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祝红蕾“写作难度和创意本质”之后的感想

王建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分享祝红蕾“写作难度和创意本质”之后的感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王建亭</b></p><p class="ql-block"> 2013年在高密,李丹平与赵福堂诗书联展上初识祝红蕾老师。在2024年12月15日潍坊市图书馆内“潍有书香”读书会上再次相逢,有幸分享了她主讲的“沂山论艺”——浅论写作难度与创意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写作,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心中那片最神秘而又最广阔的天地。它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时而陡峭难行,时而平坦开阔。在这条路上,每一位行者都怀揣着对文字的热爱,对故事的渴望,踏上了一段又一段未知的旅程。然而,写作的难度,却如同沂山之巅的云雾,时隐时现,让人难以捉摸。</p><p class="ql-block"> 祝红蕾说,写作要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她提及鲁迅先生那句掷地有声之语: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皆与我血脉相连。鲁迅先生说,优秀的写作者,皆怀揣使命,肩扛责任。祝红蕾谈及作品时提到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哀怨令人动容;《孔乙己》与《狂人日记》也是人间百态之写照;老舍笔下《骆驼祥子》的挣扎,《茶馆》内众生之相,无一不是时代之镜;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底层奋斗者之歌,几代人心头之奋斗圣经;莫言《红高粱》高密东北乡抗日儿女之血性,令人敬仰;铁凝《永远有多远》卑微憨厚女性之命运,引人深思;王安忆《五湖四海》发展洪流中创业者之坚韧,熠熠生辉。如此种种,都是写作的典范,只有关注社会,关注时代,才能留下不朽之篇章。</p><p class="ql-block"> 谈及写作难度,首要者,莫过于构思之苦。一篇文章,一部小说,乃至一首短诗,其灵魂皆在于构思。构思如破土而出的嫩芽,需经历无数风雨,方能茁壮成长。然而,这嫩芽却往往难以寻觅。有时,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璀璨夺目,引人遐想;有时,它却又如晨雾中的露珠,稍纵即逝,难以捕捉。构思之苦,在于那无尽的等待与追寻,在于那一次次灵感的闪现与消逝。</p><p class="ql-block"> 再者,乃为表达之难。构思既定,如何将其化为文字,使之跃然纸上,生动鲜活,此乃写作之又一难关。文字,如同匠人之手中的刻刀,需精雕细琢,方能成就佳作。然而,这刻刀却往往难以驾驭。有时,它如同潺潺流水,清新自然,流畅无比;有时,它却又如狂风骤雨,肆意挥洒,难以控制。表达之难,在于那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在于那文字与情感之间的微妙平衡。</p><p class="ql-block"> 祝红蕾说:好作品一定是用心、用情感、用自己的声音说话。定下内心的原则和标高。哪些写,哪些不写。诚心,敬意。敬畏手中的笔。谈到写作实现深度的必备要素时,她说思想支撑是有所发现的深层支撑,再就是深层结构,做到严密的逻辑推进、精到的细节和写实基本功,还要做到环环相扣、杂树生花。</p><p class="ql-block"> 然而,写作之路虽难,却有其独特的魅力。这魅力,便在于那创意的本质。创意如同沂山之巅的日出,照亮了整个天地,也照亮了写作者的心田。它如同一颗种子,深深植根于写作者的灵魂深处,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创意的本质,在于那无限的想象与创造,在于那对传统与常规的挑战与突破。</p><p class="ql-block"> 创意是写作的灵魂。它赋予了文字以生命,使之不再是一堆冰冷的符号,而是成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角色。它让故事充满了转折与惊喜,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与色彩的世界。创意,是写作之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每一位写作者都能在文字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追寻那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p><p class="ql-block"> 然而,创意之泉并不是来自虚空降,它蜿蜒而来,源自生活深邃的胸膛。恰似那沂山之巅,云雾缭绕,缥缈似仙境,世人皆赞其美,却不知其源。云雾非无端而起,实则山间清泉潺潺,草木葱郁,蒸腾之气,汇聚成云,随风而动,幻化万千。写作者之心,也应当如此,敏感而好奇,如清泉探幽,草木寻微,于生活点滴间,捕捉那转瞬即逝的灵感之光。生活这本无字之书,藏着无尽的奥秘与深意。一缕晨光,一抹夕阳,一声鸟鸣,一片叶落,皆是宇宙间最真挚的言语,诉说着生命的律动与轮回。写作者需怀揣一颗敬畏之心,俯身于尘埃,仰望于星空,用心聆听,用情感受,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觅得那一丝丝纯净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创意之花,非一日之功,需日夜浇灌,方能绽放。它根植于生活的沃土,汲取着岁月的精华,经历着风雨的洗礼,方能孕育出那璀璨夺目的花朵。写作者需以笔为锄,以梦为肥,不懈耕耘,方能在这片沃土上,收获属于自己的创意之果。所以,创意之源,实乃生活之馈。写作者当以一颗敏感而好奇的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份馈赠,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与感动。如此,方能在这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扬帆远航,驶向那璀璨的创意彼岸。</p><p class="ql-block"> 祝红蕾说:写作如修行,不断借事、借劳作炼自己的内心。她引用了作家雪漠说,写作是一项修行,要不断历练自己的内心,拓展自己的视野,心是什么样,作品就呈现什么样的质地。作品的差距,不仅仅是生活积累的不同,更多的是境界、视野、人格锤炼与意志力等等的差距。以事练心、当成一项普通又神圣的劳动,锄地、播种、施肥,扎扎实实埋头苦干。收不不收交给老天。贾平凹和乔叶的勤奋。写作有技巧,没捷径。如同盖房子,要懂房子的构造,不可以平地起高楼,而是一砖一砖慢慢盖上去。中间的付出和投入一点都不能马虎。</p><p class="ql-block"> 在写作之路上,我是一位行者也是孤独的旅者。有时候面对着构思之苦、表达之难,却不敢放弃对创意的追求。怀揣着对文字的热爱,对故事的渴望,在无尽的等待与追寻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或许,我会在这条路上跌倒、迷茫,但自己总是觉心中有爱、有梦,便总能找到前行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祝红蕾说:干自己喜欢的事,什么时候都不晚。接着她讲了个故事,她说摩西奶奶是美国农妇,生了10个孩子,时间被挤牛奶、装蔬菜罐头、擦地板等农活家务占据。直到76岁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开始绘画,80岁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总共创作了1600多幅作品,100岁后她还画了6幅作品。后来收到一位叫春水上行的来信(这位春水上行就是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纠结自己是继续干不喜欢的外科医生还是转行喜欢的写作,但是已30岁了,很迷茫,想听听摩西奶奶的意见。106岁的摩西奶奶说:“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这句话激励着迷茫的他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开始不断写作并发表,写出《失乐园》《光与影》《遥 远的落日》等50部长篇小说 。</p><p class="ql-block"> 我做为一位写作爱好者,总是希望能够寻些灵秀之地。“有意教我乃为友,真心诲我可做师",哪怕我在每个人身上学到一点有用的东西,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灵感之源,让文字成为自己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让创意成为自己心中最璀璨的光芒。也好让我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写作之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祝红蕾,潍坊临朐人,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潍坊市政协委员,潍坊市文联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十七届高研班学员,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班。</p><p class="ql-block"> 15岁开始发表文章,曾在《大家》《青年文学》《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清明》等期刊发表作品200余万字。部分散文入选《2004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致师长:名家笔下灵性文字》《读者典藏本》《万松浦的阳光》等40多种文集选本,《举手投足之间》等文章被选入中高考阅读题,小说被选入《小说选刊》《2010年度中国短篇小说》《2023年中国女性小说选:明月梅花》《山东文学年鉴》《齐鲁文学作品年展》等选本。纪实散文《青春之光》被选入统编新教材初中语文课本,并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央视频》等报道。</p><p class="ql-block"> 已出版散文集《清欢过红尘》《在一只碗里过一生》,中短篇小说集《金波的星期九》。先后获山东散文30年创作新锐奖、首届延安文学奖、风筝都文学奖等奖项,被评为山东省十佳青年散文家、齐鲁文化之星等。</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王建亭,男,笔名玉麒麟,1970年生,山东高密人,自由职业,闲时研究《周易》、《奇门遁甲》,高密作协理事会理事。喜欢通过诗歌、小说、散文、歌词和剧本的创作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描绘生活中的美好。创作是他表达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他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其作品发表在《高密文学》、《高密红高粱传媒》、《中国剧本网》等纸质刊物和平台,曾获"云门春杯“诗歌优秀奖、“健康杯”诗歌优秀奖、“红高粱酒业杯"文学作品优秀奖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