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建顺昌上坪头自然村的银杏林堪称八闽银杏第一群,一到金秋季节,银杏叶慢慢变黄,吸引八方游客纷沓而来。</p> <p class="ql-block">南方的秋来的迟,与实际的节气相差甚远,立秋过后,银杏叶仍然翠绿。要真正赏银杏黄叶要至11月份,也就是冬季才是赏叶的最佳季节。银杏分为公母,公树躯干挺拔雄伟,似伟岸的将军,在蓝天白云下挺立。上坪头的银杏全是公树不结果,只供欣赏,所以看不到当地住民出售银杏果。银杏被誉为活化石,新石器时代就有的物种,几万年上亿年依然不灭。</p> <p class="ql-block">上坪头村的住民都是外地迁徙而来的外地人,有江西的,闽西的。早年主要有造纸作坊的工人,洋口是福建四大码头之一,被称为小福州,商贾云集,顺昌生产的毛边纸近似于宣纸,作为重要的商品在洋口码头上船至福州,转驳大轮船出口到南洋诸国。上坪头作为重要的造纸基地,解放后被收编到供销社的名下,生产毛边纸。</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住户有几十户,廖姓人家比较出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几十户人家纷纷下山进城谋生,创业发展,廖姓人家县处级领导出了好几位,还有厅级的女干部。这上坪头村也当属一块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上坪头村是自然村,沿着山脊几百米,错落散居着十几户住民,主要靠种植养<span>殖</span>谋生。当年原始状态时,摄影协会的摄友经常上山采风,交通不便,租当地拉毛竹的农具车上山,租金50元。上山之后,找当地一户农户,定购一条家养土鸡,外加几个青菜,就满山野去采风了。三四个小时照片照了一大撂,到农户家吃上一顿农家饭,心满意足,开心一天,打道回府,也算是摄影人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为了发展旅游,当地政府投入巨资,修建了观景平台,每年举行晒秋节,轰轰烈烈搞了很多场,收取一些门票收入,也算是对投资的一点回报。</p> <p class="ql-block">其实银杏叶最美的时段只有十来天,寒风一吹,只有几天,银杏叶就撒落一地,风光不再,有点昙花一现之势。</p><p class="ql-block">那么才引发出"银杏叶撒地也很美"这个话题。</p> <p class="ql-block">因为我当年经常与影友上山采风,时间可以追溯到胶片时代。所以后来搞什么旅游节我一次都没去,因为自己早过了凑热闹的年龄段,停留在原始状态的回忆中好像有一种沉淀之美,难以抺去。</p> <p class="ql-block">其实上坪头村是天台天山脉中的一座村落,离上坪头村五公里的那座山才是天台山。</p><p class="ql-block">天台山在中国地理标志上有很多座,浙江天台山数最著名。顺昌天台山相比之下,名声不大。现在人们习惯把上坪头银杏林说成天台山银杏林。</p><p class="ql-block">从上坪头村有一条林间小路延伸至天台山半山腰,以前我驾驶北京吉普车,行驶几公里,又徒步登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上怪石嶙峋,有通天大圣,齐天大圣的石碑。还有两座古寺,一座是顺昌县,一座是沙县的。这天台山是两县的界山。因为交通不便,这两座古寺香火也很难旺起来。</p><p class="ql-block">上坪头主要是银杏林,别无历史遗迹,如果把道路修好,把天台山古遗迹融纳进来,应该更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上坪头村我零零星星去过了几次,转眼即逝。今日上山,时间充裕,我也就沿林间小路,穿过毛竹林,栗子林,去探究几十年前采风的银杏林。</p> <p class="ql-block">想不到修建了好几座观景平台和木栈道。只是行人稀少,大部分游客在上坪头小范围转一转,拍几张相片就下山,这山谷间的银杏林却无人问津了,非常遗憾。</p> <p class="ql-block">其实山谷间银杏林细细品味更有味。总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宣传力度,引导游客深入山谷银杏林,攀登天台山顶,让这块旅游胜地有血有肉丰满起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