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动媚心 (三)

媚子

<p class="ql-block"> —— 读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环境最好的时候,全国上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文学作品犹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一篇《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发表,立刻引起社会上广泛关注,多个报纸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也被这篇文章深深吸引,此篇的作者就是著名作家张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委婉细腻的文笔,富有诗意般的描写,使众多读者在书中得到共鸣而为之感动不已。从此我记住了张洁这个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着又读了张洁的《沉重的翅膀》,《一个人的太阳》,特别是读了《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部著作后,深深触动了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一部长篇叙事散文,书中没有分章节,从张洁母亲得病到治疗,到恢复,再到最终失去母亲的整个过程,记录了张洁母亲患病期间的点点滴滴,脉络非常清晰,是一部关于人生至爱的告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中描述了母亲在七十高龄时,如何在炎热的夏天,太阳底下推小车卖冰棍来补贴家用,一个月下来,只能赚二十多块钱,在当时来说就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了;描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护和牺牲。例如,母亲担心弄坏女儿的电脑,扶着门框,远远站在女儿和电脑的后面说: “我都不敢往前靠,生怕弄坏了它”;描述了母亲常常独自面对一切,即便生病了也是自己到医院看看了事。直到有一天母亲病重了,张洁才为放手把母亲交给小阿姨,自己出国,到处采访、开会,一走就是几个月的安排而悔恨不已。她一人跑前跑后费尽周折找熟人托关系为母亲看医生,每天到医院为母亲换洗内裤,就为了让母亲舒服点。她说,别的事小阿姨可以代劳,但这事必须亲自动手;甚至母亲在接受手术后强忍不适还要进行恢复训练等等。张洁说,我作为她唯一可以依赖的亲人,实在被她依靠太少了。当母亲仰着头,信赖、期待、有赖我呵护地望着我,把她的后半生交给我,可我在接受了母亲的后半辈子以后,又是怎样对待为我把全身的劲都使光了的妈呢?……书中的很多点都深深地打动我,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潸然泪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洁在书中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哀伤。她描述了母亲对女儿的疼爱,顺从,忍让和依赖,以及女儿对母亲的体贴、孝顺、埋怨和痛悔,展现母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母女间的每一句话语,都那么生活,那么家常,那么接地气,就像日常生活中妈妈对我说的话,也唤醒了我被妈妈疼爱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她描写和母亲度过的日常时光,我脑海里就出现了我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记得困难时期,粮食限量,妈妈为了让我们吃饱,到处托司机买些能充饥的食物 。一天瘦小的她背着半麻袋糖萝卜回到家,累的气喘吁吁,还没来得及休息,立马就去厨房洗了好几个放在锅里煮 。寒冷的冬天,妈妈用冰冷的水洗的时候,嘴里却哼着歌曲,这个记忆的画面让我难以忘却。全家最辛苦的是妈妈,所有家务几乎都是妈妈来做,一边上班 一边还要想办法照顾好我们。这时的她应该紧锁双眉,满面愁云才符合常理,而我的妈妈不是,她却是这样的精神面貌!熬一锅鸡汤,鸡腿,翅膀,鸡脯肉等分别给奶奶、爸爸、哥哥、弟弟和我,最后,锅里只剩鸡爪了 ,每人再盛一碗鸡汤,汤见底了,妈妈却说还有呢,为表示自己说的真话,立马去厨房给自己的碗里倒了半碗白开水(我紧跟在妈后面看到了这一幕);晚上我们写作业时,她就在一旁织毛衣,你一件,他一件,好像总也织不完,可妈妈从没给自己织过一件新的,却是把我们穿小的毛衣毛裤拆下来洗干净,拼接织成一条五颜六色毛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洁在书中对比了母亲在世时和去世后的生活,凸显了母亲在她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失去母亲后的空虚和痛苦。我何尝不是?每次回家一进门就要大声叫,妈!只要听到妈妈的应答声,心里才踏实。然而,妈妈走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叫过“妈妈”这个字眼了。回到家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家里没有了她进进出出脚步,厨房里没有了她忙碌的声响,总想和妈妈说点什么,可在屋里转了一圈,又转了一圈,却再也看不到那熟悉身影,听不到那低声的吟唱,看不到那回眸一笑,总觉得随时都会听见妈叫我的小名,可我旋即知道,我的小名跟着妈妈一起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张洁写到,她收起母亲用过的牙刷牙膏,就在昨天,母亲还用它刷牙来着,牙刷上还保留着母亲的味道。她还特意留下母亲的照片、做鞋的纸样等遗物,常想,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结束在一筒所剩不多的牙膏和一柄还残留着牙膏的牙刷里?我又何尝不是?妈妈给我织的毛背心至今还穿在身上,感受着妈妈一针一针织的温度;妈妈戴过的黑色手表,舍不得丢弃,修了修还戴在我的手上,感受着她的味道;妈妈爸爸的照片我一张一张多年前都整理好了,准备记录下来留作纪念保存,可几次动手都没有做成,看到一张张照片,勾起一个个回忆,眼泪就像打开的水龙头流淌,流淌……,那个半成品,至今还保存在手机草稿箱里;为什么一个人还不如一件衣服一个物件的寿命长?张洁描述,多次在梦中梦见母亲,我更是无数次的梦见妈妈,可每一次都没说话,只是紧紧搂着她,醒来后,枕巾却湿了一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妈妈生前戴的手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走了,张洁亲吻着母亲的脸,感受到脸颊上有新鲜植物的清新。她说,为什么长大以后就很少亲吻母亲?有一次心情少有的好,她在母亲脸上重重地吻了一下,至今还能回忆起母亲那幸福、半合着眼的样子。她说,为什么,人一长大,就丢掉了很多让母亲快乐的过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读到这,我被深深触动。几年前的母亲节,我写了篇短文“心灵之吻”,文中懊悔的写到,为什么对我们最熟悉最亲近最难分难舍的妈妈却不能以拥抱和亲吻来表达对她无与伦比的爱?……现在不论我再想亲吻妈妈多少次,也只是我单方的依恋了,直到永远忘不了的那一天: 我紧紧抱着身体冰凉的妈妈,脸贴在她那冰凉的脸上,泪水在一热一凉的两个脸颊中流着,流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洁说:“从来没有给母亲买过鲜花,现在也无法再做一次补偿了。”在母亲走后,国家有了很大的变化,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那些本以为天上才有的日子,凡人竟可享受一、二,这才经常买些鲜花放在母亲的骨灰盒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也没有给妈妈买过鲜花。那时,没有鲜花店,倒是开始有卖塑料花的,但也从未想过浪漫一点点。那一天,永远忘不了的那一天,我和哥哥弟弟买了好多鲜花、花瓣,陪伴着妈妈爸爸的骨灰,双手轻轻地捧着,随微风轻轻撒在奔腾不息向东流的黄河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你一生太过辛苦太过操劳,为爷爷奶奶爸爸,为哥哥弟弟和我,为我们这个家操碎了心,却唯独把自己放在一旁;无论经济条件如何,我们的家总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妈,你太要强,从来不麻烦儿女为你做点什么,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是戛然而止,不给我们一丝孝敬你的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呀妈妈!感恩这辈子你是我的妈妈,如果有来生,还要你做我的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世界上最疼我的妈妈走了,她,轻轻地走了,那一刻是真的走了,她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说,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我说,当然是,但也不仅仅是。在离开你的那一刻,就是一场大暴雨,但是,在此生漫长的潮湿中 ,在每一个太过平凡的日子里,在与别人说话的恍惚间,在看到某一个画面某一个背影或看到某一张照片时,无数个瞬间突然的泪流满面,其实就是内心涌现而未完成被说出的语言,想起离开你至亲的人,心痛,痛到无法呼吸,那种遗憾和伤痛,永远困在这潮湿中,随时掀起无数个狂风暴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 我为你,运来一整条河的水,流自,我积雪初融的眼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部著作不仅是张洁对母亲的悼念,也是对母爱凄婉、深长的颂歌: 与至亲至爱告别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功课。书中提醒我们,最疼爱自己的人往往也是最需要我们的人。张洁希望读者能够珍惜与至亲的时光,因为“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每个人都不愿经历的痛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洁把书中最后一段文字印在了书的封面上。可以想象她悲痛欲绝和思念成沙的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纵使我写尽所有的文字,我能写尽妈对我那报答不尽,也无法报答的爱吗?我能写尽对她的欠疚吗?妈,既然你终将弃我而去,你又何必送我到这个这个世界上走一遭,让我倍受与您别离的怆痛?妈,您过去老说:‘我不能死,我死了你怎么办呢?’妈,现在,真的,我怎么办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妈,现在,真的,我怎么办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书荣获中国国际文学大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