果,因为喜欢“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给家人买了两个坠子。</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这附近吃了午餐,属于那种能吃饱的旅游团餐,牌子上的这句话,代表大多数来五台山的人的心境:一方净土,三柱清香,愿所愿皆所得。</p> <p class="ql-block">11月初的五台山,跟我11月底去杭州三台山,看到的景象完全不一样。</p><p class="ql-block">北国风光,浑厚苍凉;塞外江南,绿橙黄绿。</p> <p class="ql-block">人这一生,一定要去到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的风景和不同的人,与自己和解。</p> <p class="ql-block">进入五台山景区,第一个进的寺庙是广化寺,这个寺庙比较新,据说曾是皇家寺庙,特殊时期已烧毁,这是后来重建的,佛像是不能拍照的,所以我只拍了寺庙建筑。</p> <p class="ql-block">去往殊像寺的路上,经过文殊菩萨的全名的大牌匾“南无(namo)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前两个字不要读错了,这也是这趟五台山之行的收获之一,原来都念错了😂。</p> <p class="ql-block">殊像寺,进寺台阶,左上右下,高大庄重,进入寺庙所见所闻,记得不多,只有两个动作:菩萨面前站拜,功德香里投零钱</p> <p class="ql-block">殊像寺的文殊殿内有一组跟小西天类似的悬塑,不能拍照,刚刚去百度了一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张图片是网上找的</span>:墙壁上塑造着一组 “五百罗汉渡江” 的悬塑群像,跟彩色悬塑总面积达 326.4 平方米,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场景多变,再现了罗汉奔赴文殊菩萨故乡的故事,给人一种上下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博大之感,是一幅有动有静、色彩绚丽、刻画逼真的彩色悬塑画。</p> <p class="ql-block">去往万佛阁经过的广场,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白塔”正在维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睺寺创建于唐代,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span></p><p class="ql-block">罗睺罗(Rahula),又称罗睺,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亲生子,同时也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他是佛教僧团中最早剃度出家的弟子,被誉为“密行第一”。</p> <p class="ql-block">万佛阁,又称五爷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代重建,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一座寺庙。</p><p class="ql-block">寺内供奉的五爷就是传说中的广济龙王菩萨,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寄托着人们祈愿农作物丰收、不发生灾害、家人健康、事事顺遂的美好心愿。据说五爷喜欢看戏,所以院内有戏台。</p> <p class="ql-block">导游建议我们爬菩萨顶,我因为身体原因放弃爬山,去了自费门票10元的大显通寺,其他寺庙都是免费参观。</p> <p class="ql-block">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大、历史悠久的寺院,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全山寺院之首,与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寺庙之一。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唐代重修,并更名“大华严寺”。明初重建,太祖赐额“大显通寺”。</p><p class="ql-block">该寺坐北朝南,面积约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中轴线建殿七座,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阁。</p> <p class="ql-block">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铜10万斤,是中国国内保存最好的铜殿之一。</p> <p class="ql-block">似懂非懂,很喜欢的一句佛语,特意拍下。</p> <p class="ql-block">站在显通寺钟楼拍下来的寺庙屋顶群。</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之行结束于第二天早上,因为这一天要跑700公里,所以早上5点半就出发了,本来昏昏欲睡中,突然看到车窗外,来了精神,瞌睡全无,<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方地平线上透出一道红霞,</span>美仑美奂,伴着车子前行。</p> <p class="ql-block">(四)景点篇——悬空寺、应县木塔、云冈石窟</p> <p class="ql-block">1.悬空寺,介绍见图片</p> <p class="ql-block">我们8点半就到了,买了登临票,上了悬空寺,据说旅游旺季很难排队登临,我们登临进入寺内,走走停停拍拍照片,都是可以的。正好拍下悬崖之上一半在阳光下的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李白醉书,比壮观还多一点</p> <p class="ql-block">2.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是辽国太后萧燕燕所建,这里是她的家乡,现在物是人非,木塔已然成为该县主要经济命脉,不得不说,一个人影响一座城。</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上牌匾历史——</p><p class="ql-block">辽清宁二年(1056年),敕建佛宫寺释迦塔。</p><p class="ql-block">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北征驻跸佛宫寺释迦塔,题“峻极神工”匾。</p><p class="ql-block">明正德三年(1508年),明武宗朱厚照令太监周善监工修补佛宫寺释迦塔,题“天下奇观”匾。</p><p class="ql-block">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佛宫寺释迦塔“峻极神工”匾重装(现“峻、神、工”三字已无存)。</p><p class="ql-block">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乾隆帝命重修佛宫寺释迦塔,题“木德参天”匾。</p> <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应县解放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以佛宫寺释迦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佛宫寺释迦塔被12发炮弹击中,但未在塔中爆炸。老百姓传言,木塔有佛祖护佑,炮弹绕塔而去……</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制,大多被地震等地质灾害损毁,还有近代战火纷飞,留下来的古代建筑极少,但是这个1500年的木塔仍然屹立不倒,不得不说实乃奇迹。</p><p class="ql-block">木塔外围的24根柱子象征着中国24个节气,据说有缓震功能,由于地质变化,木塔每隔若干年就会向某个方向倾斜,柱子就会悬空。</p> <p class="ql-block">3.云冈石窟</p><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现存石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景区是山西大同书记耿彦波在位期间的政绩工程,景区建设恢宏大气却不失古朴精致,看第二张图片用的废旧石磨铺地,废旧再利用。</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窟,俗称“音乐窟”。 前后室窟,前室外壁上方凿窟檐,窟口列楹柱。前室北壁最上层天宫伎乐十四身,分别演奏吹指、齐鼓、排箫、琵琶、横笛、琴、五弦、筚篥、箜篌、腰鼓、义嘴笛、法螺等乐器。门楣上一组舞伎群,动作连贯,气韵奔放,是人间舞姿的艺术再现。窟顶逆发形伎乐天,体格壮硕,具有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特点。该窟内乐器雕刻的形制、演奏方式以及乐队的组合形式,集中体现了北魏宫廷乐队风貌和社会音乐制度,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我和云冈大佛的合影,云冈大佛是云冈石窟的那尊露天大佛,大耳垂肩,祥和地屹立风雨中一千多年。它的形象常常出现在画册之中,是云冈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这趟山西之旅不虚此行,天气好,景区人不多,还偶遇大明星陈宝国,这张最近的照片就是我拍的。</p><p class="ql-block">后来关注到他们在做节目,前央视主持人陈芳菲做的,类似这种“中华文明之旅”的直播。</p> <p class="ql-block">(五)景点篇—老醋坊、乔家大院、平遥古城</p> <p class="ql-block">1.宝源老醋坊</p><p class="ql-block">在晨曦中,我们从太原出发,后面的行程是山西旅游南线,首先来到宝源老醋坊。</p> <p class="ql-block">早上七点半我们就来到了宝源老醋坊,看到了晨光下最大最多醋坛子广场,“醋坛子越大越幸福”,很有趣的一句话。</p> <p class="ql-block">没有想到,这个老醋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国家旅游4A景区。</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或者说在厂区,讲解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山西老陈醋的原料,制作过程,工具等。</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个特色博物馆,看到了一些老物件:葫芦、木桶、农具、炸米泡的机器、<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式桌子、</span>花架子床……勾起儿时的记忆。</p><p class="ql-block">说一下图6炸米泡,摇啊摇,然后轰的一声,独属于70后农村孩子最幸福的时光。</p><p class="ql-block">图8这个老式桌子我很喜欢,我也想有一个,中式风格,无论是房屋装修,还是衣服风格,都是我喜欢的类型。</p><p class="ql-block">图9花架子床,我家原来也有一个类似款,小时候我睡过,据说是我父母的婚床。我现在还记得那个花纹木雕,还有画面,画面上有一句诗“一桥飞架南北”……如果保存到现在一定是古董了,可惜因为房子拆迁,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变迁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乔家大院</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是以明清晋商翘楚、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等乔氏家族的宅院而得名。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在中堂、德兴堂、保元堂、宁守堂和乔家花园“四堂一园”组成。总占地面积26668.9余平方米,共有18个大院,41个小院,731间房屋,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乔氏家规</p> <p class="ql-block">起初,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在这里拍摄,让这里开始为世人熟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后来,电视剧《乔家大院》更让这里成为全国闻名的景区。</p> <p class="ql-block">屋檐上木雕上的最早的火车、西洋钟…</p> <p class="ql-block">3.平遥古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康宁路,地处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span></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以其完整的古城墙、街道、小巷、店铺、民居及寺庙等建筑群而闻名。城内的街道呈十字形布局,沿街的商铺和民居保留了传统的布局与风貌,展现出古朴的气息‌。</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包括镇国寺、双林寺、平遥县衙等。此外,平遥古城还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曾是中国金融业的中心,著名的日昇昌票号就位于此,对中国的金融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p> <p class="ql-block">俯瞰古城部分建筑</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遍布着众多老宅开辟的博物馆,古城的南大街是古城里人气最旺的区域,也是博物馆“扎堆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同兴公镖局</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奔西安,路经平遥时,特聘同兴公镖局王树茂护送饷银至西安,因功赏赐其“奉旨议叙”匾,以表彰其护驾之功。</p> <p class="ql-block">协同庆票号,中国最早的银行。这根龙柱据说是镇宅之宝。</p> <p class="ql-block">票号的金山银海</p> <p class="ql-block">清代各地票号</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的县衙</p> <p class="ql-block">这天下午入住平遥古城的一个民宿,开启我的旅拍。</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是旅拍的天堂,古城街道都是闲逛、拍照的“晋商少奶奶”。所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一个人,拿着一个手机,一个自拍杠,在平遥古城的街道上玩自拍,一点都不突兀。😄</span></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的一碗牛肉面,我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六)景点篇—王家大院、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1.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天下王姓出太原,来之前以为王家大院是王氏祖屋,我也是带着一种“寻根”的念想而来,来了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代中叶王家致富后,宅院进一步扩展。清康熙年间,王家成为显赫官商,开始大规模建造房屋,先后建成拥翠巷、锁瑞巷、宜安院等。</span>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自1997年开放后,王家大院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比乔家大院更更大气更恢宏,却没有像乔家大院那样家喻户晓,据说因为早期拒绝了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拍摄,也没有乔氏后人参与的电视剧《乔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俯瞰王家大院全貌</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石雕艺术</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影壁、木雕、牌匾……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看一下大院建筑</p> <p class="ql-block">参观王家大院意外之喜,发现这里供奉着王氏祖先王子乔像,还有这个“王氏宗祠”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晋,是周灵王的太子,称王子晋。本姓姬,名晋,字子乔。史载子乔“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时便辅佐灵王治理天下。灵王22年,谷、洛二水泛滥,将毁及王宫,灵王决定以壅堵洪。子乔直谏灵王, 以“壅堵治水”将贻害天下。并提出以“疏导”的方法来治理水患。子乔的直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民,流落民间。子乔的儿子宗敬,自幼胸怀大志,曾担任司徒一职,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辞官避居太原。当时的百姓认为他是从王宫里出来的人,遂以王为氏,后人称宗敬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子乔为系姓始祖。</p> <p class="ql-block">2.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我又来到了壶口瀑布,上一次是在黄河对岸陕西,这一次我在山西。</p> <p class="ql-block">我以为再次看到壶口瀑布我会很平静,没想到还是会激动,不由自主的就想起“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陕西壶口瀑布VS山西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不知道是位置原因,还是时间原因,这次看到的瀑布水更清。</p> <p class="ql-block">(七)太原自由行</p><p class="ql-block">从壶口回到太原,我的山西四日跟团游行程结束🔚,我还有一天的时间逛太原。</p> <p class="ql-block">1.钟楼柳巷</p><p class="ql-block">太原有“不逛钟楼柳巷,枉来太原一趟”的说法,打的来到目的地,一是觅食,二是感受太原。来到柳巷,感受<span style="font-size:18px;">太原从一碗碗秃开始,味道还不错,有醋香味。山西碗托,是一种山西特有的传统小吃,以荞面制成,形似碗,因而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钟楼街以这个建筑得名,在西安,城市中心也有这样的建筑,只是忘了是钟楼还是鼓楼,显通寺应县木塔晋祠也有这样的建筑,只是规模小一点规模小一点,原来钟楼鼓楼是报时用的,晨钟暮鼓。</p> <p class="ql-block">灯光下的街道很美,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这天晚上逛鼓楼街的收获之一就是遇见“晋礼”文创店。很多城市的特产以食品为主,新疆的奶糖,杭州的糕点,山西似乎就是文创了。这个文创产品店产品很多,我买了福袋,“金榜题名”的冰箱贴,“黑神话”打卡地图,还有这个“晋在眼前”的手绘本,扉页可以盖山西地图的印章,带回家来丫很喜欢。</p> <p class="ql-block">2.晋祠</p><p class="ql-block">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晋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其母亲邑姜而建的祠堂‌。晋祠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也是三晋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示了从西周到盛唐的文化传承。晋祠被誉为“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代表,保存有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和雕塑,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晋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祠内有著名的“晋祠三绝”——难老泉、宋代彩塑侍女像和3000年周柏,以及圣母殿、鱼沼飞梁和献殿等古建筑。这些建筑和文物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五百年银杏</p> <p class="ql-block">三千年周柏</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大国宝建筑:宋代圣母殿、宋代的鱼沼飞梁桥、辽金的献殿</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大名匾:难老、对越、水镜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李世民碑文</p> <p class="ql-block">金人台铁人</p> <p class="ql-block">晋祠也有一个王氏宗祠—晋溪书院。</p><p class="ql-block">晋溪书院人称“王家祠堂”,主体建筑为“子乔祠”。初名晋溪园,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为明代重臣王琼的私人别墅。王琼去世后,他的长子改“晋溪园”为“晋溪书院”,成为王氏子弟学习的场所。后因年代久远而渐至圮倾。1992年6月至1993年6月,仿明清建筑风格修复晋溪书院,两进院落,建筑古朴典雅,景致清幽,三面环水,与晋祠古建筑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晋溪书院的牌匾大多是海外王氏宗亲所立。真正体现了——天下王姓出山西。</p> <p class="ql-block">3.山西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示的部分铜器陶器石雕玉器木雕,进一步了解这片古老的三晋大地。</p> <p class="ql-block">(八)后记</p><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带的这本书《透过地理看历史》特别好,书里提到的桐叶封弟,君无戏言,晋文公,三晋,还有王子乔,到了当地,有了更深更具体的认知。还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旅行前准备找几个关于山西的纪录片,因为各种原因只看了一点点,关于晋祠,关于国宝,来到当地,这片土地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瞬间,一千年。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个瞬间:一个古建筑,一幅壁画,一段文字,一句话……千百年前不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可能是一个鲜活生命的人波澜壮阔的一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诗,我时常会想,现在站着的地方,古时候是怎样一个场景。跨越千年历史的对话,原来古今同框这么美‼饱经风霜的历史古建,民族血脉的源远流长,都让我十分触动,感觉到自己与历史的连接,而我也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