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金风送爽,新的一周、新的一天来临,我们又开始忙碌工作。11 月 19 日上午,我们随张静主任到深圳市桃园小学进行“新质”课堂《汉字大观园》磨课,其特色是用 AI 赋能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主讲人隆缓老师先与学生交流互动并布置任务,随后集体议课。议课中张主任精心梳理各教学环节,确定将学生分为五组:一组探究“日”字演变;二组找有趣的字谜;三组查有趣的歇后语;四组寻有趣的汉字对联;五组找有趣的姓氏。第一环节围绕汉字文化导入,先让学生汇报课前搜查到的资料:“日”的演变、与太阳有关的科学知识、与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和与“日”或太阳有关的古诗词;接着老师梳理总结引出第二环节——汉字游园会,分为有趣的象形字、有趣的字谜、有趣的歇后语、有趣的对联、有趣的姓氏按学生兴趣组合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再按有关要求用平板电脑借助 AI 查资料、出题在展板上展示,做好准备后,每组留两人站岗颁发奖品,其余同学进行游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1 月 20 日上午,我们再次汇聚桃园小学,继续《汉字大观园》的磨课工作。隆缓老师依照张老师的备课指导进行授课,虽已呈现出课程的主要架构,但仍有诸多细节有待雕琢。如教师的课堂用语规范、引导学生有效发言的技巧、教学操作的熟练度、游园活动的组织细节以及各环节时间把控的精准度等方面,均需进一步周全考量与精细打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这两个上午的磨课过程中,张主任始终全情投入,持续进行修改完善,始终琢磨着怎样才能让先进的教学手段,全力确保课堂既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又能充分借助多媒体与 AI 技术等现代化辅助教学工具,为打造高质量的“新质”课堂全力以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1 月 19 日下午,我们奔赴龙华区龙华附小开展说课指导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说课老师就《手术台就是阵地》展开了时长 8 分钟的说课。随后,张静主任鼓励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我们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张静主任进行了详尽的指导。她先是精准地指出说课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深入解读文本并对教学设计作出调整,同时着重强调了说课各个环节以及过程中的细节与技巧。接着,张主任让说课老师分享所领悟到的要领与收获,待其掌握方法后,又要求老师自选一篇课文进行现学现用。说课老师展现出极高的悟性,表现出色,赢得了张主任的赞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1 月 20 日下午,我们前往深圳市人民小学,参与了“2024 年罗湖区小学语文‘目标教学法’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张静主任致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活动中呈现了两节精彩课例,分别是钟小莲老师执教的《夏天里的成长》与张木兰老师执教的《女娲补天》。这两节课均依照“目标教学法”中亮标、解标、践标、练标、验标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成效斐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人民小学教学顾问石景章进行了点评,他提出备课的首要环节是解读教材并确定目标,而这必须依据教材与学生情况这两大关键要素。他对目标定位展开了深入阐述,明确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任务,同时讲解了目标教学法的课堂结构。最后他着重强调,应借助教材培育学生,达成因材施教的目的,备课的核心应是服务学生而非仅仅聚焦教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崔峦也给出了精彩点评。崔老师先是对两节示范课予以评价,肯定了两位教师课堂上的亮点并提出了宝贵建议,随后根据自己的思路详细解读了文本并设计了教学流程。崔老师着重指出,目标教学要以目标为核心,围绕其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目标教学重在“道”,即重视理念,而非局限于“技”,在理念引领下开展目标教学,“道”高于“技”。开展目标教学时,需精准把握年段、年级、单元以及单课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精准施教。“目标教学法”优势显著:其一,一课一得,易于操作与复制,是改善教学效果欠佳的有效方式;其二,高度贴合学情,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其三,讲练有机融合。崔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意义,提出若文章读不好、背不好,便不算备好课,要求教师将朗读训练作为教学基本功常抓不懈。最后,崔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目标教学应纳入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提出高质量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重视开展大量阅读活动,学生仅阅读一本教科书远远不够,可适当增加科学教育内容。崔老师以“借大量阅读拓宽人生广度,用大量阅读提升人生高度”的话语为当日分享画上了圆满句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1 月 21 日上午,我们前往深圳市桂园小学参加“整本书阅读”教学试讲研讨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刘赛娟老师执教三年级《鼹鼠的月亮河——与众不同的米加和我》,引导学生体会米加独特之处,感悟成长中友情与梦想的重要性,让学生联系生活谈梦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叶辉煌老师执教二年级绘本课《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运用说、想、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精读绘本,激发想象力,培养说话与写话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课堂上,孩子们热爱读书分享,收获快乐。课后评课,张静主任肯定两位老师教学能力与效果。对于《鼹鼠的月亮河》这节课,她提出不要以问题式备课,问题不要碎片化,围绕主题教学,如:以“梦想就从阅读开始”可以分三步走:找与众不同——坚持梦想——自己的梦想。先让学生找出米加的与众不同;再找出米加是怎样坚持梦想,为梦想而努力,为了实现梦想做了什么;最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为实现这个梦想,准备怎么做?最后一环节的设计才是这整本书阅读的主旨。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自己的梦想制作或书写梦想卡张贴在梦想墙,从而激发学生内驱力与创造力,加深对书本的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对叶老师的绘本课,建议增加演一演环节,让学生感受书中人物情感,利用结尾留白,让学生发挥想象结合封底图画续说故事,提升其想象力与言语实践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1 月 22 日下午,我们随张静主任前往深圳市龙岗区文理学校,参与深圳市小学语文组语文教师朗诵课文大赛,张主任出席本次比赛评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比赛期间,老师们皆衣着端庄得体,部分老师的着装甚至与所朗诵文本的体裁、内容相得益彰,充分彰显出老师们对此次赛事的高度重视以及充分完备的赛前筹备。他们个个精神抖擞,不同风格与题材的经典课文,经老师们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演绎,配合着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饱满的表情与真挚深沉的情感,再加上极具感染力的视频及音乐烘托,每一篇章都释放出独一无二的魅力,深刻诠释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为现场观众呈献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语文教研员朱昱主任对本次朗诵进行了点评,她对老师们的努力予以充分肯定,对赛事成效表达满意,同时也结合老师们的朗诵表现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经由此次比赛,老师们不单秀出了自身卓越的朗读技艺,更展现出对课文的深刻领悟,传递出个人的情感与教学理念,有力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素养提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1 月 27 日上午,我们又前往深圳市桂园小学参与整本阅读教学教研活动,活动精彩丰富,令人受益匪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王婷婷老师在《夏洛的网》教学中,以谈话巧妙切入,引导学生绘制威伯尔的“人生曲线图”,提取信息后,引入马克·吐温与《纽约时报书评》对该书的评价,拓宽学生视野。随后,学生通过完成学习单,深入探究“夏洛的网是一张什么样的网”,寻句批注,感悟启示,并在读写结合环节中,化身威伯尔描述妈妈,有效实现阅读成果向写作能力的转化,达成读与写的有机融合,展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与深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陈卓君老师的《战马》阅读分享课同样引人入胜。课始,陈老师以封面为引,抛出“《战马》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小说,你同意吗?”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接着,学生在完成学习单的过程中梳理乔伊经历,随后聚焦第 15-16 章,担当“小小评论员”,探讨电影与小说在对应章节的差异。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们畅所欲言,各展风采。整堂课环节紧凑,设计精巧,充分调动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与展示的积极性,彰显了教师的引导智慧与学生的主体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课后的评课议课环节中,授课教师率先分享教学反思。张静主任随后作出精彩点评,高度肯定了两位老师教学设计的精妙与课堂效果的良好呈现。同时,张主任结合课堂学生表现,为每节课精准把脉,提出极具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为教学活动画上圆满句号,也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宝贵助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