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五、学习英模像章:文革时期,有不少学习纪念英雄模范的像章。通过欣赏这些蕴含着可歌可泣光辉事迹的像章,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学习到他们无穷无尽的榜样力量。<br></b><b>1、刘胡兰烈士像章:尺寸1.5X2.5厘米,铝制,产地不详。正面为刘胡兰左侧头像浮雕和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图案。背面铭文为“刘胡兰烈士就义二十周年”。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加入儿童团,1945年底担任村妇救会秘书,1946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1947年1月12日,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毫不退缩,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刘胡兰烈士像章</font></b></h1> <h1><b>2、向雷锋同志学习像章:尺寸3.5X3.5厘米,铝制,产自沈阳。正面图案为花边五角星雷锋同志正面头像金色浮雕,底部刻字“学雷锋积极分子”。背面铭文为“沈阳军区政治部制”。雷锋,1940年12月出生,1960年入伍,湖南望城人,生前系原工程兵工程某团汽车连班长。1962年8月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1963年2月,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全军挂像英模,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原总政治部发出了宣传和学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通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向雷锋同志学习像章</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学习王杰同志像章</font></b></h1> <h1><b>4、向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俊同志学习像章:直径4.5厘米,铝制,产地沈阳。刘英俊,正面镌有毛泽东浮雕像,像下设计绘有刘英俊勇拦惊马、抢救儿童的图案。背面铭文为“毛主席万岁”,“向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俊同志学习”。刘英俊1945年生于吉林省长春,1962年6月入伍。1966年3月驾驭炮车执行任务中,辕马被刺耳的汽车嗽叭声所惊,拖着炮车冲向行人,为救6名儿童,刘英俊勇拦惊马,光荣牺牲。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一等功1次。1966年7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向他学习的通知。1966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人民的好儿子》的社论,把学习活动推向全国。</b></h1> <h1><b>3、学习王杰同志像章:直径5.6厘米,铝制,产地不详。像章正面为毛主席左侧头像和松枝下王杰手捧红宝书金色浮雕,右侧刻有“毛主席指示我照办”字样。背面无铭文。王 杰,1942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1961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73081部队工兵营1连5班班长。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 1965年7月14日上午,王杰在组织民兵进行实爆训练时,当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了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民武装干部,他临危不惧,毅然扑向炸药包,英勇牺牲,献出年仅23岁的生命。 国防部命名王杰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全国军民学习和发扬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向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俊同志学习像章</font></b></h1> <h1><b>5、向欧阳海同志学习像章:尺寸2.2×3厘米,铝制,产地不详。正面图案为欧阳海在千钧一发之际,不顾个人危险全力用肩扛起红色的惊马,惊马前蹄腾空而起几乎直立起来的一瞬间的场景,表现了欧阳海大无畏的共产主义精神。下部镌刻金色楷书“毛泽东思想凯歌”,像章沿边饰以金色圆点点缀烘染。背面无文字。欧阳海,1940年生于湖南桂阳县,1958年参军。1963年11月部队野营拉练经过铁路,一列火车迎面急驶而来,使得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猛然受惊,窜上铁道,危急时刻,欧阳海跃上铁路,拼尽全力将军马推出轨道。1964年,中国共产党广州军区委员会追授欧阳海一等功和"爱民模范"荣誉称号。 1964年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欧阳海班",并号召全军指战员,学习欧阳海同志的崇高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向欧阳海同志学习像章</font></b></h1> <h1><b>6、向蔡永祥同志学习像章:尺寸2×3.1厘米,长方形,铝制,产自浙江。正面图案顶部为一面飘扬的红旗,红旗上镌有毛泽东左侧面头像,中间镌刻一辆列车奔驰在钱塘江大桥上,蔡永祥手握钢枪站立在桥边,眼睛注视着飞奔的列车。左下端铸有1966.10,表明其牺牲的时间。下部是长方红框,框面铸有“向蔡永祥同志学习”铭文。背面铭文为“浙江萧山”。蔡永祥,1948年生于安徽肥东,1966年2月参军,1966年10月为保护钱塘江过桥列车安全而壮烈牺牲。1966年10月30日,南京军区作出"关于宣传和学习蔡永祥同志的决定",追认其为中共正式党员,记一等功。11月12日,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和广大民兵向蔡永祥学习。11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向蔡永祥学习。</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向蔡永祥同志学习像章</font></b></h1> <h1><b>7、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像章:直径3厘米,铝制,产自河南。正面图案上部为一面飘扬的红旗,红旗上镌有金色毛泽东左侧面头像浮雕,下方为一片苍松绿柏中矗立着焦裕禄半身像图案。背面铭文为“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兰考卫焦”。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出生于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像章</font></b></h1> <h1><b>8、3211钻井队像章:尺寸6.3X7.7厘米,铝制,产自四川。像章正面为毛主席左侧面头像金色浮雕居中,下方为一群石油工人在油井间奋战火海的彩绘图案、底部刻有“毛泽东思想指挥我们战斗”字样。背面铭文为“毛主席万岁、622血战火海三周年纪念、三二一一钻井队、2.12”。</b><b>3211钻井队像章</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3211钻井队像章</font></b></h1> <h1><b>9、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解放军像章:“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是中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展的一场运动,依据毛泽东于1963年发布的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大庆和大寨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成为当时工农业上的两面旗帜。</b></h1> <h1><b>3-1、工业学大庆像章:尺寸6.8X7.8厘米,铝制,产自四川。正面上方是毛主席左侧面头像金色浮雕和“工业学大庆”字样,下方为两名手捧毛主席著作的石油工人和大庆油田全景彩绘图案。背面铭文为“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石油工人永远忠于毛主席、川中矿区工代会、钻前二团革委会输气革命领导小组”。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知》指出:大庆油田的经验不仅在工业部门中适用,在其他部门也适用,或者可作参考。此后,全国工业交通战线掀起了学习大庆经验的运动。</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工业学大庆像章</font></b></h1> <h1><b>3-2、农业学大寨像章:直径6厘米,铝制,产自山西。像章正面为毛主席侧面头像和大寨虎头山梯田、村寨全景金色浮雕图案,中间刻有“农业学大寨”字样。背面铭文为“毛主席万岁”,“嘉善县革委会敬制”。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领导下,社员们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1964年3月28日,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陶鲁茄向毛泽东汇报大寨事迹。毛泽东高兴地说:"穷山沟里出好文章。" 并指示"要自力更生,要像大寨那样,它不借国家的钱,也不向国家要东西。"同年12月21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表扬了大寨,他把"大寨精神"总结为八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此后,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农业学大寨像章</font></b></h1> <h1><b>3-3、全国都要学习解放军像章:直径9.7厘米,铝制,产地不详。正面为毛主席侧面金色头像光芒四射,底部刻有“全国都要学习解放军”字样。背部铭文为:“毛主席万岁”、“为人民战胜烈火英雄连命名纪念、伟建革委会敬制、68.12.6”。1964年1月7日,毛泽东在听取全国工业交通情况汇报时,指示报纸要报道学习解放军的问题。同年2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全国都要学习解放军》的社论,"向解放军学习”成为当时新的战斗号召。一个学习解放军的热潮,在全国兴起。</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全国都要学习解放军像章</font></b></h1> <h1><b>六、革命样板戏像章:革命样板戏始于1967年5月至6月。当时,江青扶植的舞台艺术作品会集北京,在六大剧场反复上演。同时,《人民日报》等"两报一刊"多有报道和评论,称其为"革命样板戏",并列出如下名单:"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制作样板戏像章,其中,东海舰队制作的“革命样板戏”10枚套章获得全国首届十佳毛泽东像套章称号。北京铁路分局制作的革命样板戏异形套章评为精品像章。</b></h1> <h1><b>1、革命样板戏方版套章:尺寸4.7X4.2厘米,铝制,数量10枚。该套章是东海舰队为庆祝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7周年而制作的。首枚像章采用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肖像及其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正面构图,背面铭文“毛主席万岁”。另外9枚则以毛泽东穿军装左侧头像及样板戏中的典型人物造型为图案。背面均为海军驱逐舰图案。</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10-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10-2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10-3现代京剧红灯记、1-4现代京剧沙家浜、10-5现代京剧海港、10-6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10-7芭蕾舞剧白毛女、10-8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10-9交响乐沙家浜、10-10钢琴伴唱红灯记。</font></b></h1> <h1><b>2、革命样板戏异形套章:北京铁路分局制作的革命样板套章数量9枚,戏尺寸均为5X5.3厘米,铝制。背面铭文同为“北京铁路分局革委会”。</b></h1> <h1><b>9-1现代京剧红灯记:正面背景为军绿色,上方为毛泽东穿军装的左侧头像金色浮雕,下方为高举红灯的李玉和、李铁梅和李奶奶三人造型和火车站场景彩绘图案。《红灯记》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文革期间,由中国京剧院改编成现代京剧。剧中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李奶奶和李铁梅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时至今日,《红灯记》的音乐成就仍是戏曲界公认的,它将国粹京剧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1现代京剧红灯记</font></b></h1> <h1><b>9-2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正面背景为漆红色,上方为毛泽东穿军装的左侧头像金色浮雕,下方为杨子荣打虎上山造型和威虎山场景彩绘图案。《智取威虎山》由上海京剧院出品,是根据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中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的革命现代京剧剧目。该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侦察排长杨子荣假扮胡彪,独闯威虎山借献联络图取信匪首。终趁座山雕庆寿之机,军民一起里应外合,攻下威虎山,全歼众匪,击毙座山雕。《智取威虎山》是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现代戏代表作,由童祥苓饰演的“孤胆英雄”杨子荣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永恒记忆。</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2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font></b></h1> <h1><b>9-3现代京剧沙家浜:正面背景为军绿色,上方为毛泽东穿军装的左侧头像金色浮雕,下方为阿庆嫂、郭建光人物造型和沙家浜茶馆场景彩绘图案。由北京京剧团演出的《沙家浜》是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成的革命现代京剧剧目,该剧讲述了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的故事。</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3现代京剧沙家浜</font></b></h1> <h1><b>9-4现代京剧海港:正面背景为漆红色,上方为毛泽东穿军装的左侧头像金色浮雕,下方为马洪亮师傅指挥装卸货物造型和上海港万吨货轮场景彩绘图案。上海京剧团演出的《海港》由李晓民创作的淮剧《海港的早晨》改编而成。介绍的是装卸队党支部书记方海珍、组长高志扬和工人们码头装卸出国稻种、小麦,马洪亮对青年工人韩小强进行阶级教育,马洪亮又对韩小强,最终揪出阴谋破坏我国声誉的阶级敌人钱守维,完成了援外任务。该剧主旨在于表现码头工人阶级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社会主义多作贡献的主人翁精神。</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4现代京剧海港</font></b></h1> <h1><b>9-5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正面背景为漆红色,上方为毛泽东穿军装的左侧头像金色浮雕,下方为志愿军侦查排长严伟才、朝鲜群众金大嫂人物造型和朝鲜战场彩绘图案。山东京剧团演出的《奇袭白虎团》是根据1955年京剧《奇袭白虎团》老剧本改编而成。1953年7月,美帝国主义及李承晚伪军在朝鲜战场上假谈真打,破坏停战谈判,他们以"王牌军""白虎团"为主力,向我方猖狂进攻,为了揭穿敌人的"和谈"骗局,粉碎他们的进攻,我志愿军侦察排长严伟才率领一支侦察队,在朝鲜人民军联络员韩大爷、战士金大勇和朝鲜群众金大嫂的协助下,化装成美、李伪军,机智冲破敌人的道道关卡,插入敌人心脏,捣毁了"白虎团"团部,为我军全线反击创造了条件。1964年6月,《奇袭白虎团》赴京正式演出。首场演出时,周总理、朱德、贺龙、陈毅等都前来观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与全体演员合影留念。经江青推荐,毛泽东在北戴河观看了《奇袭白虎团》,并接见剧组人员,以"声情并茂"评价了这台戏。</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5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font></b></h1> <h1><b>9-6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正面背景为军绿色,上方为毛泽东穿军装的左侧头像金色浮雕,下方为两个红军女战士挥舞军旗、持枪练兵和五指山场景彩绘图案。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演出的《红色娘子军》是由同名电影改编而成的革命现代芭蕾舞剧,该剧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斗争历史为素材,围绕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表现了旧社会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自由而战、为妇女解放而战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节。该剧很好的再现了女主人公吴琼花勇敢倔强、深沉善良的性格,塑造了红军干部洪常青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具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6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font></b></h1> <h1><b>9-7芭蕾舞剧白毛女:正面背景为军绿色,上方为毛泽东穿军装的左侧头像金色浮雕,下方为参加八路军的大春手牵白毛女喜儿走出深山的人物造型和杨各庄、深山老林场景彩绘图案,上海舞蹈学校首演的芭蕾舞剧《白毛女》是依据著名歌剧《白毛女》改编创作的,该剧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贫苦佃户杨白劳与其女喜儿相依为命,因恶霸地主黄世仁逼债而喝卤水身亡。喜儿在黄家受尽折磨而逃离虎口,独自进入深山。因为长年过着非人的生活而青丝变白发。最终大春参加八路军返乡救出喜儿,黄世仁、穆仁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1967晋京时,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在人大小礼堂观看汇报演出,,并非常高兴地与演员合影留念。1994年被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经典舞蹈作品"。</b><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7芭蕾舞剧白毛女</font></b></h1> <h1><b>9-8交响乐沙家浜:正面背景为漆红色,上方为毛泽东穿军装的左侧头像金色浮雕,下方为沙奶奶、郭建光对唱造型和一把竖琴、五线谱交响乐场景彩绘图案。1965年中央乐团业余创作组开始集体创作《沙家浜》,从而把现代京剧改编为交响乐。全本从《序曲》到《胜利》的共分九场,它保留了京剧《沙家浜》中几乎所有正面人物的唱腔,以其优美的旋律、完整的结构,京剧与交响乐的结合,嘹亮与典雅的融汇,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独特风景。它是一部特定历史时期的经典之作,为交响乐的民族化做出了贡献。</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8交响乐沙家浜</font></b></h1> <h1><b>9-9钢琴伴唱红灯记:上方为毛泽东穿军装的左侧头像金色浮雕,下方为红灯记中李玉和、钢琴家殷承宗人物造型和演奏场景彩绘图案。钢琴伴唱《红灯记》于1968年在北京的民族宫剧院首演。著名钢琴家殷承宗与京剧打击乐队合作为《红灯记》中12个著名的唱段伴奏,钢琴伴唱《红灯记》把京剧这一我国传统艺术和钢琴这一外国传统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保留了京剧的唱腔和打击乐队的基本特点,又充分发挥了钢琴宽广雄伟、富于表现力的特长,使人耳目一新。</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9-9钢琴伴唱红灯记</font></b></h1> <h1><b>七、体育运动像章: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体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文革期间,有关体育运动的毛泽东像章制作发行品种和数量虽然不多,但每种都是精品,值得收藏鉴赏。<br></b><b>1、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像章:直径11厘米,铝制,产地云南。像章正面红色光芒为背景,上方为毛主席左侧面头像金色浮雕,下方为刻有毛主席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九面红旗,金色国徽两旁一排运动员迈着整齐的步伐彩绘图案。背面铭文为“毛主席万岁”,“云南、红影兵”。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这一题词,是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所作的。当年唯一的体育刊物《新体育》杂志以整页的篇幅刊登了毛主席的这一题词,这一题词明确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和发展方向,推动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像章</font></b></h1> <h1><b>2、毛主席打乒乓球花边像章:尺寸20X16厘米,铝制,产地不详像章正面为毛主席面带微笑身穿中山服横握乒乓球拍站在乒乓球台前的彩绘浮雕图案,像章外围是一圈向日葵花边。背面刻有长江大桥和青松、梅花图案,铸有“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字样。这枚像章是根据时任新华社摄影记者兼任毛泽东随身记者的吕厚民拍下的《毛主席打乒乓球》的照片而制作的,文革期间,毛泽东以中国选手庄则栋与美国选手科恩一次偶然交往为契机,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赛后访华,由此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小球拨动大球”。此后,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在国内掀起高潮,在世界乒乓球各项比赛中连续获得冠军,享誉盛名。</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毛主席打乒乓球花边像章</font></b></h1> <h1><b>3、毛主席畅游长江像章:直径7.5厘米,材质塑料,产自湖北武汉。像章正面图案为毛主席身穿睡衣,面带微笑向人民群众挥手,身后是一排排迎风招展的红旗和横渡长江的游泳队伍方阵,远景是雄伟壮丽的武汉长江大桥。金色的边圈上方印字为“庆祝伟大领袖毛主席畅游长江五周年”,下方印字为“1966 7.16 1971”。这枚像章是根据毛泽东身边任专职摄影师、新华社中央组的著名摄影记者钱嗣杰拍摄的照片制作的。从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间,毛泽东共畅游长江17次。1966年7月16日,已经是73岁毛主席最后一次游长江。当时正好在举行第11届横渡长江游泳比赛,江边两岸都是游泳的人们,人们见到毛主席热烈欢呼“毛主席万岁”,“我看见毛主席了”。受这次毛泽东游长江的激励,以后的数年,这一天被定为全国游泳日,每到这一天,全国众多城市都会举行横渡江河或游泳活动。</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毛主席畅游长江像章</font></b></h1> <h1><b>4、毛主席为体育工作题词17周年纪念像章:尺寸5X5.5厘米,铝制,对章,产地不详。第一枚像章正面上红下白为背景色,上方为毛泽东左侧头像金色浮雕,下方为金色田径跑道衬托毛主席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第二枚像章正面上蓝下白为背景色,上方为毛泽东左侧头像银色浮雕,下方为田径跑道衬托跑步、足球、篮球、排球和滑雪五个运动员造型银色图案。背面铭文为“毛主席为体育工作题词17周年纪念、1969.6.10”。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随着“文革”中政治局势以及国际政治大气候的变化,中国体育开始复苏、兴旺,乒乓外交、参加亚运会、重返奥运会大家庭……经过20多年坎坷路程的中国体育,迎来了黎明前的曙光。</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毛主席为体育工作题词17周年纪念像章</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未完待续——</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