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05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只在意孩子成绩的家庭</b></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邓指出:相比普通学校来说,名校生出现抑郁症的几率会更高。</p><p class="ql-block">在外人眼中,他们是阳光自信的学霸;可实际上,父母的期待、激烈的竞争和无处不在的鄙视链,早已让这些外表金光闪闪的孩子站在了崩溃的边缘。</p><p class="ql-block">《解放日报》中曾报道过20个青少年抑郁休学的故事,其中,有几个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3岁的谭谈,就读于北京某重点中学,成绩常年保持在年级前20。</p><p class="ql-block">然而她却说:“因为母亲,我没有童年。她是名校的博士后,踌躇满志却有很多遗憾,我就是她消除遗憾的工具。”</p><p class="ql-block">还有个人高马大的大男孩,每次发病,都会跑去超市的儿童玩具柜台,因为这是他记忆中唯一的亮色。从他很小的时候起,父亲就将一句话挂在嘴边:“考不上清华北大,就是社会渣滓。”</p><p class="ql-block">其实,<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孩子就像是一棵树,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才是他们的根。而成绩,不过是其中的一片树叶而已。</b>若是父母只重视叶的光泽,却忽略了根的健康,最终得到的,也只是孩子枯萎的外壳罢了。</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季节。不再将分数当成衡量孩子好坏唯一的标准,孩子才能看见自我的珍贵,寻觅到人生的光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06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父母争吵不休的家庭</b></p> <p class="ql-block">有的父母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觉得反正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可实际上,父母争吵不休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可怕。</p><p class="ql-block">《父母的界限》一书中有个真实的案例:咨询室内,有对父母一提起自己的“问题女儿”就头疼不已,说女儿任性、娇气、厌学,总是摔家里的东西。最近,甚至还有了自杀的倾向。</p><p class="ql-block">可说着说着,夫妻俩却先当着咨询师的面吵了起来,并互相指责道:</p><p class="ql-block">“你能不能少说两句,天天就知道唠叨。”</p><p class="ql-block">“我不说清楚,老师怎么帮助女儿?”</p><p class="ql-block">“我看女儿的问题,就是你唠叨出来的。”……</p><p class="ql-block">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女儿看到这一幕后,突然就大哭了起来。眼看父母嗓门越来越高,女儿直接情绪崩溃,跑了出去。</p><p class="ql-block">这一刻,咨询师找到了女孩的问题所在:她觉得父母争吵都是因为自己,是自己让家庭变得不幸。为了平息家里的战争,她选择牺牲自己,通过生病的方式来分散父母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父母只顾着争论对错,却忘了那个躲在角落里,正默默注视着一切的孩子内心正在经历怎样的风暴。</p><p class="ql-block">古生物学家泰亚尔曾说:<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人的一生中只有一个义务,那就是学会爱。在亲密和谐的家庭中长大,孩子会更有安全感,也更懂得爱人。”</b></p><p class="ql-block">其实,父母相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父母相敬如宾,懂得平和沟通,孩子依旧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国思想家艾默生说:<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与榜样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平日里的一言一行。那些脱口而出的打压、习惯性的控制、缺席已久的陪伴……最开始,你或许只会觉得孩子变得比往常沉默了一些。但日复一日,积累成灾。</p><p class="ql-block">当孩子对父母越来越失望,对自我的价值越来越怀疑时,生命的活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最终,孩子将在不被看见,不被接纳中,被抑郁的负能量彻底打败。</p><p class="ql-block">所以,<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为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与抑郁之间的一堵墙,隔开绝望,撵走恐惧,守护着孩子飞向更远的天空。</b>别让家变成精神病院,别让孩子活在无爱的孤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