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扬州与合肥

平儿

<p class="ql-block">陪伴先生出差,目的地:扬州、合肥。</p> <p class="ql-block">住到了熟悉的虹桥坊宾馆,宾馆的景色美丽依旧……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生活,红茶一杯,暖胃,阳春面一碗暖心。</p> <p class="ql-block">工作前,欣赏美景,放松身心!</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夜晚是那样迷人,漫步在优静的花园里,我却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是啊,我曾捡到一束光,日落时还给了太阳。</p> <p class="ql-block">空中飘起了小雨,雨中的瘦西湖后院美得令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撑伞也是雨中人……</p> <p class="ql-block">体验扬州三刀其中之一:修脚。</p> <p class="ql-block">之二:菜刀。言外之意,著名美食淮扬菜。</p> <p class="ql-block">雨中东关街,但己今非昔比,除了卖小吃的商家,就是穿着汉服的女孩子们在拍照,仿佛穿越到古代……没有了继续浏览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今天来到扬州的三湾古运河,在运河三湾感受古城的世代兴衰,静听扬州大运河的千年流淌……三湾公园是古运河扬州段最古老的一段。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挖下邗沟的第一锹土,隋炀帝扬广在邗沟的基础上开挖南北大运河,1400多年前运河与邗沟大部分吻合。运河三湾的由来要追溯至明万历二十五年,扬州知府郭光复为解决漕运交通搁浅问题,把原有的百米多长河道改弯后变成了1 ,7公里,形成运河的三湾风景。</p> <p class="ql-block">雨后第二天,扬州迎来了大风,古运河边的风似乎更强劲。我迎着北风,漫步在亲水平台,欣赏这古运河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运河三湾景区以古运河为纽带,串连起多个历史文化节点和自然景观,景区内绿树成荫,水系环绕,拥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虽已入冬,北风萧萧,但红色的叶、黄色的叶,绿色的树和草却把公园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彩。</p> <p class="ql-block">今天北风依旧,再次漫步瘦西湖。瘦西湖全长4. 3千米,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不同时代的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瘦西湖从隋唐开始,水系两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康亁时期,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的六次南巡,造就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山盛况。</p> <p class="ql-block">扬州瘦西湖不仅以它清秀婉丽的风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著称,还因其独特的“瘦”字而闻名。这个“瘦”字不仅描绘了湖水的形态,更赋予了它一种纤柔羞怯的美感,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桥名来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桥上雕刻精美。</p> <p class="ql-block">白塔始建于唐代,也称观音寺白塔,和北京北海白塔的厚重稳健不同,扬州白塔玉立亭亭,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p> <p class="ql-block">钓鱼台建于清乾隆年间,它坐落在湖中一块小岛上,四面环水,景色优美,从钓鱼台上可以同时看到白塔、五亭桥和湖景,形成“一地三景的绝美画面。</p> <p class="ql-block">五亭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照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它的设计融合了江南的秀美和北方的雄伟,桥上置有五亭,飞檐翘角,悬挂风铃,体现了江南的精致;而桥基则厚重工稳,展现了北方的雄浑。这种南秀北雄的结合,使得五亭桥成为中国亭桥结合的典范。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桥”。</p> <p class="ql-block">走进九月森林咖啡店,买了一杯咖啡和蛋糕,享受着午后的宁静。对面坐着一位小伙子,一边玩手机一边在笑着,突然觉得:世间其实挺美好!</p> <p class="ql-block">到合肥的第一天,朋友陪着我们去游览。第一站来到《古逍遥津公园》。进园前首先看到的是明教寺,它坐落于逍遥津公园南部,原名铁佛寺,又称明教台、曹操点将台。该寺始建于南朝梁时,至隋末,寺院荒废。唐大历元年重建,定名为“明教院”。明代改称“明教寺”。光绪年间重建。1937年冬,寺院部分建筑被日军飞机炸毁。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政府多次拨款修缮。</p> <p class="ql-block">古逍遥津公国是一个集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城市公园。它以三国古战场闻名,尤其是“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历史事件使其成为弘扬三国文化的重要之地。公国内的三国合肥历史文化馆再现了三国著名战役一一逍遥津之战。</p> <p class="ql-block">逍遥湖,湖面积达168亩,湖中有三个岛屿。北岛上建有逍遙墅,湖岸与岛有石桥相连。南岛,也叫“螺岛”。还有一岛相传为张辽衣冠冢。游人可湖上泛舟,也可通过71米长、共有9孔的渡津桥登岛赏景。东南角为一椭圆形半岛。岛上的一组建筑称逍遥榭,由水榭、方亭、游廊和太湖石假山构成,在浓密的树从掩映下,颇具江南明清建筑小品的韵致。</p> <p class="ql-block">草地上晒太阳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的逛完了古逍遙津。</p> <p class="ql-block">参观李鸿章故居:这是江淮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晚清名人故居。在故居的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该展览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即“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务洋”。东面的“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展览”,则是在丰富李鸿章生平展的基础上开放的,充分揭示了这个晚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集团一一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李府的五进大院,有些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接下来,我们还要去参观一下包公祠。</p> <p class="ql-block">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全称为“包孝肃公祠”。“孝肃”是宋仁宗赐给包拯的谥号。包公一生严于律己,为官清廉;因此被誉为清官典型。</p> <p class="ql-block">正殿又称享堂,为五开间。殿内正中端坐着一座巨大的包公金色塑像,塑像高约八尺,神情端庄严肃,正气凛然。塑像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的站立塑像。上方高悬着五方横匾,正中匾额上的“色正芒寒”四个大字,为李鸿章的兄长李瀚章所题。</p> <p class="ql-block">三个铡刀: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p> <p class="ql-block">合肥市的包公园,是纪念北宋清官包拯而建的园林。占地305000平方米水域面积达150000平方米。包公园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及浮庄等景点组成。</p> <p class="ql-block">我们终此一生都得迎接最后的大限之日,无法回头。因此当下根本无需介意年龄,只要努力,任性地活着就好,生命的滋味就在于此。</p> <p class="ql-block">-池清水,半池残荷……</p> <p class="ql-block">人生的路走到现在,突然发现陪伴在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了,父辈、祖辈等亲人大多都已离你而去;同辈多已自顾不暇;晚辈都有自己的事情忙碌,既便妻子或丈夫也有可能提前撤走,陪伴你的只有空荡荡的日子。你必须学会独自生活,品尝和面对孤独……</p> <p class="ql-block">休息时偶遇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忍不住远远的也拍了几张,并送给了两位,自己也留下二张,这是否也算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呢?</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住的42层的《丰大国际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今天租了一辆车来到三河古镇。古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积逐渐成为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为三汊河,明清时期置三河镇。三河古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在此汇合而得名,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的建筑多为清中期建筑,具有江淮水乡特有的建筑风格,即砖木结构,灰砖青瓦,房间适中,院落精巧,装饰简洁,注重实用,与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雕梁画栋有所不同,三河古镇的建筑更多地体现了实用性和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包括古城墙、古炮台、太平军指挥部旧址、英王府、一人巷、万年台、李府粮仓、鹤庐、刘同兴隆庄等。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古镇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此外,三河古镇还是庐剧的发源地,保留了闹花船、车上轿、河蚌舞等民间艺术。</p> <p class="ql-block">人总是掂量不清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树叶只有树,树却有很多树叶。</p> <p class="ql-block">孙立人故居,但没开放。</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扬振宁先生的旧居,前后五进院。前面两进是先生的图片资料展览,第三进是先生当年居住过的地方,已按原样恢复,后两进主要展示杨振宁先生的学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振宁先生旧居的后门。</p> <p class="ql-block">大夫第,为明清 时期文职官员的私宅,其陈列了展示明清家俱建筑构件。主要有五部尚书(工部、刑部、户部、兵部、吏部)朱风标题写的《大夫第》匾额;明代樱木整面方桌、紫檀木、花梨木圈椅、楠木柜子、金丝楠木拔木床、清早期祖容画像等。</p> <p class="ql-block">毕竟是外乡客,只能走马观花、来过、看过足矣!</p> <p class="ql-block">拉开宾馆的窗帘,再一次回望了一眼合肥的日出,我们要打道回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