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 1802年,越南阮朝建立,请求清嘉庆皇帝,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封其国号为“南越”,遭嘉庆皇帝否拒,原因有二。1、“南越”历史上是指中国两广之粤地,指代地域较广;2、“南越”曾为秦末汉初时独立于中国的地方政权,是故,嘉庆皇帝将“南越”二字颠倒,換为“越南”,并封阮王朝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这是沿用於今“越南”国名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自越南海岸中段岘港向南行走至西贡,几乎走完了越南三千千米海岸线的一半海程,一路面对浪潮涌动的沧濸海涛,一直思索着山水相连,族群相似,习俗相近,人文相关的越南与中国的四点历史关系。</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山水相连。</p><p class="ql-block"> 越南国土呈“海马形”两头大,中间直的哑铃状。此地貌决定其历史发展均在南北河内与西贡的两个地域中心进行。河内,为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的怒江下游红河的三角洲平原;西贡,为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澜沧江下游湄公河的三角洲平原。两个三角洲平原由中央约300千米“长山山脉”所联接。“长山山脉”广义上是中国横断山脉之余脉。因而越南,这条狭长地的山山水水均与中国相连,均为中国自然地理的延伸续展。</p><p class="ql-block"> 在亚洲东南半岛千余年的历史纷争中,越南与西边的老挝和柬埔寨,即古真腊、高棉、暹罗、占婆等双方要想跨越长山山脉和湄公河的地缘阻隔均十分困难。此地理因素保证了越南辖地的基本完整,并形成越南自已独立发展的历史逻辑。</p><p class="ql-block"> 越南唯一与外界山水相连的地缘关系,仅是北方与中国相通相连的历史孔道。</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我参与广西“花山崖画申遗”工作,曾坐船沿左江和右江深入越南和老挝考察东汉时期“稻作文明”的遗留崖画,即是沿此历史孔道行走的,可见越南与中国的历史关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族群相似。</p><p class="ql-block"> 现在越南主要民族为“京族”。京族祖源为中国南方浙江古“越国”。历史上越人沿南岭西行落地生根形成了后来众多的“百越”之势。京族为古“雒越”和“殴越”后裔,说白了,是今浙江人的子孙。另外,秦灭蜀后,古蜀国开明王孙蜀泮逃难时所带来蜀人也是其祖源之一。所以今见越南人体格多与中国南方人相像,体貌也与两广粤人相似,均是蒙古人种南亚属之相。历史上越南人其典章制度,风俗习惯,饮食习惯,农作技术均接受中原习俗,特别是语言上他们为汉藏语系的壮侗语族之越南语,许多用语音和声腔也与粤语相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习俗相近。</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籍将中国南方夷人称为“僚人”。其习俗与越南人极为相近。</p><p class="ql-block"> 如穿着:《桂海虞衡志》说:(南蛮)人椎髻跣足,或者木屐,衣清花斑衣。赤足(冬天穿木屐)之俗越南於今盛行。</p><p class="ql-block"> 如居住:《博物志》说:“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署也。”后来发展成为越南用竹木搭建的离地构筑房子,即干栏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如衣服:《岭外代答》说:僚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镕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布成之。</p><p class="ql-block"> 如冶铸:中国云南和广西遍布“铜鼓文化”,越南北部考古也有众多铜鼓遗址发现。东晋《广州记》说:“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鼓面饰太阳纹、云雷纹、菱形纹、水波纹、骑兽纹、鸟型纹、虫型纹等。铜鼓是王权的象征,用于征战,农事,祭神等,越南与中国无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人文相关。</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数千年中国一直是越南宗主国。</p><p class="ql-block"> 1452—1491,后黎朝武琼用汉文写二十六卷《大越史记》记越南与中国关系上溯至自上古传说时代神农氏子孙鸿庞氏“十二使君”。西汉时中国将军马援,即“马革裹尸,岂与妻儿床上邪乎”的伏波将军南下镇压“二征起义”后,西汉在南粤设九郡,越南地域为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全域均统辖于中原政权。此后,越南就与中国脱离不了干系。</p><p class="ql-block"> 作为远离中原王朝的越南一直有独立于中国之意向。1514年越南历史学家黎嵩奉命著《越鉴通考总论》将越南脱离中国的历史上限定为:公元968一980年的丁朝,说:“我越正统之君,实自此始。”</p><p class="ql-block"> 但历史上丁朝与中国宋朝通好,遣使朝贡,宋称越南为“安南国”,自此,后来的陈朝、胡朝、莫朝以及郑阮两家分治越南南北,均接受中国为宗主国的历史史实,一直至到1863年法国殖民占领,才断了与中国朝贡体系的历史连线。</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基于上述四个历史关系,越南是中国是搬不走的邻居,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分割。但越南的当代发展之于中国有几点先天不足,1、人地关系因其地缘狭长,东西最短50千米,没离国土纵深,成不了大业;2、人种族源是中国余脉,性格和性情与农耕中国一致,仅是其生存空间只能向大海拓展索求,比内陆多了几分执拗勇敢;3、人文习俗因与中国相近,所以中国典章制度成为其模仿对象,难以有独立创新之举,亦步亦趋,至今依然;所以中国离不了越南,越南也离不了中国。</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国家进程中,我们是兄弟,这是自然地历史文化关系决定了的,是人为改变不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