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太行山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一散文一</p><p class="ql-block"> 作者:王恩豫</p><p class="ql-block">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p><p class="ql-block">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p><p class="ql-block">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读曹操这首《苦寒行》时,心便飞向了那远在北方的太行山,多少年来它始终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呵,太行山,纵贯南北蜿蜒冀晋豫三省的群山,静静地仰卧于云天之下,有着望不尽的浑厚和雄伟。传说中女娲在此抟泥造人,老愚公在此挖山不止,大禹在此治水劈龙门。你知道吗,我早就和你订下了相见之约,心里装满了对你的崇拜和向往,什么时候我才能叩响你巍然挺立的大门呢?</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去年八月,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我和妻子走访了太行山新开发的名胜景区——太行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好一处雄浑而神奇的地方!走进这条大峡谷立即领受到一种岁月的激荡和豪迈,那一座座直指天穹的山峰,那一面面静默的绝壁,那一条条深不可测的沟壑,那一棵棵参天而立的大松,纵横驰骋,逶迤相随。</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山西省长治北乘大巴车出发,伴着车轮碾着柏油路面发出的嘶嘶声音,迎来百仞绝壁,又送走千条深谷。当一缕明亮的秋阳把碧空划成一道金黄色的弧线时,我们来到了龙泉峡的大门口,人还没下车便整个地被人流声浪所包围。那些人流来自祖国的东西南北,红男绿女,老老少少,都是同我一样怀着无限敬仰之情来走访大峡谷的。</p><p class="ql-block"> 哦,大峡谷!大峡谷!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太行山,尽管你只是太行山这硕大无朋典籍中之一页,但你还是以你的奇峻深深地震撼住我。</p><p class="ql-block"> 我迫不及待地跳下大巴车,爬到附近一块高大的岩石上,用充满饥饿的眼睛四处饕餮,只见周围峭壁叠立,松柏苍翠,那些石壁像一面面巨大的石镜,或竖向排列,或重叠摆放,或向两侧摊开,显示出多层次和异常分明的轮廓,令人不禁想起一句“书是青山常乱叠”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我们将要走进的是龙泉峡众多峡谷中一条支峡——红豆峡。当我们沿着大门匆匆走进去,一座突兀的山峰迎面闯过来,它好像一个巨大椭圆石碑,而顶部又尖又窄,利剑一般直指阳光灿烂的天空。如果说太行山是横卧在浩浩华北平原上一条巨龙,大峡谷是它身上一片鳞甲,那么这红豆峡呢?无疑是鳞甲上一滴沾满了青苔的水珠。踏上那条通往峡谷的台阶,只见两旁怪石林立,虽然当地旅游部门为了方便游人,沿着层层峭壁架设了一条栈道,可这峡谷似乎还在远古时期的梦里沉睡着,深邃,神秘,阴森,令人目骇神摇。</p><p class="ql-block"> 据山西省壶关县旅游局编写的一本名为《太行大峡谷》旅游手册所讲,龙泉峡又名水峡,是太行大峡谷中峡谷最长,景点最多的一个峡谷,而红豆峡又是峡中之峡,因峡内生长着成片的红豆杉而得名。当年,北魏的郦道元曾几度涉足此峡寻古探源,并由此完成了闻名中外的经典巨著《水经注》。郦道元满怀敬畏之情,详细地描述了此峡:又东此,沾水注之,水出壶关,东沾台下,石壁崇高,昂藏隐天……</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心翼翼地沿着脚下由钢筋焊接成的栈道,七弯八拐朝前走,犹如在一条没有电灯的迷宫里行走。周围雾气袅袅,脚下溪水声声,既看不见天,又看不见一丝阳光,倒是来自峡里峡外游人们的欢呼声,扑天盖地不时敲击着我的耳膜。面对大自然给太行山留下的这一造化,语言真是苍白无力,对这绵延数里鬼斧神工的峡谷,我能说什么呢?什么都说不出来。可是我又想,既然是“昂藏隐天”,历史老人一定会在此留下一条条屐痕,静立其间,那一帧帧映照着秦时月汉时云的画面,定会呈现在我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翻过此峡有一条长约20华里的古栈道,名曰:羊肠坂道,它历来以奇险闻名,绝不逊色于华山古道,在沧桑岁月的历史沉淀中留下不计其数的豪歌和悲鸣。当年,胸怀大略的一代雄杰曹操,由此栈道出中原,上太行,克壶关,败袁绍,一统北方,终于完成了千秋霸业。据说,当曹操率领着数十万大军,千里迢迢,走进羊肠坂道后,面前的道路曲折蜿蜒,绝壁重重,又时值寒冬,北风猎猎,队伍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曹操凝望着那一条条峭拔的山岭,屏息瞠目无以言说。那一瞬间,热血与牺牲,壮志与雄才,放达与诡诈,都被那重重山岭给凝固住了,一种旷古岑寂,万年阻遏的悲怆之感顿时袭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p><p class="ql-block">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p><p class="ql-block">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p><p class="ql-block">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p><p class="ql-block">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p><p class="ql-block">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p><p class="ql-block">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p><p class="ql-block">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p><p class="ql-block">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p><p class="ql-block"> 想起这段往事,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想,太行山历来多豪杰,肯定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关。正如一位诗人所说,北方是儒家的产地,圣人的故乡,北方是现实主义的地盘,更是英雄豪杰的家园,那么太行山呢?无疑是家园里的一只灰白色的摇篮。可惜历史与命运总爱与太行山开玩笑,把战乱和杀戮的瘟疫一遍遍地洒在这只摇篮里……</p><p class="ql-block"> 不觉间来到红豆峡的出口。此时,斜阳把光影投射到四周道道山岭上,置身此地极目远眺,只见那些群山万壑,好似无数匹高高低低的骏马,披着一身金色的夕阳,脱缰解辔,挤挤撞撞,奔向远方。脚下有一条新开挖的小路,曲曲折折伸向一片葱郁的树林。才走几步,听到里面有人正高声喊叫“痛,并快乐着”话音刚落,树林里便响起一片应答之声:“累,并快乐着”“走,并快乐着”我想续一声:“拥抱,并快乐着。”但那些声音如海浪一般四下拍击,令我半天喊不出口。</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路旁几株红豆杉吸引住我的目光,呵,红豆杉,你这一生长于南方的珍稀物种,因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你才得以生存并繁衍,想不到在这太行山的大峡谷里竟看到了你的身姿。多少年来因为你的俏丽人们给你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对你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p><p class="ql-block">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p><p class="ql-block"> 你与岩石为伴,同高山为友,根植于这太行山的大峡谷里,难道想躲避山外那喧闹的红尘?哦,我明白了,你是想给这强悍的身躯增添一点俊秀!看着这片红豆杉,我不禁想起了另一种植物,几乎是从我随车走进大峡谷始,透过车窗我便注意到在那岩石的缝隙间生长着一种叶子偏长的植物,漫山漫岭,似乎每一处岩缝间都有它的踪影,虽说有点弱不禁风,却令人感到一种生机蓬勃的意味。问当地人才知道它原来是山药,一种价值并不高但可食的野生植物。由这些山药,我不由地想起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支独树一帜的队伍:山药蛋派。它的开山鼻祖赵树理便生在太行山,长在太行山。或许是吸吮了太行山乳汁的缘故,赵树理热爱人民,更热爱太行山。他一生充满了坎坷,但太行山的潺潺流水成了他血液里涌动的激情,太行山的宁静令他充满了智慧,于是,他将激情,智慧和使命凝聚出一篇又一篇不朽的作品:《三里湾》《李有才板话》。在他的影响下,发源于太行山并走出太行山,直至影响全国的文学队伍便由此产生。</p><p class="ql-block"> 据说,在赵树理受磨难的日子里,有一段时间,他万念俱灭,曾萌生过死的念头。一天,他不经意间回到了太行山,望着那一座座熟悉的山岭,他的心突然遏制不住的跳动起来。他离开太行山,走了,没有怨言,没有绝望……</p><p class="ql-block"> 该下山了,而我的思绪却随着远处起伏的山峦再次飘扬起来:太行山,论壮丽你不如玉龙飞舞的天山;论秀美你不如秀丽多姿的峨眉山,论雄伟你不如横空出世的昆仑山;论骇世你不如耸入天际的喜马拉雅山。可你的雄壮,你的伟岸,你的冷峻,不仅律动出大峡谷这一壮丽的人间景观,更在中华大地上律动出一幕幕壮美的舞蹈——那是生命之舞蹈,意志之舞蹈,悲壮之舞蹈!多少燕赵悲歌就这么奏响,多少老愚公的儿女们就这么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多少狼牙五壮士就这么树起壮烈的丰碑。更重要的是,一个嵌在你龙鳞甲缝中名为西柏坡的小山村,曾经孕育了共和国的黎明。</p><p class="ql-block"> 而今,山高林深,岁月悠悠,时间的脚步已走完百年千年,你还能听到那马踏青石所发出的噔噔声吗?你还能听到五壮士从你身上飞跃而下时那石破天惊的吼叫吗?哦,天地无言,只有脚下这条小路领着我们朝山下走去。 天不知什么时候落起雨来,淅淅沥沥,不紧不慢。看远处夕阳竟还是那么鲜亮,怎么回事?一定是峡谷里那一团团云雾在上升飘浮的时候,遇上了阳光,瞬间变成了雨,然后跌落下来。</p><p class="ql-block"> 也罢,借此令身心来一番彻底的洗礼。其实不用洗,我的情感世界已经获得了一次净化和升华。因此,当我们下了山登上大巴车时,我意识到我又拥抱了一个新朋友,正如黄河依恋着黄土高坡一样,今后我会永远爱恋着它,因为那首《苦寒行》,再因为那颗红豆,更因为那片名为山药的植物!</p><p class="ql-block"> 一完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