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将在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陋室铭》朗读声中开始我们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一、陋室公园</p>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刘禹锡公元824年被贬和州(今和县),当时知县为了刁难他,给他一间很小的房子,这间房子被称陋室(如下图)</p> <p class="ql-block">陋室内刘禹锡木刻塑像</p> <p class="ql-block">先有陋室,后有流传百世的《陋室铭》</p> <p class="ql-block">亭内矗立有刻着陋室铭古诗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亭内古诗石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仙则灵……托物言志,不朽佳作</p> <p class="ql-block">后人为了纪念诗人刘禹锡,以陋室为基础,建了陋室公园</p> <p class="ql-block">二、文昌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昌塔,明代建筑,和县主要景点之一,是和县标志性建筑,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p> <p class="ql-block">由于文昌塔在修缮、周围配套设施在建设中,未能登塔观景</p> <p class="ql-block">公园旁边的镇淮古桥很值得去打卡</p> <p class="ql-block">三、霸王祠</p><p class="ql-block">不到长征非好汉,不拜霸王难为雄。我们来到和县乌江霸王祠</p> <p class="ql-block">霸王祠,又称项王亭、项目祠、项羽庙、西楚霸王灵祠等。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东南侧的凤凰山上,是国家AAA级景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为纪念项羽而建</p> <p class="ql-block">说到项羽,就要说到楚汉战争</p> <p class="ql-block">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经历四年五个月的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的西楚败亡,刘邦建汉朝而告终。</p><p class="ql-block">简言之,两打下江山的兄弟,为政权之争而发动的战争。战争经过的数起战役不一一表述,我们就从战争接近尾声的那年(公元前202年)说起。</p><p class="ql-block">当项羽带领10万楚军,被刘帮、韩信六十万联军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围困,上演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四面楚歌,项羽见大势已去写下了摧人泪下的垓下歌。</p><p class="ql-block"> 力拔山兮气盖世。</p><p class="ql-block"> 时不利兮骓不逝。 </p><p class="ql-block"> 骓不逝兮可奈何!</p><p class="ql-block"> 虞兮虞兮奈若何!</p> <p class="ql-block">垓下歌后,爱妻虞姬为了不连累项羽而自尽。抱着自刎的爱妻,项羽感到无比悲伤凄凉,这就是著名的霸王别姬</p> <p class="ql-block">经历霸王别姬后,项羽不得不抛弃大部队,带着800骑兵突围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因迷路,被汉军追上,又苦战几日,带着剩下28人,逃至乌江驻马河(今长江,位于安徽和县乌江镇),</p> <p class="ql-block">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力杀汉军数百人后,把自己坐骑白马送给亭长,嘱咐手下人,自己死后,可把头颅送刘邦。这就是宝马送亭长,头颅送故人的出处,悲哉!壮哉!项羽死后,确实发生士兵一拥而上,践踏争抢尸体,为了争功而互相残杀的情景,揭露了人性最肮脏、最卑鄙一幕。</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到霸王祠内的重要部分:西楚霸王灵祠。灵祠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现建有汉阙门楼、棂星门、正殿、塑仿青铜霸王立像、衣冠冢等景点,成为重要的旅游和文化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除此,祠内还展示了很多与项羽有关成语典故, 比如一举两得、破釜成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四面楚歌等,让人如梦初醒,原来这些经典出处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对项羽的人物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坛,无外乎下面几个观点</p> <p class="ql-block">以宋代词人李清照为代表,他们认为项羽是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杰出军事家,他勇猛好武,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他把权力让给刘邦,不把战火带到江东,让百姓生灵凃炭,自刎于乌江,是千古不二英雄。项羽至今仍受人尊重,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也使李清照《夏日绝句》成为经典</p> <p class="ql-block">以杜牧为代表,他们认为项羽刚愎自用,缺乏政治远见和战略谋划,最终导致楚汉之争的失败。杜牧《题乌江亭》就表达了这种思想</p> <p class="ql-block">而在《项羽本纪赞》中,司马迁既肯定了项羽的英勇和辉煌成就,也如实反映了他的弱点和错误,展现了项羽复杂多面的性格。这种评价极为中肯,代表了大多数人看法</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读杜牧诗后也作批:“我们要学项羽的英雄气节,但不自杀,要干到底。”并在《七律*占领南京》中再次对项羽作出评价。</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就在外外朗读《七律*占领南京》的诗句中结束今天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