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月的最后一天,南方的大地还沉醉在秋色之中。深夜,得知99岁的原六十军副军长樊辉首长逝世消息时, 顿时感到寒气袭来,身上一阵哆嗦,昼夜难眠。作为曾经在他身边工作过的警卫员,我前不久才与首长通话,他思路敏捷,告之身体状况较好。原准备近期去无锡看望他,不敢相信,此愿终成遗憾。</p> <p class="ql-block">樊辉首长是一位传奇的英雄人物。他从战火中走来,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军官。他1926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晋城,1943年9月入伍,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战功卓著,曾被授予“杀敌英雄”称号,荣立二等功、三等功,荣获“解放奖章”、“独立功勋荣誉章”等。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的一生,在艰难困苦中追寻理想,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用生命书写荣光;为部队建设呕心沥血,毕生奉献,在中国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建设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有幸与首长相识于1982年的春天。1981年底,我入伍分配到“临汾旅”535团。新兵连结束后,刚过完春节,就被挑选到了六十军警卫连。军警卫连的职责主要是为军司政后三大机关站岗放哨,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为军首长做警卫工作。当时,副军级以上首长都配有专职的警卫员。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和考察后,我被安排为樊副军长当警卫员,住进了首长的将军楼里。樊副军长身材魁梧,五官饱满,表情严肃,一身正气,透露着威严。副军长的代号是3号首长,平时大家称他“樊三号”。初来乍到,对于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山里孩子,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么大的军官,对首长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工作、生活和规律知之甚少,心里十分忐忑。首长看我有些拘谨,笑容满面,主动和我拉家常,慢慢地,我们的交流多了起来,距离感一下子拉近了。 出于工作纪律和保密要求,我从未主动向首长询问过或打听过他的过往,对其经历知之甚少。一次,军司令部的一位参谋告诉说:“樊三号是一位老革命、老八路,是从战火中拼杀出来的首长,也是一位战斗英雄”。那时,才得知首长是一位不平凡的英雄模范人物。抗日战争时期,樊辉首长在太行军区八分区决七团连当战士、班长等职,参加了河南省温县、沁阳县攻击战斗。他英勇杀敌,屡建奇功。解放战争时期,樊辉首长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四纵队十二旅班长,太行军区独立旅七团轮训队学员,晋冀鲁豫军区四纵队十二旅三十四团二连排长,晋冀鲁豫军区八纵队二十三旅六十七团三连副连长,华北一兵团八纵队二十三旅六十七团六连连长,参加了平陆战斗、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于六十军的一七九师,是被授予“光荣的临汾旅”荣誉称号的英雄部队。他历任“临汾旅”五三五团二连连长,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学员,“临汾旅”五三五团副营长、营长、参谋长,五三六团副团长,五三五团团长,一直在作战部队军事指挥岗位上。</p> <p class="ql-block">在战火中浴血奋战,身上多处负伤。抗美援朝作战期间,他任六十军一七九师五三五团营长、参谋长。参加抗美援朝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战役。带领部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先后担任六十军一八一师参谋长,一八〇师副师长、师长,六十军副军长,1984年离休。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军队。略知首长的战斗经历之后,我为能在英雄人物身边工作感到荣幸。从此,他成为我崇敬的英雄,尊敬的首长,和蔼可亲的长者。</p><p class="ql-block"> 在原六十军,当时,樊副军长是分管作战训练的首长。作为一名高级军事指挥人员,他经常带着司令部的参谋研究战法,到野外勘察地形,组织部队开展演习演练,深入师、团、营指导训练。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令人佩服。他对部队要求严格,对自己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下部队时,经常与官兵同乐,不喜欢迎来送往。他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不滥用手中的职权。在他身边工作的几年里,从来未见到过收受他人礼物,并要求我们这些身边的工作人员不要搞特殊化。作为一名高级领导干部,按照当时的规定,他有很多优越的待遇可以享受。担任副军长时,我陪首长住在单门独院的将军楼里,设施比较简单,军管理处的同志经常上门征求需求意见时,他都说不需要。说,这么大的房子,这么大的院子,干净整洁宽敞就行了。在住房、用车、生活保障等方面不提要求。首长的夫人李阿姨及部分子女在无锡工作,偶尔来镇江小住,工作不忙时周末他才与家人团聚。身边的小儿子在军卫生所工作,对其要求严格,吃住基本都在工作单位。全家人平易近人,行事低调,工作认真,生活朴素,家风淳朴。为首长当警卫员时,他每月的工资都由我去取,每次领回后从不过问,唯独关心的是提醒我去按时为他缴纳党费。在首长身边工作的那段时间里,耳濡目染他的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忠诚奉献,心系部队建设事业,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展示了一位老革命的本色,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能在他身边工作,我由衷地感到荣幸。</p> <p class="ql-block">他经常鼓励我读书学习,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谆谆教导,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影响深远。住在他家的那段时间里,除了训练和工作之外,我的业余时间都是在读书,并开始写作,还在镇江市报的副刊上发表了处女作。当我将样报拿给首长看时,他点点头说:“好,进步不小嘛”。首长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也为我日后走上部队新闻工作之路奠定了基础。百万大裁军之后,六十军在精简整编面临着撤销,首长也将到龄离职休养。一天,首长问我有什么想法?我说还想继续留在部队。首长将早已写好给一七九师程师长的一封信交给我,说,到“临汾旅”去吧,好好干。于是,我又从镇江调到南京,回到刚入伍时的老部队,在机关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战士成长为军官,在部队一干就是30年,首长的勉励和关心始终铭记在心。</p><p class="ql-block"> 我从野战部队调到省军区系统工作后,一直与首长保持着联系,他对我的工作、家庭、生活情况十分关心,每次通电话时都仔细询问。那一年,80岁高龄的他来了一趟合肥,还专门到我家中看看我的生活情况,见到慈祥的可亲可爱的首长,令我全家十分感动。近几年,首长一直住在医院,由于预防新冠肺炎,医院不允许探望。今年秋天,得知可以去医院探望时,我与曾在首长身边工作过的汪志成约定近期一同去无锡看望首长,电话联系时,首长再也没有接听。打听得知,首长已经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几天后,噩耗传来,樊辉副军长驾鹤西去。赶到无锡,以成送别。</p><p class="ql-block"> 追忆往事,他的音容笑貌 犹在耳边。一位身经百战的老首长告别了人世,但他的英勇气概和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军队的革命者精神风范永远长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