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儿子送了个生日礼物~潮州自由行,行前我特地去买了部华为Pura70,来去十天,很值。</p> <p class="ql-block">潮州是一座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建制已有1600多年。历史上客家带来的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打磨出了潮州人做事精致、精细的人文风格,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广济桥和矗立在桥边的广济楼了!</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始建于南宋,至明嘉靖年形成了现在的型制,它横跨由西北流向东南的韩江之上,成为古代商贸与人们生活的重要通途。桥的两侧为廊桥式桥墩、中间为活动式浮桥,当地人称“十八梭船(浮船)廿四洲(桥墩)”。这种“浮桥开启船舶通行、浮桥闭合则连接两岸方便人们过桥”的格局,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若没有潮州人的缜密思维和精心谋划,在没有水泥和钢筋全靠石材和木船的时代,这一横跨大江而有两用之途的桥梁,是无论如何造不出来的;同样,若没有民生之愿,不关注一方百姓,这桥也注定造不出来的。此桥称谓“广济桥”,即最广泛地惠及救济普罗大众,既是例证也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的广济桥,无比安静而秀丽。</p> <p class="ql-block">桥墩上左右各设有一个独立的亭阁,两亭之间为人行通道。亭阁灰瓦飞檐,造型古朴,线条柔美,与桥墩浑然一体,行人既可于此歇息聊天,又可遮阳避雨,现代更多了一份少男少女们的甜蜜与温情,还有老爹老妈们的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广济桥,你是潮州人的智慧造物,又是潮州城的娇娇宠儿。</p> <p class="ql-block">十八艘梭船用绳索绑在一起,船与船之间搭有结实的木跳,人走在上面感觉不到一点晃动,却又有一种飞起来的心灵颤抖。</p> <p class="ql-block">每天广济桥的启闭时间都公之于众,以方便船家与游人。当然,今天的启闭已不再靠人力撑船,而是由动力拖船将浮船每三艘一组绑定后拖拽至岸边,游人戏谑“过河拆桥”。</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南岸座落着铁铸镇水之牛,庞大的身躯和圆圆的屁股煞是可爱。</p> <p class="ql-block">拍段视频一览日间全景。</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每晚定时亮灯,灯光映衬下,比白天多了一分通透,“拆桥”那处也醒目多了。</p> <p class="ql-block">水面金波涟漪迎面而来,黢黑<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桥身的轮廓愈发清哳,让</span>人真实地感受到了潮州人特有的温嗳与细心。</p> <p class="ql-block">拍段视频一览夜晚奇景。</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对面就是潮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广济楼,楼体在城门之上,三层四檐,梁柱匀称,迴廊环绕,无论哪个角度均可入镜。</p> <p class="ql-block">广济楼的城门正对广济桥的登桥亭,笔直对称,唇齿相依,珠连璧合,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主楼南北两侧还有两座不大的城门和门楼,北边的“上水门”离广济楼稍远,南边的“下水门”紧靠广济楼並与主城区联通。这两座水门都是引江水进城直供民生的。一座城有了流动的水,各种营生就活起来,就有了生机,有了人气,人们的生活就更讲究精细,这是潮州古城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欣赏广济楼的夜景也是一种享受,在熠熠生辉的古建筑面前,寻一个静谧之处暝思遐想,似瞥见唐宋飘动的裙衩和游走的商贩,再晚些,又听见敲更的梆梆声。</p> <p class="ql-block">古城靠韩江一边,已建成滨江公园。公园内参天古树遮阴蔽日,老老少少其乐融融。潮州人从这里开启又从这里结束,如此循环往复,把日子过得精细又精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