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经典— 拉巴特

远道重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9年12月初搭乘摩洛哥皇家航空公司班机,从突尼斯市飞抵卡萨布兰卡,转乘火车去摩洛哥之行的第一站拉巴特。车厢内年长老妇罩着头巾,大家微笑致意后,便一路恬静无语。摩洛哥人口的99%都是穆斯林,世俗化的国家与时俱进,阿拉伯圈子里政局最为稳定的一个国家。摩洛哥深得欧美人青睐,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近年来对中国公民免签,也成了国人的一个境外观光胜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拉巴特华灯初上,站前大街宽阔时尚,棕榈树身躯挺拔树冠婆娑,步行隔离带绿草茵茵。大道以穆罕默德五世国王命名,穆罕默德五世大道东西走向,东部的新区兴建于法国殖民摄政时的二十世纪初期,西端通向发起于十七世纪的历史老城麦地那 Medina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麦地那夜市人流兴旺,商铺大排档灯火通明,与新区的冷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濒临大西洋的拉巴特,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国家的首都,阿拉伯传统与西方现代文化汇融的北非名城。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拉巴特老城与新区一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编号140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夜市果腹后,穿过老城大巴扎,曲径通幽,找到了预定的民宿Dar Rehab。阿拉伯语中的 Dar 和 Riad 均是指带有中庭花园的摩洛哥风俗民居。白色或土黄色的外墙开了一个狭小的门脸,从巷子里很难窥视建筑的真貌,一入玄关则眼界洞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壁镶满了彩色马赛克,图案繁复精湛,格局对称严谨,一盏阿拉伯神灯与迷你喷泉池上下呼应,建筑内所有的雕花门窗都面向中庭。阳光从中庭玻璃穹顶射入,蓬荜生辉美轮美奂,和老北京的四合院有异曲同工之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老城麦地那的西北口出来,就是乌达雅城堡 (Kasbah des Oudayas),拉巴特的起源之地。12世纪中叶阿尔摩哈德苏丹在此修建了首座军事要塞,此后不断扩充翻建,乌达雅城堡内有宫殿、民居、花园等,气势恢宏古朴,是拉巴特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建筑的外墙涂成了灰白色,巷道干净的尘埃不染,懒散的流浪猫融入了摩洛哥穆斯林的日常生活,生性都喜好洁净。拉巴特及卡萨布兰卡被称为白城,与黄城菲斯、蓝城舍夫沙万和红城马拉喀什,一同绘出了摩洛哥缤纷的异域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望乌达雅城堡,虎踞龙盘于布雷格雷格河左岸的出海口,自落成以来便是兵家必争的要隘,也是大西洋海盗的觊觎之地。布雷格雷格河右岸一马平川,拉巴特的卫星城塞拉(Salé),以罐头海产品加工及毛纺业而知名。</span></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法国人完整地保留了乌达雅城堡及麦地那等历史遗迹,新城区的设计理念也延续了摩洛哥的文化传统,恢宏的建筑以白色为主,包括政府大楼、宾馆和银行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轨电车仍是城市的基础交通工具,现代化的机车便捷而又舒适,路线有红黄绿等不同的颜色,造型新潮时尚的列车穿梭在白城内,编织出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拉巴特皇宫坐落在新区的东南端,周边禁卫森严不对外开放,是摩洛哥王室的主要宫邸。摩洛哥的政治体制是二元君主立宪制,国王与议会分享权力,但国王权力高于议会,目前在位的国王是穆罕默德六世,穆罕默德五世的长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法拉拉巴特五星级酒店是新城区的一个显赫地标,阿拉伯联盟国家的国旗猎猎飘扬,酒店东面的山丘就是摩洛哥国家圣地 — 哈桑塔 + 穆罕默德五世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门有一对彪悍的红衣骑士,身披白色大氅,手持丈八长矛,端坐于阿拉伯战马,皇家威仪不可冒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哈桑塔在山丘的西侧,穆罕默德五世的陵墓在东侧,俯瞰着北面的布雷格雷格河,山水相依的皇家圣地,是拉巴特世界文化遗产的最大亮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哈桑砖塔高45米,塔前有312根高矮残缺的石柱,拉巴特最知名的历史遗迹。12世纪末阿尔摩哈德王朝进入全盛时期,疆域南至现今的西撒哈拉和毛里塔尼亚,北面越过直布罗陀海峡,扩张到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南部。1195年大苏丹雅各布·厄勒·曼苏尔下令在拉巴特修建世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大苏丹过世后不到20年,摩洛哥的穆斯林败给了欧洲的基督徒。未完工的大宣礼塔劫后遗存,即哈桑红砖塔,成了过往辉煌的象征及骄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阿尔摩哈德王朝给后世一共留下了三座宣礼塔:高45米的拉巴特哈桑塔,高77米的马拉喀什库图比亚塔(上),西班牙塞维利亚主座教堂的吉拉尔达塔(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穆罕默德五世陵墓是一座四方型白色大理石建筑,四周马蹄形拱廊精工细琢,搭配金字塔式绿色琉璃锥顶,端庄大气恢宏典雅。墓寝四门各有一名卫士站岗护卫,威严挺拔玉树临风。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穆罕默德五世的大理石棺槨被置放在寝室的正中,兩個兒子哈桑二世國王和阿卜杜拉親王的白色棺柩位于两角,陪伴着父王,长明灯永世不息。 穆罕默德五世(1909年—1961年)是帶領摩洛哥摆脱法屬殖民統治的民族英雄,摩洛哥王国现代国家体制的奠基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市容祥和古树繁茂,乘凉不忘栽树人,饮水思源挖井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