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 浙 行

青山绿水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4日——18日我们老俩口从芜湖坐高铁出发,自由行游玩了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棠樾村鲍家牌坊群、新安江山水画廊、西递古村和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所到之处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些景点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又名歙县古城,始建于秦朝,徽派建筑群,宋、明、清朝都进行了扩建, 是城套城的独特建筑风格,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安徽郡、州、府、县所在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山西平遥古城、四川阆中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并称为“全国四大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是中国历史上晋商、徽商两大商邦,徽商的发祥地,被称为“徽商故里”;是徽州“四大徽班”名剧的发祥地;是国粹“京剧”之前身的发源地;是国家AAAAA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城门</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内的街景,徽派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徽州府</p> <p class="ql-block"> 大学士石牌坊,是明代黄帝万历为官员礼部尚书、大学士许国所建,因为大学士徐国平乱云南暴动有功,万历皇帝赐给许国在家乡歙县修建此牌坊,以表功勋。石牌的建筑并非传统的四柱牌坊,而是八柱四面围合的“八脚石牌坊”,石牌坊上雕刻精美,图案有“鱼跃龙门”、“双豹喜鹊”等,历经500多年的风风雨雨,仍巍然屹立,此八脚石牌坊,全国仅此一例,是古建筑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长庆达园,建在徽州古城内,是徽州“四大徽班”戏剧的演出场地,又是徽派戏剧的发祥地。清康熙年间,有一年康熙帝做寿,指明要当时比较著名的徽州戏班进京演唱助兴,即四大徽班合并,进京演出,深受皇家贵族们的喜爱,该戏剧班便长期驻京为皇宫的贵族们演出,戏剧不断演变,后逐渐发展成为国粹“京剧”,有历史记载“先有徽班进京,才有今日的京剧”,所以说徽派戏剧是京剧的发源地,徽派名剧是京剧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 徽商故里,建筑与长庆达园相呼应,是徽商文化的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的古长城</p> <p class="ql-block"> 站在徽州古城的古城墙上,一览古城内全貌。</p> <p class="ql-block"> 淘行知纪念馆,淘行知于1891年出生在安徽歙县黄潭源村,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族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郭沫若曾赞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p><p class="ql-block"> 淘行知的教育核心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意为教育者应为无私奉献,以赤诚之心投身教育事业。</p> <p class="ql-block"> 文房四宝,即笔、墨、紙、砚,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都产于安徽,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特指宣笔(安徽宣城的笔),徽墨(安徽宣城的墨),宣纸(安徽宣城泾县的紙),歙砚(安徽徽州歙县的砚)。拍一张古城内传统的歙县本土砚的专柜图片。</p> <p class="ql-block">  安徽歙县棠樾鲍氏家族七座牌坊群,这七座牌坊群为明清所建,三座为明代所建、四座为清代所建,按“忠、孝、节、义、节、孝、忠”顺序排列,形成独特的伦理序列,贯穿了鲍氏家族八百年的家风传承。</p> <p class="ql-block"> 鲍氏家族牌坊群是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融合石雕、书法等工艺,每个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分别代表了鲍氏家族成员的德行事迹,每座牌坊都附有黄帝御批或圣旨,彰显其历史价值。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新安江山水画廊,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 ,全长约100公里,核心区域约50公里,景区以独特的徽文化、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结合而著名。</p> <p class="ql-block"> 我们冒雨登上游船 ,欣赏烟雨中的百里画廊,宛如一幅美丽的丹青诗画,沿江两岸生态环境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 、水中鱼”的立体格局,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穿行而过的流动山水画卷,醉美的新安江百里画廊尽收眼里。</p> <p class="ql-block"> 如此美景怎能不多拍几张,留下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烟雨蒙蒙青山绿,碧波粼粼江水长。</p> <p class="ql-block"> 江岸上,青砖黛瓦马头墙,皖韵徽风千古芳。徽派建筑与碧水相映生辉,人文历史与自然风光和谐共生,美!美!</p> <p class="ql-block"> 景区途径歙县、雄村、桃花坎、浦口、南源口、樟潭、柿潭、月漂等至深渡镇。我们不断的下船上岛游览,欣赏不同的两岸美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船上岛第一站,是“桃花坎”岛,观看渔民们撒网捕鱼表演,由渔村“九姓”渔民们共同表演,渔民们在表演中,协作熟练的捕鱼技能,让人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徽州十里红妆馆,</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床”,全红木卯榫制作,雕工精美、功能齐全、形似小型宫殿,盛世奢华。</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轿”,是明朝黄帝朱元璋为报恩所造,全红木榫卯制作,外部雕刻近千个人物的故事,重达一吨,需要16个人才能抬起。</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漳潭村,该村因一颗古树而著名,村内有一颗高29米,需十余人合抱的千年古樟树,被誉为“安徽樟树王”,树冠如绿色巨伞遮蔽村落,是村里的吉祥物,是游客们在这里祈福求平安的灵树。</p> <p class="ql-block"> 古樟老枝,成为游客观赏和抚摸的幸运枝。</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站,深渡镇,这里被成为最美乡村,船舶停在岸边,我们上岛进村游玩,天公作美,雨已停。雨后的乡村,微暖的阳光、轻风抚面、清新的空气、芳香的青草,这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p> <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在石板路上,欣赏如画的村景。</p> <p class="ql-block"> 远眺徽派建筑古村落,似丹青水墨画卷,沿江岸徐徐展开;江水的歌声、青山的巍峨、耸立的建筑,他们相互陪伴,共同见证千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碧水青山云雾缭绕,似一幅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村口岸边,楊柳依依,千条万条垂下绿丝绦。</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水榭靓丽夺目,又是游客们恬憩的一隅。</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游玩 了3个多小时,我们准备上船原路返回,我恋恋不舍拍一张照片,留下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千岛湖,我第二次到此游玩,上次是16年前阳光明媚的春色,今天是烟雨蒙蒙的秋景,不同的季节赏景的感受也不同。</p> <p class="ql-block"> 千岛湖有1078个岛屿,这些岛屿是因新安江建设电站而形成的独特景观,这些岛屿中,大部分面积是小于2平方米的小岛,岛屿总面积约408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形态各异,从空中俯瞰宛如散落在秀水之中的无数绿州,构成了唯美的千岛湖。</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坐船选择游玩“梅峰岛、月亮岛、龙山岛”,游玩时间四个多小时;一路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感受了烟雨朦胧、山水之间的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晨雾中的岛屿若水墨丹青,幕色里的渔火似星辰坠落。</p><p class="ql-block"> 我们坐在船舱里,一会儿走出船舱,冒雨在船板上观景,一会又拍照留影,用镜头定格风景与心境的交融,让时光在快门声中凝固。</p> <p class="ql-block"> 船前行,岛后移,一岛一景,一山一水,似美丽的画卷徐徐舒展。</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心灵的诗篇,是自然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  在山川江水间留下自己的印记,让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交融,每一步每一景都是值得珍藏的画面,把平凡日常升华为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湖畔石板路上,赏湖光山色美景,听风与浪花私语,乐山乐水乐自在,悦心悦己悦生活,可否是逍遥客。</p> <p class="ql-block"> 返回坐船的路上,邂逅了一塘金鱼,它们密密麻麻的拥挤在一起,相依为命,游客给它们吃食,它们一涌而来,争先恐后抢着吃,突然我心里有了一种怜悯之感……</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站,西递古村,被称为“桃花源里人家”,是AAAAA级旅游景区。来到古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口的大牌楼,</p> <p class="ql-block"> 西递古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徽派建筑,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村依山而建,傍湖而居,两条溪流穿村而过,形成独特的“枕山、环水、面屏”的地理格局。</p> <p class="ql-block"> 现存明清古民居155幢、祠堂3幢、牌楼1座,都是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木雕、石雕、砖雕技艺精湛,是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古村传承下来的手工石磨,供游人参观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 吹烟从老屋升起,与山岚交织成柔软的绸带。</p> <p class="ql-block"> 青石板上寻旧影,黛瓦白墙印千年。</p> <p class="ql-block"> 深巷闻岁月,檐角挂云朵。</p> <p class="ql-block"> 水墨天成处,人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 推开木门进,撞见明清物。</p> <p class="ql-block"> 小院庭间,柿柿如意。</p> <p class="ql-block"> 徽派建筑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古色古香与现代气息融为一体;展现出了“画里乡村”的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是人们游玩的好地方,更是各大学院大学生写生作画的采风胜地。</p> <p class="ql-block">  走 西递古村,仿佛穿越千年,每一巷一房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看西递的风景,如诗如画,每一帧都值得珍藏。感历史的厚重,品文化的深邃,它的美不仅是外表,更在于它的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