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读书,读了一篇关于丁文江与林语堂席间相遇,因痛恨满山竹篁,随口而吟,林语堂认为“虽说打油,妙喻而寓深”,“乃迫他放下筷子,拿起笔杆录上,并抢来发表”,刊登在当年的《宇宙风》杂志上。表面一看这是一首骂竹子的诗,骨子里则是丁文江对那些卑躬屈膝、丧失人格的旧文人的深恶痛绝,也是其卓尔不群、人格独立的真实写照。丁文江嘲竹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林语堂先生一语道破:“在君恶竹,恐骨子里仍是十年前大打玄学鬼之科学家也。”</p> <p class="ql-block">丁文江思维独特,师古而不泥古,他喜欢杜甫、苏轼的诗句,推崇柳宗元,不喜韩愈,说“韩文蛮不讲理”。丁文江写的东西很有个性,特立独行,在外人看来颇有打油的味道,他自己也这么说,可细细品读,其语言朴实生动、诙谐风趣、寓意深邃。现摘录咏竹一首</p> <p class="ql-block">《嘲竹》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成群能蔽日,独立不禁风。根细善攒穴,腰柔惯鞠躬。文人多爱此,声气想相同。</p> <p class="ql-block">丁文江其人是中国地质界的“开山宗师”,20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被国人誉为“民国之典范,现世之楷模”。丁文江的个人魅力不仅仅在于其杰出的科学成就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他还是一位颇具文学天赋的奇才,难怪哲学家罗素称他“是我所见中国人中最有才、最有能力的人”。 </p><p class="ql-block"> 吾画竹多年,人云亦云,随大流不善思考。而读此诗后虽觉竹无罪,然竹之高节毁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