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故居

凌金亮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15日早晨,7点吃了早餐,8点集合去了明朝的宰相刘基故里。刘基,字伯温,封诚意伯,谥号文成,文成县名由此而来。他是明朝开国元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有兵书《百战奇略》、散文集《郁离子》。刘基树开国勋业,兼传世之文章,后人尊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人豪。</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了刘基故居,院子不大,里面为五开间。1311年月15日,刘基生于此;1375年4月16日死于此。现存有刘基48岁弃官归隐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故居室内布置了介绍刘基的图片,生平介绍。知道刘基祖上是将军出身,刘母富氏是丞相之女,温良敦厚,才学过人。对刘基的教育非常重视,曾劝导刘基投靠朱元璋,帮助朱打天下,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刘基当时住房的简陋,生活条件一般,但母亲注重他的人格培养。使他有了高尚的品格,卓越的见识。刘基天资聪慧,好学习,由父亲启蒙识字。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元末,兵荒马乱,战火连连,在家闲居三年。</p> <p class="ql-block">刘基故里</p><p class="ql-block">一统江山刘伯温,立德立言又立功。</p><p class="ql-block">髫年早慧称神童,过目成诵通百经。</p><p class="ql-block">运筹帷屋出奇谋,整肃纲纪惩奸佞。</p><p class="ql-block">世事洞明察人情,留书教子早退隐。</p> <p class="ql-block">  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协助县令处理政务。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至正六年(1346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p> <p class="ql-block">与欧阳苏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附近的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的生活。以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读书来维持生活,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时相往还。</p><p class="ql-block"> 刘基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太祖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p><p class="ql-block"> 可见刘基知人善任之深,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出了刘基的故居,我们又去了武阳书院。少年时,刘基胸怀大志,梦想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于是,他学习很勤奋。他把家里的典籍经书饱览精读。</p> <p class="ql-block">  十四岁之后,刘基出武阳书院,去外地求学。他先赴郡痒学习,研读《春秋》等儒家经典。期间,他接受了郡痒的系统教学,又受永嘉学,婺州学等耳需目染,同事对军事,天文历法等诸书的涉猎,皆是过目不忘,识其要。</p> <p class="ql-block">  :书院内四周树木葱茏,树上上的鸟儿嘤嘤成韵。书院前有一个池塘,微波粼粼,荷叶未长,只有残杆。偶有鱼儿游动,激起一阵涟漪。池塘的中间建有一亭。亭中摆一棋盘,这是课余休憩的好去处。书院内的摆设古朴典雅,有孔子像,书桌,卧房,使人似乎听到郎朗的读书声,学子们的苦心攻读。</p> <p class="ql-block">南浦镇库村 </p><p class="ql-block"> 十点半集合上车,我们又去了泰顺的南浦溪镇库村,唐代的古村延续至今。十一点半到达参观一小时,十二点半离开,再去南浦溪景区。库村距今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具有唐宋遗风的古村落,又因街巷,山墙等皆用鹅卵石砌造,被称为石头村。唐时吴畦,包全等先贤爱其山水之胜,在此地建宅隐居,后世繁衍遂成。千百年来包,吴两大家族创造了深厚的瓯越文化,遗留下丰富的人文古迹。</p> <p class="ql-block">  库村现存古建筑19座,70年代前古民宅25座。主要历史遗存有,清阴井,古戏台,牌坊,古树,古道。吴宅和包宅村中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小溪环抱村庄,清阴井相传为唐代所掘,井水清澈,水量充沛,是村中居民的主要水源。</p> <p class="ql-block">  村中有衣德堂,恒德堂,食德堂等古民居为三合院式木构建筑,房舍均为瓦盖坡顶重檐,围墙外均有悬鱼,悬龙的图案花纹。卵石围墙分隔成各自大院,天井,房舍。村内各厝依地形高低合理布局,巷道中间用大卵石,两侧用小卵石整洁古朴。库村是典型山区水港古民居建筑群,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美学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