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至有感《追忆似水年华》</p><p class="ql-block"> 告别大雪后,我们迎来了冬至的到来,冬至这个节气,我过了一辈子了,但是让我最难忘的是1973年的冬至。1973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这一天我终身难忘,记忆犹新,那天是我们大同市,欢送文革后首批知青去农村,我们大同四中高十班26名同学胸带大红花,在刺骨的寒风中,由部队的敞篷大卡车送我们去赵家小村公社米庄村插队落户。</p><p class="ql-block"> 西门外红旗广场,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到处是送学生的家长,和学生,大大喇叭放着革命歌曲,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在这里开欢送誓师大会。我们坐的车没进会场,直接去了米庄村。 </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天村民们用油糕,羊肉大烩菜招待了我们,一夜之间,我们成了农民。</p> <p class="ql-block">五十一年前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我们在米庄笨拙的,拼命的劳动着,那时我的胸中充满了革命激情,什么苦活,累活,脏活,我都抢着干,寒冬腊月,在冰冻一三尺宽,一尺厚的井台挑水,在烈日炎炎下锄玉米,摘菜,秋天跟馬车去矿上送菜,有一次,在去挖金湾送菜,由于太累走着走着从高高的菜堆上摔了下来,还不知道,在那里我真正懂得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p><p class="ql-block"> 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胸中总想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p><p class="ql-block"> 在米庄插队,使我们同学的友情进一步发展,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书本上学习,转到劳动中实干,每一次成长进步都是我们的汗水,美好的时光,永远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离别米庄几十年了,那里如今发生了翻天復地的变化,但我没忘那里的一草一木,有时我在思索,米庄啊米庄,但是我人生迈出的第一步,是我停留过的地方,它似乎什么也没给我,但它给了太多太多。!</p><p class="ql-block"> 冬至快乐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扛锄头最后一位女孩是我,锄菜中间的是我,</p> <p class="ql-block">米庄同学欢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