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藏身之地

拆封拉线生产

<p class="ql-block">位于淳安县叶家乡洞源村西北面1公里的长龙山腰上的帮源洞,是方腊起义的发起地,他在这里誓师起义,正式确定了他的起义军首领之位。然而一年后,他兵败,又与妻子、儿女退守回这里,最后还在这里被俘。可以说,帮源洞对方腊有着不同的意义,所以如果他要藏宝,这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p> <p class="ql-block">发生在宋代的方腊起义被定义为农民起义,而且还是在我们黄山市一代。关于他的传说,民间也有几个版本,他的出身当地传得比较多的说他是个桶匠,也有说他是一个樵夫。不管他什么出身,但至少他的组织力是强大的,不然一个农民也能给朝庭搅得很是不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车从黄山市屯溪沿黄千高速行驶到浙江淳安县的威坪出口再往山坞里开10来分钟就看到路边有个门洞了。</p> <p class="ql-block">停车路边,进入门洞,向左拾级而上,一路树林里穿行。</p> <p class="ql-block">山路弯弯曲曲,树木幽深。</p> <p class="ql-block">从公路上来两旁石头突突兀兀,像是公园里人工修造的假山,其实这些都是自然生成的。</p> <p class="ql-block">上来1000多米,就到了这个洞口,传说是方腊起义发起之地。另外,这里的地形地貌也很适合藏宝。帮源洞洞口是一个倒梯形,它垂直于山坡,洞高有1.89米,洞口上边宽有1.45米,下边宽有1.11米,洞窟进深(除去底部的两个洞穴)有22.16米,整个洞窟的平均高度在3米左右,平均宽度却只有0.70米,尤其是从洞口至距洞口9米的地方是最狭窄的,仅有0.36米;而到距洞口13.60米的地方,洞窟高却有4米,而宽则1.30米,这里才开始容一人自由进出。而到距洞口22.10米的地方,洞窟分岔了,一个分岔是往下垂直3米的第二个洞穴,那个洞穴长1.80米,宽0.90米,很适合存放东西。另一个分岔则是往南,向下垂直0.8米,即第三个洞穴,那个洞穴长3.40米,宽2.30米,大约可以容纳十多人在里面坐卧议事或藏身。</p><p class="ql-block">洞口10米左右正对面的碑是老郭题写的,洞口已经被封堵了,这也是为了好奇心造成危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