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6日到17日,北城英才学校语文组部分骨干教师和新任教师赴滨州市实验学校参加滨州市跨区域教研暨阅读专题观摩研讨活动,六节设计巧妙生成丰硕的阅读课,优秀学科组团队建设的实践案例让老师们收获满满,大家在融融冬日暖阳中嗅到了语文的馥郁芬芳。</p> <p class="ql-block">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初中语文教研员管娟老师执教《我的白鸽》</p> <p class="ql-block">青岛市北区语文教研员李明杰老师执教《小圣施威降大圣》</p> <p class="ql-block"> 来自青岛的两位教研员管娟老师执教的《我的白鸽》和李明杰老师执教的《小圣施威降大圣》,以其简约的设计、高效的互动和丰硕的生成赢得与会老师的交口称赞。</p><p class="ql-block"> 李明杰老师在交流时的发言更是引发全体与会教师的共鸣,他从以下几方面结合案例做了精准的指导:</p><p class="ql-block">一、前提:精准的文本解读</p><p class="ql-block">纯读 泛读 精读</p><p class="ql-block">二、重点:明确教什么</p><p class="ql-block">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p><p class="ql-block">关注学情,以学生的需要作为第一出发点</p><p class="ql-block">三、核心:选取恰当的教法</p><p class="ql-block">学为中心,以主问题驱动教学,以读代讲</p><p class="ql-block">四、反思:用好教材资源</p> 语文深深浅浅之间 <p class="ql-block"> 我校新任教师王志楠收获颇丰,她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本次活动给我最深的感触。在课堂上,各位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自主地去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例如根据文本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在《小圣施威降大圣》课例中,杨老师可先从故事的基本情节入手,如“大圣和小圣分别有哪些神通变化”,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最后围绕“孙悟空”这一形象联系整本书阅读,探讨“人性”,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文本。</p><p class="ql-block"> 商老师还进行对比阅读,将《小圣施威降大圣》与《西游记》中其他描写孙悟空斗法的章节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加深对文本思想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各位老师也很注重阅读情境的塑造,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本中的人物角色和情节。又或者出示电影片段,让学生配音表演孙悟空和二郎神的对话和斗法过程,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从而更好地回归文本进行深度阅读。</p><p class="ql-block"> 针对此次观课的收获与反思,我认识到在自己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平衡,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提高课堂引导与把控能力,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语文课堂中真正实现知识与素养的双重提升。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于小青老师也倍感收获满满,她说:</p><p class="ql-block">通过这一天半的学习,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p><p class="ql-block">一、串珠成线,建构系统性知识</p><p class="ql-block">语文知识是零散化的,碎片化的,持惯性思维的语文老师,往往也被碎片化的内容蒙蔽了,往往在故事情节的分析和人物形象的提炼方面大费气力,不仅没有能够深挖一层,反而把有趣的文章上得无趣了。我从《小圣施威降大圣》的这几节同课异构的课堂,理出了这这节课的主线:“ 观小大之变”——“ 追小大之源”——“ 悟小大之得”,一线串珠,渐次推进,不仅使教学流程眉清目秀,也将知识结构化,形成了有序且严谨的知识体系,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走向巅峰体验。</p><p class="ql-block">二、精心设问,培养思辨性思维</p><p class="ql-block">好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深挖课文内涵,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我们看看上课老师的艺术提问。比如李明杰老师:“你最欣赏谁的变化,理由?”这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去关注情节,它也隐含另外一个问题,即谁的“变化”更好。这意味着,学生要去探究“变化”形式背后的东西,就涉及人物的形象性格,出身经历等等。同时,孙悟空和二郎神的过招,正是神仙打架,一定要从中间分辨出优劣,就有了比较思维,思辨思维,激发学生深入地探究,辩证地思考,激发出激烈的思维碰撞。</p><p class="ql-block">三、打通壁垒,厚植哲理性之基</p><p class="ql-block">杨宗辉老师“ 取经之路就是修心之路”这样深刻而富有哲理的结论,不仅给学生也带给我深深的思考:读经典之路,就是我们的修心之路;这一节节课,既是学生们的修心之路;也是到场观课老师的修心之路。</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在这场视觉与听觉盛宴的熏陶下,继续去探寻语文人的教学之路!</p> 精彩瞬间 <p class="ql-block">邹平经开区实验学校张令老师执教《我的白鸽》</p> <p class="ql-block">阳信一实商梅焕老师站在整本书阅读视角执教《小圣施威降大圣》</p> <p class="ql-block">无棣张珂嘉老师执教《大雁归来》</p> <p class="ql-block">邹平的张令老师、阳信的商梅焕老师、无棣的张珂嘉老师分别就执教的《我的白鸽》《小圣施威降大圣》《大雁归来》说课,市教研员崔艳辉老师评课。</p> <p class="ql-block">滨州市实验学校杨宗辉执教《小圣施威降大圣》</p> 学科组建设经验分享 <p class="ql-block">滨城区六中刘宁作分享</p> <p class="ql-block">博兴实中赵红等老师做分享</p> 所思所悟 <p class="ql-block">张爱平老师对于执教老师紧扣文本,注重深度阅读的做法深表认同,她认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展现出了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和精准把握,他们始终紧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无论是字词的理解、语句的赏析,还是文章主题的挖掘、写作手法的剖析,都做到了基于文本、回归文本。</p> <p class="ql-block"> 听评课活动和学科组建设经验分享让李翠霞老师感触颇多,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情,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p><p class="ql-block"> 扎实坚持进行集体备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团队会共同讨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标准,以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够充分准备并有效地传达知识点。集体备课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之间的协作能力,还能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任老师赵泽玮说,</span>通过本次联合教研,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让我受益匪浅,她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在本次学习中,李明杰老师的观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更多的关注要怎么让学生记住知识,而不是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李老师的课全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要为第一出发点,选择了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同样是一篇课文,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反应更强烈,兴趣也更浓厚。</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我们同样要提升自身能力。如何让文本解读更加精准,如何读懂一篇文章,教好一篇文章,重要的是阅读。运用纯读、泛读和精读的方法,多次阅读,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见解。在自己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在教学中以读代讲,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让学生学有所得。</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反思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重新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知识、成长与乐趣,</p> <p class="ql-block"> 时光漫卷书页过,最是阅读留余香。活动最后,市教研室崔艳辉老师作总结发言,为课堂指点迷津,把脉问诊。</p><p class="ql-block"> 本次跨区域联合教研暨阅读专题观摩研讨活动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研思路,全市优秀学科组在深耕阅读路上留下的坚实足迹更是让我们洞见阅读的力量,同时也让我们坚信,悦读路漫漫,“研”途皆风景。</p> 附:现场图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