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之东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简述发展对比

至简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之东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简述发展</p><p class="ql-block">东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前段时间看到一些关于解放战争的文章在罗列战绩,在按全歼国民党军的军(师)级编制来评判军功,感觉有点好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不论是东北野战军还是华东野战军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作战任务,是无法在同一纬度下对比的,我们只能将两者在不同的时期的发展做一些简述对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按《第三野战军战史》《第四野战军战史》记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在战略上取得先机控制和发展东北,在9月至10月间从山东八路军(约6个师)、新四军(约1个师)及其他解放区部队共约13万人(含干部团约2万人)调入东北地区,在10月31日,与抗联扩建的东北人民自卫军一起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苏联方面要求东北人民自治军退出各主要大中城市,加上国民党的进攻,东北人民自治军转向离国民党占领的大中城市较远的城市和乡村建立根据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约27万余人,其中调入东北的主力部队约12万人,归于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直辖的主要是山东、新四军及陕甘宁第359旅部队约6.93万人,其余主力部队分属在各大军分区。随后在组建东北民主联军后,各野战主力部队仍分属各大军分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期间,东北人民自治军根据作战经验教训总结出了我军战术上著名的“三三制”、“一点两面”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华东解放区拥有全国最强且人数最多的机动作战部队和地方武装力量,先后以新四军的主力作战部队组建了独立于军区之外的山东野战军(含山东军区的第8师)、华中野战军,兵力分别约7万余人和4万余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主要是进行防区内外的机动作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山东军区主力调入东北后,主力部队除留在山东军区的第4、第8师外,随后以警备旅为主力先后组建了新编第5师、第6师、第9师等,外加各军分区的警备旅(警备旅是介于机动部队和地方武装之间的军事力量,山东的主力师是军区的主要机动作战部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北地区,国民党军占领了松花江以南扩大地区,控制了东北70%-80%的工矿企业和大部分主要大中型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月16日起,东北民主联军以1/3-2/3的主力部队担任剿匪,建设根据地,8月至10月,编组了野战纵队,加强了炮兵、工兵等特种兵建设,至1946年11月,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达36万,其中野战军整编后5个纵队、1个旅、3个独立师共约12万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北民主联军至1947年4月均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此时的野战军仍分属各军分区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东地区,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以运动战为主,华东军区的山东军区、华中军区部队含山东军区主力师以防御战为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1947年1月,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山东军区的各师及警备旅等改编为华东野战军,加上炮兵、工兵、骑兵及特科学校(不含后组建的第11、第12纵队)约27万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东北地区的东北民主联军开始战略反击,东北民主联军集中26个师发起夏季攻势。东北野战军发展至9个纵队(39个师)约25万人,加上地方部队共约51万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虽然先后取得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但战略上并未取得攻势,而其他解放区除陕甘宁外,均已完成以战略防守向战略进攻的转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7月至9月,华东野战军在刘邓大军、陈谢集团的配合下由内线转向外线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9月14日起,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秋季攻势。秋季攻势后,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达73万余人,其中野战军9个纵队(27个师)、10个独立师、11个炮兵团、1个战车团等约42万余人(此时的东北野战军兵力已超过华东野战军兵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12月15日,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冬季攻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1947年9月起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先后发起沙土集战役、陇海破击战、平汉路、津浦路破击战。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发起胶东保卫战、周村张店战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3月15日的冬季攻势结束后,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地区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东北野战军发展至12个纵队、加炮兵、工兵等约70万余人,另加上地方武装东北地区总兵力达103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5月24日,东北野战军在围攻长春过程中,发现现有部队对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攻坚战,在战术和能力上均存在不少问题,于是停止攻击长春,改成”久困长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发起洛阳战役、开封战役、睢杞战役等,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发起潍县战役、兖州战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8月,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和东线兵团会师,随后发起济南战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1日,东北野战军将所属第1至第12纵队依次改称第38至第49军,每军下辖4个师,约6万人,另外加长春起义的国民党第60军改编为第50军。东北野战军经过辽沈战役的缴获,其装备首次超过了战争初期国民党主力军的装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约36万余人)会同中原野战军(约14万余人)发起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发起平津战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此,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各自完成了战略决战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略上看,东北解放区远比华东解放区发展困难,初期东北解放区部队主要由约11万部队加2万干部,及抗联扩编的4万余人来发展东北根据地,军事力量比较弱。而华东地区已有相对稳定坚固的根据地,由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山东军区、华中军区部队组成的武装力量已达36.9万人,且山东军区内还有机动作战的主力师及警备旅可直接转入野战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军事作战上,东北解放区虽然有野战军编制,但实际作战中,野战部队除东北自治军或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部队一部外,多数仍属于各大军分区,军事作战上并没有跟其他野战军一样将野战军部队完全独立的机动性作战,多数仍是以发展根据地为主的各军区防区作战。东北野战军的独立指挥机关实际在1948年8月14日辽沈战役前才组建,同时将辽东前方指挥所、晋察热辽指挥所分别改为第1、第2兵团司令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不论从战略发展上还是军事作战上看,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两者的作战任务均不相同,如果按战绩统计全歼国民党军(师)级编制来评判军功肯定是不可取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